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都在发六四相关,我一边看一边在想,我一个95年人,明明没有经历,也没有记忆,我是怎么一步步注意到,八九年发生的一切并不是历史书上用一句政治风波一笔带过的,可能是历史老师语焉不详地最后只说“大家有兴趣自己可以去查一查”,可能是网上冲浪的时候有人说了“邓小平没有那么厉害,他的改革开放完全是按照赵紫阳设计的路线走的”,既然是这么厉害的一个人物,那为什么我接触过的任何一本教材都没有提到他只字片语?后来我翻到维基百科才知道,赵紫阳因为拒绝清场,拒绝向学生开枪,被撤职软禁了长达十六年直到他死。我真正学会翻墙出去应该是在17年夏天,从微博注意到许多人都在发蜡烛和一张空椅子的照片,后来终于翻墙出去才知道,是刘晓波去世了,整个推特都在讨论他,讨论零八宪章,讨论他那句惹争议的“中国应该被殖民三百年”,以及“我没有敌人”。那时候我在维基百科查到了很多历史政治教科书从来没有告诉我的事,我也看到许多人在传那个“it's my duty”的视频,当时我刚刚了解到这一切,大脑还处于空白的状态,我只是震惊于他怎么可以笑着说出这句明明很沉重的话。这些年我常常想起这句话,对那个骑着自行车去广场的青年来说,让下一代人拥有民主自由的未来就是他的duty,然而他失败了,他们失败了,这个duty沉重到许多人付出了生命作为代价。那么我呢,我们的duty是什么?作为被灌输谎言长大的一代,我们的duty没有那么远大了,我们的duty退缩到了不要向这个巨大的谎言屈服,不要站到伪善的强权那一边去,勇敢的人戳破谎言,然后大声嘲笑制造谎言的人,尚且有良知和底线的人也不愿意沦为维持谎言的帮凶,看不破谎言的人至少要有朴素的正义感,至少要明白如果坦克开上街去碾压手无寸铁的人民那一定不是人民的错,不要站在坦克和指挥坦克的人的那一边。
分享一篇端传媒的文章,关于#8964 的不一样的视角。
付费版: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529-opinion-labour-force-in-june4/
转载版:https://hqsb64.wordpress.com/2020/09/10/吉汉:-边缘化的六四论述:八九春夏,其实发生的/
#1
在八九天安门运动中,不光有学生的身影,还有工人队伍,他们同样在为“民主”诉求。而工人与市民所理解的“民主”,和学生、知识分子所拥抱的民主观念有很大不同。
在主流的有关八九民运的叙述里,这场运动被描述成“民主vs威权”的对抗,强调学生和知识分子对自由主义民主的追求,学生是这场运动参与的主体。而实际上,工人也是运动中最积极的参与者。后续工人的加入,使得运动发展变得激进,造成流血事件。结局就是,工人和市民成了运动中最大的受害者,当局对他们的镇压力度远远大于对学生和知识分子。
这场运动最开始基本完全由学生组成,学生起初开始绝食行动,并引发一大群人的加入,但是政府并未领情,学生的士气便逐渐减弱。到了5月中旬,工人开始加入抗议,原因是他们同情学生,并对于政府在绝食学生面前不为所动的道德义愤。后来戒严令实行,军队开始进城,工人与市民便自发在城外进行阻拦,并试图与士兵建立信任,说服其放下武器。换句话说,在危险关头,敢于和最为强力的国家暴力机关正面对抗和交涉的,不是学生,而是工人。工人和市民用血肉之躯阻挡军队进军为的就是保护天安门广场上和平请愿的学生。到了6月,学生已经显露颓势,而工人队伍涨到了两万人,并逐渐惊动了“首钢”的十万工人,他们正在筹备罢工,这些动静令中共恐慌。
工人对于“民主”的诉求来自于市场化改革中出现的通货膨胀、贫富差距等问题的不满,他们认为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斯大林式”的专制官僚独裁系统——这样的词语在工自联的传单中反复出现。他们不满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也不满于市场化改革。在市场改革中,工人在劳动中完全缺少了话语权,由于厂长负责制,在工厂里,厂长就是独裁者,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直接的体现就在于,80年代末期,经济政策反复无常、自相矛盾,一会儿过于宽松造成大规模通货膨胀,一会儿又过分紧缩造成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吃亏的总是工人。官僚们颟顸无能、见风使舵,让改革为自身的利益需要所服务,不顾工人的死活。(90年代下岗潮的悲剧就是最直接的见证)
#2 接下段 👇👇👇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1989年6月3日晚11时左右,23岁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生陈来顺听说解放军开枪杀人了,他不相信,遂背相机和同学一起赶向天安门广场。遇戒严部队开枪扫射,于是爬上大会堂西侧附近平房房顶。在他拍照时,头部被射中,不治身亡。https://t.co/vphYYm1kkZ;https://t.co/xT9YJSG3KW
我说 关于性别方面的态度 我跟李安保持一致
尖叫!扭曲!狂躁!挥舞!
帅气小人
汪汪!汪汪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