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突然就看到了大S病逝的消息,太突然了,好难接受啊,从小就看大小S的综艺,感觉她们应该永远年轻美丽才对​:ablobcatcry::ablobcatcry:​ 真的要注意身体啊首页上的各位!!!!以后我也要每年打流感疫苗了…………不年轻了现在也比之前容易感冒得多了​:ablobcatcry:

不要钱的假新闻到处都是,调查真相的真新闻却不得不待在付费墙之后。懒猫说,付费墙实际上是新闻媒体自我削减影响力。这话是对的。但是所有的纸媒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从Google成为全球最大广告载体的那天,alternative facts大行其道之前就开始了。
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纸媒卖的是两样东西:卖事实的片段(新闻)给读者,卖读者的注意力给广告发布方。两条线都可以赚钱。但是早期新闻业迅速壮大实力的一个操作是:亏本发行,降低报纸单价以求迅速扩大影响力,再把影响力高价出售给广告竞价者。所以大众才能以较低成本获取新闻。这个做法的前提是广告的载体非常有限,投放广告的钱无非是给了A报或B报,甲电视台或乙电视台,绝无可能像今天这样,从搜索引擎到社交媒体,从购物网站到工具app,一切的注意力载体都在你争我夺。
从这个角度说,各大媒体收入的两条腿被打瘸一条,是无可避免的。媒体作为一门生意,就不得不回过头再拿内容卖钱。付费墙从未像今天这样关乎媒体生存。其造成的现状即只有付费订阅的人,才能获得部分真相。
从付费一方的视角看,付费固然是希望获取真相,但被调查出来的真相,又未必符合读者内心的期望,在“合心意”方面,比假新闻差多了。这也是事实核查影响力跑不过假新闻的一个根本原因。
就这个现状,新闻界的知名企业面对的其实不过是速死和慢慢死的区别:只要必须赢利,内容就必须收费,内容越被付费墙挡着,媒体能够影响的受众面就越小。纽时华邮的深度报道,最终将成为一种小众奢侈品。
到头来,你不得不正视:新闻是一种公共服务,对于多数人来说,它应该免费或低价获得。BBC、CBC这样机构,有着关乎社会正常运作的重大影响。但正因为这样的机构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它们的生死就更取决于政党意识形态的争夺。政府一个不拨款,庞然大物就会倒下。
于是乎,选民的倾向,又成了那个拿走或放上最后一根稻草的手。

很多男人攻击女性主义者的言论是“女的过的比我轻闲/幸福”,但他们没看到无论在哪个行业女性的工作/学习压力最少是大于等于男性的。比如最“看似公平”的读书时期,女性会面临更多的性骚扰、容貌身材焦虑,会更容易被家庭忽视(重男轻女的家庭会将资源倾斜男性)被老师打压(女生不擅长理科/男生后劲大等),会更容易向下堕落(早恋结婚生子),同时每个月一次的月经也会影响学业。
工作更不用说了。但是男性的比较是很偷梁换柱的:他们用男外卖员对比女网红,得出男人更辛苦、男人被女权pua的言论。殊不知对比的对象应该是:男外卖员vs女外卖员,男网红vs女网红。这样一看就会发现男性永远占据更大优势。
即使是在incel最喜欢搬出来时的性工作者行业,男性都有远超女性工作者的优势。从生理结构来看,男性工作者患性病概率更低,对身体损害更小。同时更不容易遭遇危险(女性性工作者在犯罪片中总是高风险受害者)。男性所谓的“女人卖逼躺下就能赚钱”完全是无稽之谈,其背后是自己在这个行业无法赚到钱的嫉妒与愤怒。而他们赚不到钱是因为女性并不像男性一样渴求性到饥不择食,猪出来卖没人买,他们在这个行业没有竞争力产生的巨大落差罢了。
每个看似过的非常好的女人,都比和她同阶层同行业的男性面临更大的压力,遭到更多的打击和质疑,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女性请记住,男性也请明白。
当然毛象人都晓得,我写下来也不过是为了提醒我自己罢了。

早睡早起真的可以让一天多出很多时间,谨记!

完全没有想过这个时间点我居然能在屋里穿短袖,人类真的要完蛋了(。

看到說電影《好東西》有一條暗線:「小孩」出生那年發生了什麼。
主角王铁梅曾经是调查记者,两家前东家都倒了,片中就职于前下属的自媒体公司。
影片末尾的闪回高潮是母女讨论小孩写的作文,铁梅问你怎么总写悲剧,小孩说:“因为我们足够乐观和自信,所以我们可以直面悲剧”——“这是你在我出生那年写的”。
故事发生的时间,根据片中的事件(taylor巡演、入职日期)推断,是2023-2024年,片中也反复提到“小孩”的设定是9岁,出生于2014-2015年。
(以下部分摘自吴婧2015年的旧文《刺耳的聲音不見了?中國調查報導的冬天》)
2013年,永载史册的南周事件,中国调查报导从初冬转向严寒,从此开启调查记者离职潮。曾在《南方周末》工作的50多名编辑记者连署发表公开信,要求时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的庹震引咎辞职。
2014年跨年夜,上海外滩发生致36人死亡的踩踏事件,媒体被禁止将踩踏事件放在头条。
2015年,庹震升任中宣部副部长。这一年,中国连续第二年成为世界关押记者最多的国家。
#在看在读在听

这辈子再也不会靠近某些亲戚所谓的计划了,我就当花了几千块把自己从园区里赎出来了。。。。。。。。 :aru_0171: :aru_2101: :aru_0470: 人生的教训啊。。。。。。。亲戚这种东西。。。呵呵呵呵呵呵

@board 上了一段时间口语课,我的口语进展飞速!甚至还接了一个参访的活儿。特地来推荐我的口语老师Cindy,菲律宾人,是一个很和蔼很有趣的女性。每节课聊得内容都很丰富,会一直引导你讲出来(这和我在italki试课的完全不一样。30元/26分钟。需要的话可以加她微信igmpasco

真是把我近些年积攒的英语功底都释放出来了。才上了十节课,已经可以free talk了。两个朋友试了立刻续了课。其实暑假朋友就给我推了Cindy的微信……硬是拖到元旦才开口

助力一下姐事业腾飞。

made旧房子的房东事真的太多了。。。。。烦死了。。。。。说好的交房又交不了了。。。。。

zlib在毛象这里有官方账号:@ [email protected]
简介就有可用的网址,很方便 :aru_0180:

有些东西确实得趁早看,年纪大了受不了性骚扰了部分作品就看不下去了

我是不是意大利人投错胎到中国人了,首先我跟意大利人一样懒惰,其次我跟意大利人一样好吃,最后我跟意大利人一样素质低下

我不接受“只有女人和男人两种性别”这个说法的原因,跟有些雌性阴蒂比雄性几把还大的生物学事实关系不大。

主要是,说这种话的人,下一句就是女人就该如何男人就该如何,而女人大概率就该生孩子。

我发誓下一次搬家除了我的电脑我的相机我的衣服我的书和谷子我不会再带任何东西

又因为根本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挨骂了……不管怎么样这次搬家我终于清空了这些大件了……总之总之……

看所谓的中美两国网友在小红书对账也感到淡淡的无语……无论觉得美国人民才是真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还是反对的都没有提到一点就是,美国城市化什么水平,中国什么水平,大家好像都十分默契地忘记了中国还有九亿农民
我家还有亲人在农村种地,老两口种着十几亩地,常常忙碌一年刨除掉种子化肥农药和一些租借机械的钱就剩个万把块,最好的年景也不过两万来块钱,也就是说一个劳动力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几百块钱
还有一件很多从小在城市长大的网友可能不知道的事:中国在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
这个意思就是说,中国的农民过上不用交皇粮的日子还不到20年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