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英专生非常理解去到英语国家留学/工作的友们对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的自我怀疑,在国内的时候也有过被问读这个专业是不是需要超越英语母语者的语言水平 于是作为一个比较了解这门语言的人,我给自己做了不少洗脑工作来增强信心,或者说破除所谓 “英语母语” 的迷思
历史上英语并不一直都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全球通用语言,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讲的口语,十五世纪时还有一场大辩论(以及大审查)就是关于英语到底能否真实地传递出《圣经》的内容…… 嗯你猜我为什么这么喜欢中世纪,因为那个时候 English was not even legit (.
后来因为一波又一波的 nationalism 以及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英语作为殖民地教育和政府系统的一部分被带到了各个地方。随着英国(或者说欧洲+北美)以外的英语母语者和使用者越来越多,英语就成了一门人尽可夫(?)的语言,一门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标准的语言——只要你讲英语,无论语言水平无论口音,you are as entitled to this language as anyone else.
之前有茸友转过一篇关于找 native-speaker 改写作并不完全是好事的文章,我非常赞同里面的观点。学术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是不能和语言水平划等号的,话讲不清楚的人哪里都有,和语言关系不大。这些技能都是可以习得的,并且一旦摆脱了标准化的心态,更加容易慢慢打磨出个人风格
「无论网站部署在中国内地或非中国内地的服务器上,只要在中国内地可访问该网站服务,均需进行公安联网备案。」即将白名单化
唐英杰新闻下的留言很感人。
周庭的行为和爆料也让大家更加了解了内幕。
大家都懂的,希望唐生减刑顺利,一切安好。
IG留言转自:
https://www.instagram.com/p/C0xxNboJyu_/
https://www.instagram.com/p/C0xzcBiBiqY/
行业外的人可能不太关注,这几天法律界炸锅的事是据传了很久的“裁判文书网要关”的事终于靴子落地了,有文件称新的“裁判文书库”将于24年1月上线,仅供法院内网使用,十年的“裁判文书全面公开”努力宣告烂尾。其实事件早有苗头,统计显示尤其近两年,在公开率不与绩效挂钩后,裁判文书的公开比例在显著下降,但彻底“外转内”的决定还是很震撼。
裁判公开的作用无需赘述,即使不是从业者,作为普通民众也该知道“上网随手可查判决文书”对推动类案同判的作用(尽管法官拥有“自由裁量权”,尽管我国并非判例法国家,但相似案情的裁判理由始终是有意义的参考)。今早有前检察官发表文章公开支持“外转内”,理由是裁判文书公开的这些年遭遇了大量「不当监督」,一些判决被媒体追逐放大。我认为,已经无需争论监督是否有当与不当之分,在已经建成的法治社会中,监督这种小事无需依靠普通人费心,全都监督就是全都不监督,倒不如一开始就不用你监督😋
我走向你像走向一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