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我快笑死了。对于一家酒店来说,最喜欢的就是家庭入住,因为家庭一般会呆比较长的时间,所以提高利润的第一要务是增加家庭客人。困扰的是,父母带着小孩晚上没办法做爱,所以导演向酒店提议做一个密闭空间,小孩呆里面,隔绝外界声音,酒店就可以对外宣传这是一家父母可以安心做爱的酒店。为了让这个密闭空间有很好的隔音效果,导演专门让人打造,内部嵌有发出动物声音的装置,整体由隔音材料制成,并用宇宙概念装饰。为了测试隔音效果,他先是找来了一对AV演员在外面做爱,结束之后,小孩只觉得很酷,听到了一些动物声音,没别的,但为了测试极端状况,导演雇了几对演员,在小孩旁边进行七人性交

昨晚跟岑参讨论网络是否让人对生活水平的参差有更具象的实感,比方说我是一个贫困地区的小孩,有了互联网以后我看到大城市跟我一边儿大的小孩在吃着玩着住着我想都不敢想的东西,我觉得不公平的心情可能比什么都没看到时要强烈和具体。但我觉得这个倒是还好,早些年互联网确实意味着人们能更快更多地获得各种信息,但现在早就不是了,现在只是在虚拟世界找一个又一个信息茧房钻进去而已,我能看到一条展现生活水平差距的帖子,也能看到一百条批判这种现象的帖子,我愿意看到什么就看到什么,所以我也只能看到我愿意看到的。相比之下我觉得更应该警觉的是人们的感情变化越来越不稳定。上一秒我看到小猫小狗觉得可爱治愈,下一秒我看到战乱新闻觉得痛心疾首,再下一秒我看到经济形势开始担忧未来,我无法掌控我自己的情感变化,那些本应珍贵的深刻的东西也能做到像划走一条视频那样轻而易举地转瞬即逝。关上手机我只觉得麻木,好像在世界发明出网络之前我就是这么一个麻木的人一样。

真的不理解那种高考完了出去玩,然后分数一出来就变脸回家的家长

如果你在乎结果你别出来玩,你等分数出来,好看再出来玩

而且小孩是只有高考的分数能上二本吗,平时完全不知道的是吗,高考出来突然如梦初醒了

就你不高兴就不高兴呗,完了旅拍也不去了,行程也取消了就回家了,我的心情是难道这样可以改变高考分数?感觉除了让小孩跟你一起不高兴也没什么别的用

别说没心思玩了,要操心给孩子选志愿想出路,早他妈干嘛去了,高中三年不想等高考之后就想,还是那句话,小孩成绩不好是高考之后突然知道的吗

我经常感觉家长就是怎么说,心情不好就觉得是小孩闹的,惩罚你一下,我不高兴谁都别想高兴,一种当皇帝的感觉

看到一些照片,城市里的小鸟在热浪里热死了。好难过。
虽然这只是开始——似乎已经达到1.5度的全球升温门槛了。每一年都预报是创纪录的热。德国每一年都说蜱虫大爆发,因为过去一年的冬天不够冷。
人类还在到处打仗。

我记得小时候觉得世界当然会变得更好。很可惜,现在不尽然如此。

不好,倒了咖啡后才想起今天早餐就喝了美式,完了这是我今天的第二杯咖啡,汲取咖啡因超量了!

关于猫狗死前会自己找地方躲起来独自等待死亡、小动物对疾病和死亡的态度非常平和之类的说法,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怀疑。猫害怕或者难受的时候会找一个它认为安全的角落躲起来,但猫难受时躲藏,比起等死,我更偏向于认为是身体脆弱时猫感到不安或无力应对风险,因为对自然界的动物来说,在脆弱时把自己藏在一个不会被外界发现的角落才是安全的做法。但是当猫信任人类并学会了向人类求助后,比起躲起来,一部分猫是会更倾向于直接表达不适或者向人求助的,猫宝是这样,一些猫猫博主家的猫也是,小猫难受时会努力告诉人类、积极吃药,这都是小猫求生的愿望。我也看到过不止一只小狗在身体难受时向人类表达担心、害怕等情绪,也会主动拉着人类带自己去医院。而小猫小狗难受时,有喜爱的人类陪伴,也能明显让它们感到安心一些。不能排除部分小动物能够平静迎接死亡的可能性,但是我觉得这就像有的人有强烈的死亡焦虑,有的人对待生死非常豁达一样,小动物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很多小猫小狗面对疾病和死亡就是非常恐惧的。我觉得有的人把"动物对待死亡很平静"当做一个自我谅解的借口,人可以自我谅解,但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我不喜欢,我觉得很卑鄙

强烈给象友们推荐最近才看到的一个漫画,《Mr. Mallow Blue》,画面美好剧情赞,虽然集合了日本青少年心理问题之大成,但看到颓丧男青年和阴暗女高中生的时候不要怕,这是个纯爱故事,特别纯爱,表面上是两对男女,但实际上是一对百合一对基,这里不剧透了,反正第一话和第二话看完就知道了。恋情特别楚楚动人,伤痕中的相互救赎,但绝不是《无实之花》那种拯救,是纯爱故事所以虽然一直在描绘主角们的伤痛,但实际上看完尸体暖暖的。目前日版出了5卷,台版出了2卷,译名是《靛蓝色花瓣》,台版也有电子版连载,简中是离境在汉化,但汉化组的图源缺失了特别多的画面细节,不如台版的电子连载清晰,推荐优先看台版,能体会到作者的画面美感,对感受整个故事的气质是非常有帮助的,汉化组的版本大家可以追剧情用,汉化得很用心翻译也很好。#长毛象安利大会

如果打印deepl翻译文献提示“被保护,请输出权限密码”时,可以使用【ilovepdf.com】网站的解锁功能
太好用了,我要一辈子拥护ilovepdf
#万能的长毛象 #长毛象安利大会

没关系,开始准备简历了,很厉害了

有些男的应激起来真的莫名其妙,神经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我倾向于相信这是很重要的推动原因之一,你共真的就是……很多时候它的举动并不是出于主观恶意,但达到的结果就是会给你带来坏结果,甚至毫无知觉的杀死你。

更正:可以直接申请在线注销,大家注销好了记得再试用id登录一下,成功注销会显示账户密码错误。
感觉毛象上没有什么动静,所以提醒一下大家,之前如果只是在海棠锁了专栏但是没有注销的网友尽量写邮件申请注销。海棠管理打算全部开放了,,这真像大逃杀啊

前两天去深圳顺便去了一下前前室友现在租的房子蹭一下过夜,不得不感叹深圳的城中村跟广州的城中村真的差别好大,友租的那个小单间简直是日式mini酒店公寓的水平,真不错……

希望房子可以早点租出去(痛苦面具)

现在习得的经验教训就是努力学会与自己的身体相处。。。。虽然到时上班了会更难但是还是要努力!

昨天看到一个科普视频说晚上该睡觉却一直拖着不去睡,疯狂熬夜到筋疲力尽才能够自然睡去是焦虑症的表现。我活着就是在不断验证自己身上的异常现象全都是因为焦虑是吗…………怪不得之前查资料发现我完全不符合入睡障碍的症状,合着找错地方了。

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的报告,在2024-2025这个冬季,美国有62%的商业蜜蜂群(honey bee colony)死亡,这是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蜂群崩溃。在此之前的2023-24冬季死亡率也高达55%。之前加拿大也有相似报道,21-22年冬季加拿大蜂群的死亡率是45%。

报告显示,罪魁祸首是一种名为Varro的寄生螨,它们将多种致命病毒传播给了蜜蜂。可怕的是,这种寄生螨对蜂农专用的杀螨剂阿米曲嗪(amitraz)产生了抗药性。因此,蜂农目前基本对此束手无策。

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RNA疫苗,激发蜜蜂的免疫系统,对抗入侵病毒,原理就和新冠mRNA疫苗相似。但这项技术距离投入实际使用还有一段距离。

而Trump当局在这方面也是一直在拖后腿。今年年初农业部得知蜂群高死亡率的消息便着手开始研究,但由于Trump当局的削减资金和裁员,这份报告延迟了6个月才完成。

我们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有条件的话):
1. 在后院多种一些本地的、帮助授粉的野花——比如蜜蜂香草、金棒花、松果菊、薰衣草(尽可能让本地蜂群更健康,更有可能抵抗病毒;并且保持蜂群多样化,而不是一个特定的蜜蜂种类一家独大然后被一种病毒团灭)。

2. 避免使用杀虫剂(即便它写了bee-safe也要谨慎,有可能存在虚假标签)。

3. 在夏季给蜜蜂提供干净水源(用于给蜂巢降温、稀释蜂蜜),推荐使用浅盘,并放入鹅卵石或漂浮的软木塞,供蜜蜂安全降落。记得经常换水避免蚊子滋生。

4. 支持本地的养蜂业——可以去看看本地蜂农的农场,如果觉得理念一致,可以购买他/她们的产品,支持他/她们的小作坊。

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

science.org/content/article/sc

#读新闻 #假装国家地理

笑死我了,小红书网友问外企上班取英文名可以叫Banana吗,评论区说这个好,就叫这个,等辞职的时候只要发一张鸟图就可以了

第一次知道的知识,为了让大脑不要变少加油吧……?!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和八十多岁老人的大脑的差别是什么?智商和感知部分相差甚微,问题出在逐渐减少的脑神经细胞个数。以体积计算,大概减少约5~25%。神经细胞的减少,会诱发大脑病变。二十多岁年轻人的大脑平均重量是一‧五公斤,进行尸检时,老人的大脑重量明显较轻。

好消息是有很多能阻止老化的方法。维持一定的营养状态,持续运动,生活有所节制,卖力过着索然无味的生活,长时间下来,大脑只会减少5%。」

摘录来自
《每週都去看屍體 : 首爾大學最熱門的死亡學》
柳成昊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