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马云在也许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公开发言中,讲了他这辈子最睿智的一句话:中国的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根本就没有系统。仔细想想,要素能自由流动的整体才有资格被称为“系统”;而之所以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风险”,也无非是因为要素的自由流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罢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自由就没有系统,权力的地位高于市场规律,系统就名不副实。其实,中国没有金融系统这一点,在中国一向都是打明牌。邓小平1992年对建立股市的批示就是:要坚决地试,搞不好可以关掉嘛。啥叫“可以关”?就是随时可以赖账,随时可以推倒重来。简单讲,中国的金融只是工具而非系统;即使一定要说是系统,它的风险也不是系统性风险,而是超系统风险,不是在系统内部可以解释的。
看到有人探讨“人矿”这个词的恶毒之处,我再分享一个和它类似的令人不适的词——湿件(wetware)。以下有点长
我在国内一家颇具规模的药厂实习的时候,讲师给我们讲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这是一个应用于食品药品行业的生产标准。其中分为三大部分,硬件、软件和湿件。湿件原本来自科幻词汇,它指的是人、大脑(想象一下机甲里放个大脑,大脑操控机甲),很有股赛博朋克味。然后中国抄美国FDA出的GMP标准时就把这个词用上了。现在我查了一下FDA的CGMP,人家已经用personal 指代人了,至于当年用的什么,没查到。
最让我恶心的是那时讲师说的话,他说“湿件,也就是人。本身就是个大污染源,一进车间,每一个毛孔都在发散n万微生物,一低头头发眉毛眼睫毛就往下掉,都会造成污染,说话呼吸,带不带口罩的都往外喷脏东西,更别提打嗝放屁了。”听他的形容我觉得他不是在讲什么湿件,好像在形容一口吐车间的老痰。我在底下听着恍惚以为机器人革命成功正在洗脑人类。
啰啰嗦嗦写一堆,其实就是想说从这个词可见,没有一个规则设定者把车间里的劳动者当人,只是一个经常犯错、很不好用、但取代成本暂时有点高的,湿件。
我说 关于性别方面的态度 我跟李安保持一致
尖叫!扭曲!狂躁!挥舞!
帅气小人
汪汪!汪汪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