小时候看过一个电视节目,有一个人非常爱自己的狗,家人觉得爱狗是个问题,就背着他把狗卖了,觉得人也不至于为一条狗和家里人翻脸,没想到这个人真的要和家庭决裂,闹到上了电视,那时就深深记住了一句话:亲人难道还没有一条狗重要吗
我花了好久去想这个事,硬要说的话,狗不会比亲人更重要,可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如此令人不快
因为实际上被放置在天平两端的并不是亲人和狗,或者任何一样你喜欢的东西,而是亲人,和一部分的你自己
一切所爱之物,本质上都是自我的延伸,它们共同构成了你这个人,你要剪除一部分自己,才能向亲人证明你的爱和忠诚,这是一场被胁迫的交易
正常情况下没有人会问我和你的手脚哪个重要,要爱我就把手砍掉,把脚砍掉
那么为什么要人割让自己的一部分爱来证明另一部分爱呢
Emmmm……我本来不想说的但还是想说,关于trigger warning那条,嘟主似乎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毛象上的键政发言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 指出现实之糟糕
2. 指出现实之糟糕毫无卵用只会让人痛苦难过
由此得出建议→这种只会让人痛苦难过而又不能解决事情的发言,是不是可以考虑折叠?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键政发言并不必然具有上述两个特征,根本没法推导出结论,这是显而易见的,嘟主也承认,只是一部分较为敏感的人会被trigger到,所以希望被好心人善待,不折叠也完全不会被谴责。可事实上,这是不是提出了一个道德要求(即使不要求回应),有阅读能力的人都看得懂吧?所谓 “我知道键政是很重要的但是……”,但是你还是建议键政人能在你的情绪面前退让一步,这隐形的道德期望着实令人反感,为什么普通说着话的人要被提出这种期望呢,更何况它是如此不清晰的、如此缺乏边界?如果不这么做,就被嘟主认为是无法共情或不愿考虑别人想法?
如果嘟主真能提出到底是什么键政点有必要增加折叠力度(女权/劳工/经济/气候变化?),那倒还是有益的讨论,说不定获得公认的话还能完善实例规则,但是现在这样,就让我觉得→看起来善意满满,实际上冒犯人而不自知。
所以我还是不会折叠……就连这一条我自己都觉得有点苛刻的,也不会折叠。
請問你要如何區分"政治性話題"呢?
什麼人有權力來定義"政治內容"?
更遑論所有事情最終都會牽涉到政治。
會不會演變成:開始只是要人罩上黑面紗,最終連人要出門都被冷眼相待?
舉個例子好了,中國舉辦奧運時,奧運討論成為當下最火熱的話題之一,然而身為"連在奧運都要被打壓"的台灣人民,這場賽事對我來說全盤都是政治話題。
我看了屢屢惱火、反覆受創,相當憂鬱,那段時間我說話談吐無比尖銳也無比的玻璃心。
但我選擇設置屏蔽詞,因為我知道:若我說話前需要注意種種枷鎖,那我說話的頻率就會下降,最後沉默不語。
在微博上有許多敏感詞彙,難道不是避開就好了嗎?那為什麼其他人要安靜,甚至離開呢?
也許你不是熱衷奧運的人,也許你不關心那些事情,但我經受的一切不是虛假的啊?
我说 关于性别方面的态度 我跟李安保持一致
尖叫!扭曲!狂躁!挥舞!
帅气小人
汪汪!汪汪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