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ned post

依旧是每一次的常规置顶:不通过无原创嘟文,嘟文也不可见的账号的关注,看起来奇奇怪怪政治光谱差太远的也不通过​:aru_0190:

RT
前几年春节,联合国在微博上发难民问题,被大量网友骂晦气,“故意大过年给中国人添堵”,我就知道这个地方很多贱人被送去当炮灰也只能说是双向奔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郑智化事件里,他只是作为一个个体对集体制度设施的不足提出了批评,可能说话情绪化了一点但不是十恶不赦那种,遭到了如此猛烈的攻击,攻击他是台湾人,攻击他是残障人士想要特权,很多人攻击他的逻辑背后是不允许“诋毁”集体,不允许质疑政府。

你老中平时对税务一点都不了解,自己交了多少税不知道,自己的税被怎么用了不知道。
但一提到公共设施,就开始大喊”你知道那多费公家钱吗?“,就好像那钱真跟他有关系似的。

以前的感觉是,国人是会选择性地做人或不做人,全看周遭的人怎么反应:
2016年我带小孩坐游轮,一位老人家坐在轮椅上被推进电梯。在老人家出去之后,同梯一个女的马上抓紧发言,“腿脚不方便还出来旅什么游,给人添麻烦。”她就站我旁边,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看着我,显然期待我赞同她的优势者发言。
我看着她的眼睛,不笑不接话,保持一个惊讶的表情沉默超过一分钟,她马上自己下台阶,“也是哦,游轮也是最适合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的了。”
我垂下眼睛。
感觉那会儿如果我接她的话,对方是不惮于说出更加人性缺乏的昏话的。
而如今的内地社媒,就是人人都确信自己的屁话绝对会有人接力,不会掉在地上的时候

郑智化事件发酵到现在,中国的舆论倾向很明显了,深圳机场被猝不及防硬逼着道了歉,但领导们实在气不过,一定要调动民族主义找回场子,再偷偷加点料,给视频调成三倍速。当然,必须大获全胜。
这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下作。

我觉得真正有意思、值得玩味的还是那些真实无疑的网民发言:粗鄙、奇葩、朴实的恶意,一眼就知道,哦,这还真不是水军洗地。

中国人说自己不支持lgbtq,我勉强理解他们是保守传统。
中国人不支持女性主义,我也勉强理解了,男的劣根性,作威作福惯了。
中国人不支持民主自由,我更理解了,山猪吃不了细糠,被洗脑几十年洗得干干净净。

但真正的中国人,连明显弱势的残障人士都可以不支持,甚至恨不得再往郑智化身上踹两脚。

这只能算做是公然的反人类了。
要极端到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才能包容这样的观点呢?

1939–1945 年间,纳粹实施 T4 行动(Aktion T4):系统性屠杀约 27 万名精神障碍者、身体残疾者及被视为“不适合生存”的人。

但凡残存了一丁点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花费两秒钟看一眼人行道上支离破碎处处陷阱的盲道,然后心怀悲悯与忏悔,然后开始仇恨当局。

看到林奕华的新剧用AI作曲和人类作曲混在一起达到“你听到会犹豫到底是人写的还是A.I. 写的?”效果,让我想到这学期的craft theory课一开始就讲到的工业革命开始的mass production并不是所谓的“机器生产”,流水线上仍然需要许许多多的活人、产品依然需要经由许多双手“hand made”,只是这些人从使用tools的手艺人变成了机器的mender,他们的劳动价值被严重贬损了。追究高概念的contemporary arts热爱使用ready-made / found objects,但它们依然是man-made / made by someone。杜尚的小便池依然需要某些人亲手去制作(时至今日,陶瓷马桶依然不能无人化全自动生产),然而只有杜尚作为“署名”的人一举“点石成金”,得名得利。类似地,AI不是活人制作/创作的反面,而是其中的活人劳动被匿名化并且贬低了价值。区分“人写的”还是“AI写的”本身顺从了人和AI可以被二分的有问题的narrative。It is always man-made/hand-made,问题在于人/哪些人有没有被公正地credit并且compensate。

#ArtificialUnintelligence

欢迎观赏大型集体行为艺术《中国没有残疾人》 

把郑智化的瓜大概看了一遍,边看边乐,叹为观止。

他先是被升降机送到了机舱口,看了升降机和机舱口的据说有25cm左右的落差,坐在轮椅上协商了一小会儿,估计这个过程就是他微博里说的,希望升降机再抬高一点儿,但“遭到升降机司机拒绝”。于是,他从轮椅上撑起了自己的身体。

左腿,是旁边的工作人员帮他挪进去的。然后他的大半个身子也挪进了机舱。

我他妈都惊了????这槽点是不是太多了点啊???旁边是没有工作人员陪同么????有人的话这个人在郑智化「从轮椅上撑起了自己的身体」之前的那段时间在干什么???吃屎么???

而且这个轮椅应该是进不了飞机的,在飞机里有专门的 aisle chair,很窄,靠背很高的那种。升降机来的时候空乘应该老早就把 aisle chair 搬来等着了。然而监控画面里并没有,我就非常好奇他是怎么平移到座位里的。

然后就是那个 25cm 的高度差⋯⋯

据《底线思维》公眾号报导,大陆民航工作者、民航业评论员张仲麟发文为大眾科普 ⋯⋯ 哪怕飞机是停靠桥位接上了空桥,这个地板与舱门口的高度差依然存在。这不是因为空桥操作员水平不够,而是一种安全措施。

瞧把你给牛逼的⋯⋯可要点脸吧。来来来,咱们看看 FAA spec:

When the platform is at vehicle floor height with the inner barrier (if applicable) down or retracted, gaps between the forward lift platform edge and the vehicle floor shall not exceed 1⁄2 inch horizontally and 5⁄8 inch vertically

这个来自 49 CFR 38.23(b)(7) https://www.ecfr.gov/current/title-49/part-38#p-38.23(b)(7) ,看好了,水平间距半英寸,竖直间距 16mm。这可不是廊桥的 spec,是升降机,专门给轮椅用的。38.23 这节的标题就是“Mobility aid accessibility”。你可能觉得 16mm 这是不是太小了,但是在整个 spec 里这个距离一点都不小。廊桥里任何高于 0.25 英寸(!)的高度差都需要用斜面连接。其他参考资料:https://www.faa.gov/documentLibrary/media/Advisory_Circular/AC_150_5220-21C.pdf

总之,这个事给我的观感就是

记者:请问中国有没有残疾人? 总理:有⋯⋯ ⋯⋯ ⋯⋯ ⋯⋯ 在我国台湾省!

台下爆发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那个大 V 发言我是从这里看的 https://www.chinatimes.com/cn/realtimenews/20251028003464-260409 ,刚才又多看了几眼,这人简直是邪恶,谎话连篇。我还是得多上囧乎,现在都不习惯看这种腆着脸胡说八道的文风了。

在进舱门前有人管,进舱门后还是有人管,全流程无缝衔接。

缝高达 25cm。

郑智化所使用的并非客梯车,因为客梯车都是一级级台阶,轮椅上不来。

呦呵,你知道 ramp 是什么么?来给你涨涨见识 https://c7.alamy.com/comp/P2MC09/bristol-airport-uk-an-easyjet-aircraft-with-an-aviramp-step-free-mobile-boarding-ramp-or-bridge-P2MC09.jpg

把他送上飞机用的是一种更为少见的车型,那就是升降平台车

少见么??国外稍微大点的机场都有呢 :double_smile:

空桥地板会比飞机舱门口的高度要低。这不仅仅是为了防止飞机舱门开关时刮蹭到地板,也是为了防止飞机上客完毕装好货后自重增加高度下降导致卡住

这完全就是欺负一般人不懂,廊桥的高度是可以自动调整的 https://www.robsonforensic.com/articles/passenger-boarding-bridge-expert :

The Passenger Boarding Bridge has an automatic leveling system to automatically adjust for these changes in height. Once the PBB operator properly positions the bridge, they engage the auto-leveling system and the bridge will rise and fall with the ever changing position of the aircraft

当然我国国情特殊,咱们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00% 国产化的廊桥可能没有这个无用的功能~~

然后

在中国大陆的民航服务中,肢体障碍旅客是被归类在特殊旅客之中进行保障的。特殊旅客不仅仅指肢体障碍者,还有老弱病孕等弱势群体。中国民航局高度重视这一群体,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和指南,确保这些旅客在出行过程中享有平等、便捷和尊严的体验。

谢主隆恩~~

以北京大兴机场为例,在今年的五一假期期间累计给特殊旅客提供轮椅服务101次

这就显得非常没有见识了⋯⋯ LA 机场 2015 年平均每天提供 2600 多次轮椅服务 https://www.airportbenchmarking.com/lax-deploys-beacon-technology-for-tracking-and-dispatching-wheelchairs/

In 2015, LAX received more than 970,000 requests for wheelchairs across all terminals

LA 机场没去过的朋友可能不知道,破得不得了,感觉墙皮随时都能掉下来。老美就是不行~~ 那么 2015 年北京在干什么呢?⋯⋯ ⋯⋯ 在清理低端人口。你看看这逻辑是不是连上了~~

最后:

而本次事件的主角深圳机场,在大陆全国机场服务评比中也是常年全国前三之列,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以及特殊旅客的服务工作也做得非常扎实

不评论。

應用GPT-4不到一年,美公司多鄰國(Duolingo)裁掉數千人

TechCrunch 記者曾採訪過一位前多鄰國員工,他表示,早在 2023 年底,公司就已經裁掉了 10% 的員工,並且在 2024 年 10 月也有一輪裁員。

這兩次大裁員中,首先是翻譯人員,其次是寫作者,都被 AI 取代了。

23 年底,多鄰國裁員的理由是,大量的內容生產和翻譯,已經使用 GPT-4 等模型來簡化了。

下面就是多鄰國發出的一封裁員郵件。

一位被裁員工在 Reddit 爆料說,公司給出的理由是,現在 AI 可以替代創作者、翻譯,以及幾乎一切類似崗位。

據說,每個團隊只保留了零星幾個人,繼續從事「內容編輯」的工作。他們的職責就是:檢查 AI 產生的垃圾內容,然後點擊發布。

此外,當時多鄰國還用 GPT-4 支持高級訂閱版本的 Duolingo Max,用 AI 聊天機器人幫使用者練習對話。他們還有一個專有的 AI 模型 Birdbrain,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課程。

但是,無論被裁員工,還是多鄰國,其實都對此很不滿。

對被裁員工來說,被 AI 取代是一項沈重的打擊,就業的不穩定也造成了精神上的沖擊,由於簡歷不完整,他們往往難以找到固定工作。

而且,多鄰國的大部分員工都是合約工,靠著這種機制,公司就可以節約大量成本,不需要負擔保險、帶薪休假、病假這類福利。

听播客,讲拒学,简里里说早年学家庭治疗的时候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点。老师讲青春期的孩子们身体成熟了,但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还不够,因此会体会到一种内在的混乱和失序,be like现在我有能量去攻击伤害保护他人,但与此同时我还感受到很多困惑和迷茫。这种内在的矛盾使得青少年感到恐惧,这种恐惧感驱使着他们和外界进行碰撞。

而家庭这个最小单位就是冲突发生的空间。家庭此刻能做的是建立一个坚实的框架让青少年去冲撞。家长需要知道这个冲突会必然发生并且是健康的。青少年那些看起来像精神病性的冲突恰恰说明孩子在长大,正是因为此前家长给予了小孩足够多的爱才使得孩子有力量去进行冲撞。

而中国的很多家庭里,父母进入这个阶段后无法承受这样的冲撞,可能和孩子发生剧烈的对抗然后家长垮掉,也有可能无法面对青少年独立带来的丧失感于是撤出,但无论哪种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创伤,让他们感受到进一步的混乱甚至遗弃,无益于帮助建立对世界可知可感的边界。

而如果家长撑住了,青少年会构建起这样的认知:这个世界是牢固的,世界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我的任性而坍塌。如此有了最最基础的安全感,那么他就可以在此之上继续成长,与此同时父母也能够获得成长。

关于冲塔的一些暴言 

alive.bar/@labourday/115445508
x.com/whyyoutouzhele/status/19

今天在时间线上看到这篇《如何安全地发送大字报》,看完全后我真的不知道该从哪里吐嘈,或者说相当的无语。

有用吗?
看完之后,心里冒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
不知道怎么的,想起很早之前收到的法轮功“真相币”或者说“反宣币”。
(随着现金的退场,这些也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像发小广告那样挂条幅,贴广告,真的有用吗?
大概是有一点的。
但也只是一点。

标语贴出来了,然后呢?
周围人,看个乐子,警察来了,把标语取下来,然后呢?
没了。
对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忘了提了,那就是别管有没有影响,这不就为李老师这些墙外自媒体人提供发贴素材了吗?

但为了素材,就鼓励墙内的人肉身冲塔,而且还是白白为了这些没多大用的事情牺牲自己,这合适吗?

另外,这个贴子中的“安全地”真的安全吗?
我对此相当表示怀疑。
接触过条幅,卷过条幅的人,应该对想要让稍微远一点(20米)的人看清,条幅至少要有多大有一些概念。
这样一个条幅(当然打印店打是不可能了,只能长白布加毛笔)制做好了,你也用卫生纸卷好了。
现在到挂的时间了,首先是人流较多的监控盲区,以中国的监控密度,尤其是大城市人流密集区的监控密度,想找到监控盲区有一些难度呀。
然后就是挂到高处了。
什么高处?
天台现在基本上都上锁了,上不去。
需要梯子才能爬上去,挂上去的高处,也不太可能。
想来想去,就只有过街天桥有一点可能。但人流密集,人来人往,你全身上下裹的严严实实往栏杆上绑什么东西,从你身边走过的人是瞎子吗?
当然你可能会说,晚上没人的时候去,但晚上没人,周围监控什么不是录个一清二楚吗?

等风吹雨打把卫生纸烂掉,这要等多长时间?今天刚绑上,第二天就被保洁发现的可能性是多大?发现之后立刻调监控,找出你的轨迹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再谈谈“有用吗”这个问题。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四通桥勇士彭立发的行为巨大的影响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当时压抑的氛围下,有人正好在那时做出了符合大家期待的事情,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做了自己相做的事情。
但是彭立发做这些事情之前,他已经很清楚的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他在清楚知晓后仍然选择继续这样做。而不是被人用一两句“安全”就头脑一热忽悠着去做了。
再换个思路想一下,四通桥勇士之所以是勇士,是因为他做出了牺牲。
安全的方法安全是安全,然后呢?

最后再谈谈“李老师”这个帐号。
“李老师”最近也像其他一些反贼帐户一样开始鼓吹墙内的人肉身冲塔了。
这让我想到这样的场景,观众坐在斗兽场高高的台阶上。对着场中的角斗士,大声喊:“别老躲着呀!加油!你行可以的!对着老虎直接干呀!!”
至于你不幸被老虎吃了,观众大概会感吧一句必要的牺牲,必要的代价吧。

加密货币与人工智能(AI)真是两面绝佳的镜子,从对待这两样事物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一个名人/公众人物的品格。
主动发行近乎炸骗的NFT,李老师的信誉自然是近乎破产了。
(当然v2ex也是同理,虽然v2ex的信誉在好几年前在我心里基本上已经破产了。)
之后,又在李老师的看到群友编出的图片,原来真是纯纯的转发机器,不带半点核实的,而且还用着确有其实的口气转发,信誉彻底破产。

@board 《如何安全地发送大字报》 我个人绝不鼓励北京三里屯式的自我献祭,但最近这种事情真的越来越多了,让人惋惜。如果你有朋友有肉身冲塔的冲动,九头牛拉不回来的那种。劝ta冷静一下,实在不行让ta看看这张图,或可保其平安。

前几天看到周末是2025台湾同志游行,想看点现场盛况图片,昨晚在互联网(小红书/微博)换了好几个关键字搜了搜,结果出来0个。
于是去对面看了看新闻报道,「同志大遊行15萬人不畏風雨上街」,还看到英子和她的小狗,她说「這裡的每一種顏色,都有屬於勇敢做自己的身影」

感觉最出卖自己的瞬间,就是求学求职时挖空心思想让别人选择自己的时候。本来你活得好好的,不需要别人知晓你存在,毋需向他人展示最好的一面。可要求学求职,便得想方设法修饰履历、“讲好自己的故事”,只求对方多看自己一眼,能垂怜最好。小丑一样为了什么呢?为了像其他“正常人”一样,有体面的身份和生活,融入主流社会。
不需要招生和招聘的人多做什么,这个行为本身对我而言就够屈辱的了,下位者向上位者摇尾乞怜,还有更难看的画面吗(别说那些被学校和职场抢着要的个体,他们才几个人

文天祥还有个弟弟,叫文璧,是惠州知府。蒙古人打来的时候,为了保护百姓避免屠城,他选择开门献城归附元朝。
文天祥被俘之后,文璧去看他,文天祥送给他一首诗。说自己和文壁,还有归隐的另一个弟弟文璋,三人都可称仁:“三仁生死各有意,悠悠白日横苍烟。”

文天祥也没有觉得弟弟不道德,或者说弟弟们不爱国,或者大家都得殉宋。
文天祥真的是好正常好正常的一个人。

Show thread

我现在已经不想再按照社会风气把30+岁的人称为大龄了。语言会改变思维。一个已经习惯了“35岁年纪大了”措辞的人是没有办法在65岁了解学习一个新的领域的。

其实感觉最好笑的是网友大喊文艺作品不要输出政治观点的时候一些隐晦表达政治倾向的作品网友根本看不出来……必须要等到作者公开表态才大惊失色你怎么是这样的人,看错了你!!!这种事感觉见过好几次了

@sucha 我想起之前Rage Against Machine出来反独裁,Twitter上一堆人破防说你们不干净了,纯粹一点做音乐不好吗。然后有粉就说,你们猜他们为什么给自己起名叫Rage Against Machine?你们猜他们是rage against哪个machine?洗衣机吗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