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现在已经有超过15万人签名请求取消Elon Musk的加拿大国籍,以维护加拿大主权不受侵蚀,这个请愿将会之后被提交到国会。
我签名了!大家快签!!!
链接▶https://www.ourcommons.ca/petitions/en/Petition/Details?Petition=e-5353
#神经病学人的键政时间 #Canada #savecanada
真实的反杀叙事下女的需要对抗司法,这种对抗是中性意义的,是对方在试图侵害“我”或剥夺“我”生命时,在生存危机下“我”却剥夺了对方的生命,但在现代社会里杀死一个人并不是结束,你要走向司法审判,你要在对抗司法中获得司法对你行为的最终衡量,之后不是求司法公允救救我,而是在对抗中获得司法的正视,你要一审你要二审你要上级法院和检察机关的行政复核,英美法案体系下你还要经历陪审员和媒体的审视,我会在反杀叙事里支持所有因为反杀而站上法庭的人,但是我觉得一个因为“更方便辩护”就提出反杀建议的律师,是不是在偷懒,为何要把更多一部分责任交给受害者,我会质疑一旦反杀之后如果遇见更复杂的司法异议,甚至影响律师的后续执业声誉时,ta会不会因为偷懒而放弃自己需要为其辩护的对象,实际上受害人更需要“你杀死对方我们律师会为你辩护到底”。
这几天骂林奕含和她的书的人真的让我觉得“贱人就赶紧去死吧”,到底在干什么啊,居高临下地放什么屁呢。去看看初步举证,看看月亮很圆的彼国一个豁出去的专业律师能获得多少“正义”,再指责中国女人不够坚强呢?
你中国女人还要重复多少次贬低女性文学的流程。上一个是“当小三还恋爱脑”的琼瑶,她死了才终于有机会为她伸冤,她其实写得很好,她的思想很先进。这一次的林奕含已经死了很久了,是不是再也无法唤起女人们的同情了?
话说回来,林奕含那句“文学是否从来都只是巧言令色而已”真的有种石破天惊的震撼,在她之前,我一直相信文学是关于心灵与精神的终极答案,我想不到有人把文学当作手段,用来美化自己,美化犯罪行为。某一方面来说,文学的本质不在于它赞颂了什么,而在于它刻意忽略了什么。
她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提出的受害者遭受的精神操控和不自觉地对犯罪行为的美化,以及她勇敢站出来向这个世界述说她无法治愈的创伤,她的整个故事,都对这男性掌控多数话语权的巧言令色的中国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冲击,她是一个以身殉道的人。作为幸存者,这么多年来,如此努力告诉我我没有错的,一个是她,一个是驯鹿宝贝。受害者是可以从文学中得到治愈的,如初步举证所展示的,巨大的冲击和精神压力会使受害者难以精准描述事发时的前因后果,这是男权社会精心设计的陷阱。而林奕含和其它相似的人做的就是把受害者从陷阱里捞出来,直面创伤,永远不要先责怪自己。就像那个广西的女孩,她应该也从林奕含身上获取了许多力量,只是伸冤无门的重压最终还是杀死了她。如果这个社会能多给林奕含多给符月华一些支持,而不是逼问她们为什么不坚强一些,她们可能就不会丧失活下去的力气了。
虽然我向来谨慎使用“种族主义”来评价任何人,但近年来越来越感觉到,川普马斯克及其MAGA其内在价值观其实就是白人种族主义和基督教本位思想。只是还没彻底公开说出来而已。他们的梦想就是要回到某个没有非白人移民、没有LGBT的“美好时代”去。这种想法在西方各种另类右翼中已经颇有市场。
这些人把西方世界的“左派”当成最主要敌人,他们仇恨美国民主党和欧加澳的主要中间派政党,因为这些“左派”的政策破坏了他们心中的“完美天国”。结果自然导致了跟西方北约等传统盟友的疏远。
也不难理解这些人为什么喜欢俄罗斯:普京给他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白人基督教保守主义的榜样:非白人移民和少数民族比例很低、家暴脱罪、LGBT入罪、宣传不生孩子入罪。他们寄希望普京能够全面征服被“自由派左派控制的西方”。乌克兰虽然也符合主体白人基督教的特征,但作为普京大帝西征路上的绊脚石,自然也被视为眼中钉。
这些人虽然也敌视中国,但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威权体制和价值观,而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崛起的非白人势力。他们想到的是“联俄抗中”,这更符合白人对抗非白人的种族主义叙事,而不再是过去美国两党那种“自由民主对抗独裁专制”的体制价值观叙事。
第五集的着力点很明显不单止是仅是前夫的背叛啊,从她“妈”乱花钱买鸦片pua她嫁人开始就已经在暗示阿水对世俗现生的期待开始崩裂了,跟前夫过得还不错那段充其量就是爆发延迟+加量加码,不然最后不用妈跟前夫一起死………而且直女爱过倒也不算什么大事吧()
我走向你像走向一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