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我见过,我见过Kpop脸书小组里的巴基斯坦女孩把防弹少年团的歌词“总有一天冰雪消融,春天将会到来”写在断壁残垣上,我见过贫困的尼日利亚女人来信感谢我公司制作的流行色情小说让她度过了难挨的日日夜夜,我听说过某个我很讨厌的游戏启发了一个美国女人逃离自己的虐待狂丈夫……
我自己,我自己也是从那里过来的,被认为幼稚甚至低劣的子供向动画曾经也拯救过年幼的我,二十多岁的我至今还会因为同人作品里的真情流露而流泪。
我只想告诉大家没必要因为自己对所谓的“烂作品”抱有真挚的感情而自责和羞耻,界定作品好坏的标准本身也未必就是客观的,你欣赏的作品也不能用来定义你自身的价值。当然,我只是一个路过的网友而已,我说的话没有什么意义,但我希望挣扎于这个想法的人看到这段话能好受一点。
看到有人只是说自己“被游戏/游戏角色救赎”了、或者写了关于“主视角被虐待后游戏主角来救自己”的文学,就会被嘲笑,我觉得其实挺心痛的。
我想起来《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柳德米拉被卡尔维诺说成是“最了不起的读者”,因为她“能在最荒诞不经的只言片语里悟出世界的真理”。我觉得读者和作者就是这样的关系,嵇康有个理论是“声无哀乐”/“心之与声,明为二物”——艺术作品本身只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人被激起的感情和艺术作品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哪怕是在你看来再“烂”的作品,也有人会被它触动、被它拯救、通过欣赏它来应对自己的创伤。
说实话去嘲笑精神脆弱、心绪敏感、年纪小或身心发育尚且幼稚的人对所谓“烂作品”的依赖和热爱,本质上还是一种凌弱。
分享一个我整理的名为“排除所有疏忽造成的死亡的人才能称其为拥有选择死亡的自由”的饮食表格。
请自由使用这份表格。
希望表格名称没有冒犯到您。
表格内信息来源有:
1.之前象上流传的一则关于能够制造多巴胺、内啡肽等物质的饮食嘟文。
2.100g卡路里信息来源薄荷健康网页,我对提供能量相近的食物进行合并。
3.其余信息大部分来自“程序员延寿指南”
4.或许有其他参考但我记不得了orz
文档链接: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RGrAbjRCs7wI4xCTNcnOo-DySm8aJvJLDaw9oZi_32c/edit?usp=sharing
我走向你像走向一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