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前政府部长殴打妻子致死案引发家暴相关法律改革』
因为此案件,这个中亚国家通过了新法条,将家庭暴力从之前的民事犯罪升级为刑事犯罪。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69063277?at_medium=RSS&at_campaign=KARANGA
@plazadeflora 真的又不体面又非常没品…………
@plazadeflora 双琴这两个人真的越来越拉了…………搞这种事真的有够恶心…………比起搞这种网红流量视频能不能先去反省一下自己那拉跨琴技配不配得上这种网红票价…………
我跟我的毛蜜亲友都因为上上个赛季受伤太深而上个赛季基本都不怎么看球(因为我们还是一个车蜜一个厂蜜我再叠加个坏女人debuff),今年回去搞了纸片人和现充了一下然后对方去搞二轮和四轮了,只是最近到赛季末尾浅浅回来看老家几眼,然后就发现啊幼儿园终究是歇业关闭了……
伤心啊但是也真的是,做了好久的心理准备也伤累了,更多有一种这一个赛季以来逃课了的愧疚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作为一个球迷休养生息一年后的感觉内心没有那么波澜起伏,更多是很多细细碎碎酸酸苦楚的复杂心情在流淌在滴滴答答……哎,哎
朴丽在阿毛也5年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流水名宿坟场好像是好久之前的事又好像近到就在昨天。安慰与和睦是上天格外馈赠的幸运,不安的湍流才是命运的常态……
@hagemaru0018
文字版:网传晒被子后的“阳光味”是螨虫被太阳烤熟的香味,实为谣言。太阳的温度只能令尘螨脱水而死,不足以将其烤香。丹麦哥本哈根大学Matthew S.Johnson团队利用气相色谱检测了被阳光晒干的毛巾,发现其比室内湿毛巾多了几种有机化合物。其中2-甲基丙醛有果味、烘烤味,甲基丙烯醛有花香,2/3-甲基呋喃有巧克力味。它们组合起来,就是“阳光味”的来源。而它们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紫外线使织物的染料、柔顺剂等分子变得活泼,与空气中的其他化合物发生了反应。
箱子最近在读论文,说对在国内的同性恋而言,即使出柜了,仍然是一个“in-out”不断流动的状态。因为你出柜可能是针对一些人、针对一群人,但是在这个默认你异性恋的地方,总有一个默认加给你;总有些地方/群体让你感觉不安全,于是选择不站出来说“其实我不是”。这种“in-out”的叠加态,也就是所谓异性恋霸权的一个结果,不论怎么out,总会撞到一层东西上。 而后我想的是,如果在一个“不默认你一定(必须)是异性恋”的地方,是不是就没有这种in-out的叠加态。
就比如前两天我遇到的情况,当时我告诉同事:“我来这为了和我老婆结婚。”而同事告诉我:“你的新主管也是(和一个女性结婚了),她和妻子有孩子。” 听到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惊慌,我想:“这是可以说的吗?她怎么可以替别人出柜?”而后我第二秒反应是:“可能因为主管已经出柜了。”——可能因为主管就没有隐瞒过她的婚姻状况和家庭情况——然后我开始思索,“出柜”这个词,在这里还是否适用?因为出柜的意思是有个柜子,柜子就是异性恋的壳,但如果一个地方不要求你一定要有个壳呢?当我在这里做志愿者的时候,另一个志愿者讲起一个案例,说:“等这位男士经过辛苦的一天,晚上和他的wife or husband一起回家时……”(注1)如果说在一处地方,默认人们的伴侣未必一定是异性,而且此地不允许任何针对性倾向的歧视的话(至少在我的工作地点,如果表现出歧视的话是会被处罚的),那么无论是所谓安全的顾虑(“你替别人出柜你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还是所谓“隐私”的顾虑(注2),都不必存在了。提起一个熟悉的同事公开的婚姻状况,就如同提起同事喜欢吃什么差不多。那么,或许在此时此地的这一处空间里,in-out就没有区别了,也就没有叠加态的存在。
注1:当然更好的说法是用能囊括所有性别/不假定任何性别的称呼。不过当时我还是挺开心的。虽然很多人会说啊inclusive language很形式,但是这种形式有时就是会让人感到更安全(总比连语言里完全不承认你的存在要好吧)。我是很赞成使用inclusive language的,一直说一直说,说到大家有了新的默认为止。
注2:我当时下意识地想:“怎么可以随便说人‘隐私’呢?”而后意识到,我在国内经常看到这句话的地方,是一些人制止人们讨论非顺直话题的时候。异性恋的性倾向在异性恋霸权的地方就不是一种“隐私”。因为你看到一个人你就觉得对方是“异性恋”,所有人都是,你指着一个顺男说“诶这个人爱女的”就不是在讨论隐私;只有“你不是异性恋”才是一种“隐私”,无论是源于“你应当感到羞耻,所以你应该要闭嘴不说”;还是“你可能会遇到危险,所以你最好别说”。这是一种假托“隐私”之名要你闭嘴而已。
我走向你像走向一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