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嘉宾提到“拥抱哥”,却完全没有提到他提出“谁能给我一个拥抱吗?”这句话,是他们刚刚冲破长乐路侧的警戒线,站在安福路警戒线的一侧,对着另一侧的人和警察说的。而当另一个陌生人响应之后,两个人隔着警戒线拥抱,现场响起了欢呼和鼓掌。
嘉宾没有讲这条警戒线这个环境的存在,单纯讲“拥抱哥到处拥抱”,我觉得意义完全是不一样的。
#Covid19
看到香港病毒学家金冬雁与北大饶毅关于Omicron的辩论:
https://mp.weixin.qq.com/s/cqtxVv496Gun3v7czyrIeA
存档地址:https://archive.ph/TrKQf
感慨是:1、隔行如隔山,即使为生物大拿也未必能对流行病学有所把握。2、两位都是令人尊敬的科学家,道理本就该越辩越明,而非捂嘴不让任何一方说话。
WHO发布的康复指导手册: COVID-19相关疾病的自我管理第二版。
建议大家阅读,以及也给在国内的家人都准备一份,这份指南从身体和心理上的各个方面给出了非常科学的感染后恢复建议。
随着大家越来越注重自己的隐私,会注册另一个或多个邮箱。这里分享几个我会用的小技巧。
1、每次注册新邮箱后都给一个固定邮箱发送一份固定内容,可以是自己喜欢的短文,或者是一封信。
这样以后忘记密码,也无法使用注册手机号码、密码提示时,可以提供这封邮件的题目和内容,可以很快帮助客服确认自己的身份以找回密码。
【多次经历证明非常有效】
2、使用多平台密码记录软件。我目前用Bitwarden的免费功能,完全足够。iOS、Mac、浏览器、window通用。只用记得一个密码就好。
3、利用邮件转发功能。如你填写[email protected]为你的邮件。那么所有发往这个邮件的都会自动转发给你真实邮件地址。
我目前在用
https://duckduckgo.com/email/settings/autofill
免费,且非常便利。避免泄露邮箱与密码。
通过苹果备忘录写博客:
https://montaigne.io
通过邮件写博客:
https://www.hey.com/world/
通过文本文件和命令行写博客:
https://lists.sh
通过极简的在线文字编辑器写博客:
https://bearblog.dev
通过开源的笔记软件写博客:
https://listed.to
在既传统也新颖的平台写博客:
https://hashnode.com
都可以使用自定义域名,都可以备份自己的文章。
讲几句认真的(也是之前多少都讲过的)——
1 任何地方,不论医疗多发达、民众多自觉、疫苗多有力,开放初期,起码是头3-9个月,一定是大规模感染,应打疫苗尽打疫苗,轻症无症状自己熬,重症去医院,高危人群应挂尽挂,加上之前封在家里无法就医的急性慢性病人蜂拥而出,之前没法认真照料的老人也开始需要密集照顾、身体问题浮现,再叠加流感季节,真正的医疗挤兑反而容易发生在这段时间。而红兴应拖尽拖,两三年不走这过程,加上前期大量恐吓式宣传,与外部关系恶化,导致现在全民免疫力低下,生活中毫无应对经验,心理上惊惶未定,医疗资源和人员也大量虚耗无法补充,所谓本地疫苗和特效药是什么水货大家心照不宣,刚好又是叠加流感季。所以这时候反而要越加小心保护自己,口罩消毒液手套不要放松,公共聚集保持距离,外出回家马上洗澡清洁,勤洗衣服,适度锻炼改善身体素质,没事没要求就不要随便去群聚做核酸,老人小孩自愿打疫苗就打、不愿打就加倍保护,囤好抗原自测、温度计、血氧计、退烧药、常用药,中成药愿意备就备、不愿意备就加倍囤西药,食品饮水生活物资依然按封控规矩准备,观察2-3个月状况再说。
今天下班特意去买了今天的时代周报,时代周报是德国发行的周报,目标读者群为受过良好教育者,主要为学者和知识分子。该报的政治立场偏向自由主义或者社会自由主义,但在左翼和右翼之间有过几次摇摆。在争议性的话题上该报也给予不同立场者发表言论的空间。
今天头版头条是中国抗议的内容。文章作者杨希璠是时代周报驻华记者,长期生活在北京,亮马桥抗议她就在现场。时代周报旗下政治性播客Das Politikteil今天更新的一期,也是她做嘉宾讲自己当天的见闻(她的讲述甚至精确到了时刻……)
她反复地提到这次运动里,中国女性总是站在最前面,也更勇敢,我在德国也参加了两次悼念抗议活动,体感也是这样,女性更多。她从女性和中国人的双重视角去讲这个故事,讲得实在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