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回忆
大概两三年前我写过一条毛象记录,是说当时跟家里吵架,哭得喘不过气,下雨跑出来买了束花就去找我外公了。但是我在地图上搜不到那个公墓,它是那种存在于本地人常识里却不存在于互联网数据里的,没有名字的约定俗成的山坟。
出租车司机也年轻,不知道怎么走,最后她打电话给她爸爸,她爸爸(甚至没开视频)指挥她一路开车开到了地方。我又找不到他的坟在哪里,问我妈,我妈说沿着小房子往上走,在有树的那一排,我就找到了。大概是这么个事儿。
那天在山上我只看到了一栋小平房,墙上用油漆刷着“XX山祭祀管理处”还是什么的,但它看上去只有在年节时期才会开门卖香烛。我打开高德,四周一片荒凉,就拍照新增了一个点位,写“XX山公墓”。
两三年过去了,清明回去扫墓,车水马龙。略微烧了几刀纸,下来听到有人打电话说,我已经都到了!你就搜XX山公墓,跟导航走!
当时跟妈妈说,你知道吗,这个地方的导航还是我标出来的,妈说,那你不错嘛。
我心里想,不知道能有多少人的导航是跟随了我当初标出来的这个点。如果真的有功德这个概念的话,把这件事的功德都算给我外公吧,希望他在天上平安。
不知道有没有人需要,这两天找到一个《中国民间故事全集》的pdf链接【是繁体竖排版】,文件有点大,里面很多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比如广西、云南等地),看着还挺有趣的,分享给大家!
补充一下”为啥私密生活分享要发公开”以及为啥“发了公开(平台)不代表随便被转载不会觉得不舒服”。
本来 fediverse (和以前的豆瓣)看到陌生网友分享生活可爱瞬间或者有共鸣的吐槽就能隔着网线感受到真实存在的、跟自己生活状态的人的感觉就很棒啊?只发 follower only 的话社交范围就被限制了。
用“发了公开就必须接受被转载甚至全文复制粘贴”跟“因为外面有猥琐男和强奸犯所以在公共场合必须裹得严严实实晚上不要出门”一样因为加害者的错而限制别人人身自由的逻辑有啥区别?甚至后者很多时候还存在“我是为你好”的善意初衷,前者,尤其是加害者说出来,就完全没有这个善意初衷而只是为了正当化自己的加害行为吧?尤其边界不明显的情况下我个人觉得初犯可以不恶意揣测可以原谅,但如果多次被抗议反对之后依然搬出这个理由,真的很难让人不恶意揣测背后的动机。
Context: https://douchi.space/@mtfront/110612096757087539 没有特别关注一系列精选账号最近的后续进展,只是提到了这个想到之前类似话题的借题发挥。
@demi 我看了下ta们的tg“群组频道滚动推荐” https://t.me/channel_push ,恐怕除了两个精选号以及推特翻译,ta们的搬运网络还要更大… 好多其他频道在转发精选号和推特翻译的内容,所以ta们舍不得放弃运营精选号,毕竟一大票其他群组频道都靠着这三个号过活(
戴建勇拍《朱凤娟》引发讨论的时候,虽然有不同声音,指出这是一种影像剥削,对其妻子极度不公,但媒体和圈子内还是上赶着给这“伟大艺术”收尾,显示出一贯的贪婪、自大和愚蠢。
《谷雨》的报道是《捡拾妻子的日常》,但你们就管这个叫“捡拾”啊,据朱凤娟回忆,“宫缩剧痛时,他架了四五个机位在拍我,用闪光灯闪我”,“我基本上掌握了他拍照的规律,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拍照片了——他想起来偷拍我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了,他就觉得很没劲。”
《BIE别的》就更糟糕了,还要连价值一起捆绑好贩卖给你:《可以走入名为“亲密关系”的黑洞,但不必温和》。老实说吧,你没觉得他有问题,因为你也在那一环里,你觉得可以。
今天戴建勇被指控对多名女性实施性骚扰,包括偷拍裙底、工作场合言语性骚扰、面向未成年女孩的言语性骚扰、有选择性地诱导年轻女性裸体拍摄、肢体猥亵和精神虐待,你觉得和这些没有关系吗。
我不会忘记当时他将《朱凤娟》展出时,有的男网友评价:这就是艺术!世间根本不缺这样一个女人,而是缺少男摄影师。
我说 关于性别方面的态度 我跟李安保持一致
尖叫!扭曲!狂躁!挥舞!
帅气小人
汪汪!汪汪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