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看西方文学看到原初的母系社会被父系社会取代,于是毫无所属权意识的性混乱被充满嫉妒和占有欲的专偶制取代。然后觉得对抗父权制的一系列产物或许需要灵魂先回归到最原始的朴素的状态里,之后那种自由和随心所欲才会自己重新生长出来。

我感觉大家对A.Crowley的态度很有意思就是,好像都在说这个人搞黑魔法是一个坏榜样要引以为戒不要误入歧途但是其实内心都很崇拜他并且偷偷效仿。好像你没有办法否认人类心里有一种往深处去的本能冲动 。大光明的天堂是一种向往平静向往往善与美的真,但丑恶也并不是假的啊,要找到所谓的真必须直面和认清真实存在的、隐而不宣的恐惧和丑恶。去天堂的旅途路长道远但地狱也不是能被人轻易把握的。
更重要的可能是黑暗的力量也是力量,人会慕强而强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还是很想把头发染红,但总觉得我的头发已被我狠狠伤害它不能承受更多(。

奥黛丽赫本总是给我一种很谄媚的感觉,一颦一笑都是设计好的,嘴角咧到太阳穴了眼里都还是没有笑意。
可能因为长相并不出众所以才需要靠表情管理和形象管理营造一种天使在人间的假象吧。并不是大美女也不是大善人,但依然有本事维持这种假象,只能说是马基雅维利附体了。

我寻思着“无知者是不自由的”这句话和“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也不冲突啊。

看完大佛普拉斯之后顺手下单了一张大地书房,昨天刚买今天就到了。
然而本人自从旧cd机报废之后到现在一直过着一种只有碟没有机的日子。

戒烟戒了快一个月,结果远在皇城根的朋友给我买了烟寄给我(。
容易overshare的人居然忘记share戒烟这么大的事情。

容易忘记角色的名字故事的情节但是总是会记得阅读和观影时自己的感受。

All the totalitarian schemes add up to the same in the end, and the approach is so insidious, the arguments so subtle and irrefutable, the advantages so obvious, that the danger is very real, very imminent, very difficult to bring home to the average citizen, who sees only the immediate gain, and is hoodwinked as to the price that must be paid for it.

Even the left hand path goes right, just as the right hand path goes left.

“我很惋惜现在没人嚎叫了。每个人都揣着一肚子伤口,毒药,脸上却假装没事。”

读过《噪音与世界末日》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neodb.social/books/242889/
“但我面对像素而吃真实的食物。作品中的人面对鲜血,而吃符号的食物。”

这两天飞快看完了《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作者是写柏拉图和鸭嘴兽去酒吧的那两个人(风格相当明显)。
蛮喜欢这样轻松愉快又不失刻薄(?)的阅读体验,但有时候会觉得中间插入的冷笑话确实太多了搞得正经内容看起来有点没头没尾。

搜了一下其他书,感觉作者自己的人生哲学其实多少是有点伊壁鸠鲁的味儿。
我自己是觉得,抑郁的时候很难不存在主义,但平静下来又觉得人生苦短,不如伊壁鸠鲁。
“先别死,我们先聊一聊死亡与自杀的哲学问题。”

今天开心的事是去看电影的时候被老板养的大肥猫挠了咬了,抱着我的手像在啃大鸡爪。
猫: :blobcatreeeeeee: :blobcatcheer:
我:🥺

看水牛城66觉得我好像男主😅
其实男女主的特性同时在我身上得到展示。比如像男主一样家里都是疯子于是自己也很容易应激,同时因为欠缺好的沟通交流导致容易钻牛角尖说话颠来倒去生怕别人听不懂。然后又像女主一样圣母+对奇怪的人抱有好奇心。
没说片子不好的意思,俺很喜欢。是男性对“被救赎”的美好幻想但我不觉得是男性凝视。我觉得对双方来说都是种理想。
一个是被爱、被包容的理想,另一个是投入爱、投射母性和保护欲而不用担心受到背叛和伤害的理想。

Men's desire objectifies women,
while women's desire personifies men.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