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既然有亲友在成都,就替朋友的#成都封城 经历记上一两笔,免得以后有没脑子的畜生跳出来说“我们成都封城物资充沛生活平稳”。
2022.8.25 成都突然进行区域性封锁,区域内居民只进不出,足不出户,地铁不停站。我成都的朋友A所居住的小区处在封锁范围内,朋友B装修中的新家处在封锁区域内,封锁开始时不巧正在装修现场导致被困在满是建筑垃圾的新家中过了一夜,后与居委会协调离开,逃回旧家。
2022.8.28 封锁第4天,因小区内出现1例阳性,朋友A所住小区立刻开始在单元楼门口焊钢条,在住户门口加装门磁,禁止所有住户外出,外卖快递一律由人手有限的志愿者运送。我建议朋友开始储备至少够一个月的生活物资。朋友小区里有住户让闪送送了奶粉希望下去楼下取件点拿,业主群中居民极力阻止说有志愿者运送。实际上志愿者人手十分有限,配送时效极慢。
2022.9.1 成都宣布18:00起开始封城。此前有网民为热带雨林的网友透露成都要封城的消息被警方逮捕。官宣封城后全城陷入抢菜潮,11:30成都发布官宣后,12点左右朋友A家附近线上买菜渠道配送已经全部约满,而朋友由于已经被封闭,无法出去买菜,只能由其还未被封的家人代买。
2022.9.3 封城第三天,东软负责开发的核酸系统频频崩坏,全员核酸进程延宕。有网络视频流传,有人因未戴口罩被暴力殴打。朋友A的小区由于是中高风险,无法轮流出门买菜,只能在线上平台下单,物价略涨。由于小区志愿者不足,线上买的菜送到家里往往是十小时以后,因此他也不敢买冷冻冷藏的肉类制品。
2022.9.4 封城第四天,有第一批结束隔离的人因小区是中高风险无法回家,需要花高价自费找指定酒店隔离,普通酒店不予接收,导致他们有家不能回。朋友A收到街道发的物资,十斤米和卫生巾等物品。与此同时成都封城暂定继续至9.7。

rt:“在chrome装一个叫dark reader的插件,开启后无论是gray bits还是 random color map 1 模式,都解析不出盲水印,亲测有效”
twitter.com/Jeffreychang96/sta

做了奶油炖鸡(炖鸡腿)
我去,大成功。本周做的最好吃的一道菜。
真的用上了稀奶油,上次用牛奶做的炖鸡吃起来没什么奶味,这次能从菜里吃出来了,差别还是挺大的。

带皮鸡腿剖开,鸡肉划拉几刀,鸡皮不要切断。这一步的目的是方便厚实的肉腌制入味,以及煎鸡腿的时候肉不会卷起来。(鸡肉最好是去骨,方便鸡肉均匀受热,但是我技术不够,做不到庖丁解鸡,也怕把刀锋给砍伤,就把骨头留着了)改完刀的鸡肉撒盐腌制。
蘑菇大蒜洋葱切丁,分别码好,它们三个的下锅时间不一样,所以不能混。
切完辅料之后鸡肉腌制得也差不多了,洗掉表面的盐,擦干水分,在没有鸡皮的那一面拍了薄薄一层干面粉。
先做增稠剂黄油炒面粉。(试了下用植物油也可以做,不过黄油有奶香🤤)黄油烟点低,锅子的温度不能升太高,热黄油里加面粉,搅拌至面粉融化在油里,面粉融在油里的感觉很神奇,就是为了看这个我才决定今天做奶油炖鸡(呃)
面粉加得越多增稠剂就越稠,饱和状态是黄油炒面粉从液体成了固体小面团,一小团面团就可以把一锅汤(一人份)变浓稠。
锅里倒油,油热后把鸡皮朝下煎鸡肉,先把鸡皮里的油煎出来,等鸡皮焦黄发脆后翻面继续煎,煎肉的时候可以用筷子按一下肉的两端,防止肉卷起来。煎到鸡肉两面都变金黄就可以了,不追求里面的肉也全熟。
鸡肉捡出备用,锅不用洗直接加蒜末和洋葱大火翻炒,洋葱变黄后加蘑菇。蘑菇变软后倒入白葡萄酒、味淋和昨天做的萝卜汤,没有汤就用盐水代替(上次试过不加水,用纯白葡萄酒炖,做出来的汤酸味太突出了),差不多没过锅里的食物就可以,把黄油炒面粉也加入,搅拌至融化在汤里,把鸡肉放回锅中,淋两圈稀奶油,盖上锅盖小火慢炖,鸡腿全熟就可以出锅了。

Show thread

今年又干旱又山火又瘟疫又地震,多少是有点天谴的意思。老祖宗的封建迷信还是有点东西的!奉劝某些人还是信一信!非要等震出来石头上写“近平亡”吗?

天啊,真他妈畜生啊,本来住得都很分散很远,还下着大雨,还有老人小孩,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核酸,怎么能这么畜生啊,你们是畜生吧

哼!四点半了!!开始摸鱼!!!明天再工作!!

呵 今天就到此为止吧!!累死我了!!!别催我了!

当今的集权到达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以来”登峰造极的地步。

从军权看,直接服从最高领导人的思想。“非战时状态”动用军力已经可以随时以“国家,社会,人民”的名义让军队把炮口对准制造不稳定因素的人民。
从立法权看,直接修宪无限期连任,这部宪法最先以英文发布在外。
从行政权看,每个人都有出行码。到处有摄像头。权力的触手精准控制每个人的具体行踪。
从媒体权看,所有网民都有ip,账户和个人手机挂钩,能高效迅速追踪。一声令下,区域性断网。二十大召开期间,非常大可能像佩洛西访台时整体断网。在已经有全局监控的“融媒体”下,近期还在推动“网络强国”消灭舆情的可能。

我们小学每年都会举办踢毽子比赛 当时我们2班是跟1班比 两个班都有佼佼者 全场踢到最后就剩他们两个男生还在踢了 两边都是一起数 最后我不记得到底是谁赢了 我只记得1班给我们班这个选手数的是999!我们班自己给他数的是1000!!就这件事儿我们从那天下午开始吵!叽叽喳喳吵了好几天
可是真的好牛啊 能踢他妈的一千个啊!!

好怀念小学生活 其实每个阶段我都怀念 哪怕真的很痛苦 在很多人怀念高三的时候 很多人又觉得高三那段时光太痛苦太恐怖无法忍受 虽然我无法忍受的点可能跟大家不一样 但是我还是会怀念高三时候在学校高兴的时光

小时候上学查红领巾和校服,被抓住就扣班级分数,会被老师羞辱,很讨厌。但也不是每天都查,一两次不穿问题不大,有段时间总是不查,我也就不大记得穿了。结果就有一天,快走到校门口的时候,迎面遇见一个同班的男生反方向从学校跑出来,看到我就一把拉住,说别往前走了,查校服呢,我小时候是乖乖女,当时就有点慌,说那怎么办啊,他说没事,你在这等着,我去给你借一件过来!我躲在一棵树旁边提心吊胆等了十分钟,同学怀里抱着好几件校服风驰电掣地跑来,塞给我一件,马上又逆着上学的人流跑了出去,我穿着校服进了门,当时我那个年级的楼门在教学楼的内侧,背对校门,拐弯过来,一整面教学楼的外墙,每一个窗户都有校服在向下飞,非常壮观,我跑上楼梯,冲进班里,把我身上这件也捐了出去。那天的课间,大家都在拼命辨认校服

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让面包机做出好面包」

这不是应该让面包机来读吗!

记得大一的时候很喜欢在大学闲鱼群里捡便宜收二手,顺便也能认识一些善良的学姐传授一些不会写在明面上的大学生存法则,记得有次收到和我同专业的直系学姐的二手,我顺便问了一下学姐他们这一届毕业的情况,学姐苦笑说,找到工作的都就业了,或者考研考公,班里至少一半的人出国了。我当时很惊讶,出国不是很费钱吗。学姐笑着说,说付不起,但逼到最后没法子就都付得起了。在那很久之后我才知道我们学校部分专业出国率可以达到80%以上,即使很多平时和我一样天天喊穷的朋友也是靠“挤一挤”可以拿出十几二十几万的家庭。逐渐对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有了比较客观的了解,说不上穷,有车有房不用担心学费,比起很多和我同乡的、要走好几里山路上学、每月生活费只有100块、为学费和住宿费发愁、读完初中就辍学回家相亲结婚生子的同龄人家庭条件要宽裕许多,但也无法像我的那些同学一样“挤出”十几二十万出国。
我一直想和那个说“但到最后没办法就都付得起”的学姐说,真的有人逼到最后也付不起,不仅付不起,甚至连想都不敢想。每次想起学姐我都会想起我早早辍学回家结婚的同乡,她们提醒着我正生活在一个巨大割裂的世界里,我处在中间的位置,不应当忘记任何一方的存在。

Show thread

笑死我了!!!!十五这次要路过北京转机 第一次去北京 然后那个健康码的头像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像那种黑不溜秋的小年轻农民工那样侧躺在床上梗着脖子拍的 他还以为能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说不能他还不信 今天发现真的换不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到现在我连骂都骂不出了,这破日子就这么瞎几把过吧。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