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lab 塔罗牌
@mo
黃大仙靈簽 第三十七簽
上吉 東坡游赤壁
月夜秋江下釣鰲
魚形恰似四腮鱸
家藏舊釀堪盈斗
與友飛觴盡倒壺
謀事:不要以單線思考問題,應立體全面靈活變通。
自身:若正職有阻滯,轉求異路功名。
財運:知識可化為財富。
子女:帶同子女遊玩,增進彼此了解。
出行:多作遠遊,多交朋友。
學業:若須思考則有利,死記硬背者吃虧。
事業:欲求寸進,並非苛求。
姻緣:即將展開一段浪漫的感情。
家宅:預備遷居,早作籌謀。
病情:菸酒傷身,少沾為佳。
读过《下班后开始新的一天》
https://neodb.social/books/503759/
好读,每日计划表尝试中,这个和伯恩斯情绪疗法中讲的一个方法很像。总之就是迷茫和焦虑的时候就要行动起来,不想做的时候更要开始做,实在坚持不了就放弃再换别的继续尝试!
几年前也是高温的时候,查资料偶尔发现天津曾经有一条海河(村通网对不起),一到雨季海水倒灌,北京到上海火车要绕道兰州;1960年代腊肉毛下令根治海河,于是上游修水库保证首都供水,下游挖海减河减少水患,结果就是下游干旱严重aka华北平原,粮食的产地,只好开采地下水➡️地表下陷。
对环境的破坏就不提了,中间还有什么为了保证首都用水,停了天津与河北的水,这种不是断子绝孙想不出来的主意
还搜到一篇论文,讲中国内陆未来50年高温趋势,印象中是发表在nature的,里面提到1980年代开始的水利工程功不可没。
在豆瓣广播提了一嘴,有很多友邻在下面发言,还提供了一些别的论文资料。反正是很有意义的讨论
然后这条广播在豆瓣转了100次左右就整条连讨论都不见了。
想读《地球之种1:播种者寓言》
https://neodb.social/books/13803/
虽然精神疲惫,但我决定还是鼓足力气,分享总结一下刚刚在播客里听到的关于“心理效能”的知识。
心理效能是崔庆龙老师在他的微博里分享的一个概念,通过学习我开始理解,之前我那个在跨国公司管理层做事的ex为什么下班后总喜欢刷快手抖音,看一些垃圾网文,做很多让我难以忍受大翻白眼的行为……因为主导这些举动背后成因就是:心里效能。
当一份繁重的,冗杂的,甚至996的,不能时常实现自我价值的垃圾工作占据了人们的太多心耗时、他们便没有办法再去消费那些需要动用心智,才能消耗掉的精神产品了(尽管他知道它对他是有益的)但是被工作拖垮的成年人是处在,甚至长期处在负能,颓靡的精神状况中的,他只能通过一些替代性方案,进入低效能的行为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沉迷于碎片化信息、娱乐化消费、不需要费大脑思考的东西……如同手机进入飞行模式,电脑进入低电量的待机状态。
人在疲惫/创伤的时候,不仅是心理,生理上也同样是缺乏能量的,这不是单靠什么意志力,打鸡血可以解决的问题。当人心力不足时,就像一位囊中羞涩的消费者,在文艺精神产品的选择上必定会要消费降级。因为,去理解消耗那些风格很强烈,改编很狠心,内容很挑战的话题往往需要非常充沛的心理耗能,而那些古早的,经典的,熟悉的文艺作品相对而言就显得温和、友好了许多。(难怪我半天都不敢打开《爱死机3》)
只有经过足够的心里效能的储蓄,人才能够有精力让思考和行动保持在良好的运转水平/效能里。给精神赋能(心里效能储蓄)的行为有很多,每个人都不同所以因人而异。
例如,
吃得很好又不运动
看无脑甜剧狗血网文
看刺激漫画色情捞女bot等都可以达到充电目的
(这些可以赋能但同时也是替代行为,容易成瘾且陷入低效能低档位循环的模式,此处可参考《贫穷的本质》二者原理一致)
还比如
一些日常之事(打扫房间,做面膜)
轻运动(游泳,拉伸,瑜伽,旅行)
正念练习调整呼吸面对内心回到当下(写日记,写作就是一个回到当下,将混乱的思绪变成有序东西铺展开来的,很好的正念练习。写作可以帮助人把漂浮的心神给收回来)
听课、聊天,种花,做手工,做阅读播客等都是很好的回血行为
比起急功近利的带着目的去摄取,沉浸在自己感兴趣或可以沉静的事物里体会当下……不要评判自己的好或坏,总是给自己鼓励,告诉自己没关系和好棒棒,在内心相信自己,给自己鼓掌,抚摸自己。总之,人生已多艰难,取悦自己,回撤很可能是前进,用松弛的态度对待一切。
剧、电影🎬
巧克力和披萨🍫
新晋烘焙魔女🧚♀️
难道是为了刺穿什么吗?
其实是一个分身
芝士和椰子爱好者
头像出自我最喜欢的电影——弗兰西斯·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