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东回来之后寻思着我要不要写一个女性独自出游土耳其指南啊,想来想去又觉得没啥好写的,因为这一路上我都没有遇到任何一点不愉快的事,甚至连在欧洲小乡村非常常见的那种走在大街上被当地人作为一个外国人怪叫骚扰的事情都没有。感觉这边的人整体…比西欧人有教养太多了。并且,我最不希望的是游记成为了一些人旅游线路的框定,认为必须要去到游记中提过的那些地方,才算不虚此行。所以这篇“攻略”里面我不会详细讲具体的景点应该去哪哪哪,这些资料网上都有很多了,可以按需搜索,我只说几点值得注意的吧。
首先谷歌地图的交通规划功能在这边是属于半瘫痪状态的。我这次去了三个城市,伊斯坦布尔、加济安泰普和尚勒乌尔法,先说伊斯坦布尔。毕竟是土尔其最大的现代都市,这边的现代化程度还是可以的,几乎到处都能够刷无接触信用卡、银联卡,但还是建议携带500-1000里拉(约人民币一两百元)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这边的确有些出租车司机的车上没有POS机。但没有也没关系,因为街上提款机很多,通常都是好几台不同公司的提款机摆在一起非常醒目,找到印有银联标识的先把卡插进去,读取之后,屏幕上会出英文选项。
所以这个谷歌地图的公交规划功能,只有在伊斯坦布尔它稍微能用一点点,但有大量地段还是无法用任何公共交通工具连接上,只能打车或者坐11路,路痴出来一定要注意。实际上你能够通过观察公交车的路线方向,以及询问交警和治安警察(最好不要询问路人,因为这边会讲英语的人比例还是偏低,问了等于白问)基本上摸清行进的路线。弄公交卡还是很方便的,很多车站旁边会有机器,直接选择英文界面去买就行,能用无接触银联卡付款,一张公交卡150里拉的押金并且最多能充值500里拉,能用一周多,放心用,用完再去机器上充值就行。
去过伊斯坦布尔的都说这里的出租车比较坑,我基本赞同,但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办法之一是用Uber叫,Uber在这边有服务,都是按照规划路线现行收费,非常科学,缺点是,近距离的路程通常很难叫到车,机场酒店往返这种还是非常好用的。如果是路边招出租车,那么进去之后不要询问从哪里去哪里多少钱,如果你这么问,司机通常会用交通堵塞的理由来给你报一个高出正常价格两倍的数字,伊斯坦布尔的出租车车头都有一个计费表,直接上车,到达后按照表上的实际数字付钱就行,通常不会耗费太多。
土耳其的饮食是比较单一化的,毕竟有清真的要求。在这边的大部分地方你都只能找到当地菜,偶尔能遇到几家西欧(意大利最为常见)的餐馆以及伊朗和阿拉伯地区风格的餐馆,如果吃了一段时间很想吃中餐,我推荐直接去香格里拉酒店里的“香宫”,环境优雅味道非常正且不贵,也就伦敦中国城随便找家店吃一顿的价格。
伊斯坦布尔女性独自出行旅游基本上可以说是零障碍。这边游客非常多,一直到夜里十一点钟街上都是熙熙攘攘,各处分布着不少治安警察的网点,可以说是安全感十足。在伊斯坦布尔我可以毫无顾忌地在外面从白天游荡到晚上。值得注意的是夜里最好避免去到比如Balat等这类建造在山上的密集住宅区,事实上苏莱曼尼耶清真寺再往西的部分都不必在夜里去,这些地方还是比较偏僻的,巷道狭窄老旧,行人也稀少,晚上店铺基本都打烊了也没什么好看的。总之夜里如果在主街和市中心区行动就没有问题。亚洲区的晚上,总体比欧洲区更繁华些,建议在西面沿海一代活动,Üsküdar那一带有很多文艺咖啡馆和手工小店,都开到很晚,Üsküdar区再往北以及往东的地方夜里就别去了。亚洲区生活气息浓郁,年轻人也多,很适合想体验当地人生活方式的背包客去住。
高级酒店一般都聚集在欧洲区的北部,我强推喜来登市中心店,相比起来算是非常靠近加拉塔的一家,我两次去都下榻的这里。我这次去的时间比较长,刚到头几天有一小段时间呆在北岸近海一家叫Archeo的胶囊青旅,这家店楼下的咖啡馆里会有不少社交活动,可以认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背包客,也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办公场所,唯一的缺点是面向街道的那个房间非常吵;这家店所在的街区是很有情调的,离纯真博物馆步行的距离,而出门往山下走两分钟就到Tophane城际轨道车站,这条线可以去几乎所有的热门景点,超级方便。之后我搬去喜来登住了一小段,但喜来登说实话交通是真没那么方便,算是唯一的缺点。从乌尔法回到伊斯坦布尔后,我呆在The Soul Hotel,它就在Archeo往坡上走一点点的地方,非常推荐,超好住的一家平价旅店,装修很新,是欧式的,服务得体,房间干净温馨。而南部的老城区则多是一些当地人自己开的holiday inn,优点是距离各个热门景点很近,并且大部分在海边的inns会有漂亮的露台餐厅,可以看到非常美的海景,缺点是这些酒店的房间都比较老旧,我头一次去伊斯坦布尔的第一晚是在这里住,体验并不好,房间陈旧价格虚高,服务也很差,所以第二天就搬去喜来登了,如果不是赶时间的短途旅行,不推荐住在这一带。
再说下加济安泰普,这是我这次去呆的时间最短的一个城市,不过它用一天时间也基本上可以玩得比较透了,只有加济安泰普城堡和其附近的巴扎区可以逛,绕着城堡转一圈,四周坐落着很多当地的小店,再往南走,有Turistik Gaziantep Çarşısı巴扎,这里再往南就没什么可逛的了。除此之外,这里有土耳其较大的一片古罗马马赛克遗迹(另一片位于尚勒乌尔法),为公元2世纪的罗马城市“泽乌玛”所建造,马赛克图案中,不仅能看出当时人们的制造工艺,还能从图像里窥得他们的文化与生活,非常之震撼。博物馆位于城镇中心的北面,在它的后山坡住宅区里面有家烤肉店叫做Kebapçı Halil Usta,居然是我在喜来登住店期间一位餐厅的经理大叔给我推荐的,他是加济安泰普人,听说我要只身前往之后,热心地给我留了他的号码,说万一遇到什么事就打给他,他的妈妈和姐妹都在那边,然后给我倾情推荐了这家餐厅,说是当地最好吃的一家,实在是有被土耳其人的热情善良感动到。为了感谢他我说我会给你发来故乡的好看照片。
我是夜里到达的加济安泰普,这里的夜晚非常荒凉,街灯昏暗,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一些无所事事的穆斯林男子聚集在街边迟迟不打烊的小吃摊里,或者骑着摩托车在街上游荡。外国女生在这个时间独自行走街上是非常不推荐的,你会变得极其醒目,尽管出意外的可能性我估计并不大,这里住的都是寻常老百姓,但因为你的周围是没有任何防护手段可用,万一出了问题逃生的可能性很小。谷歌地图的公交路线规划在这里完全不可用,不过这座城市的公交系统非常简单,且所有的公交车几乎都要经过城镇中心的加济安泰普城堡,无论你住在哪里,只要跳上一辆往那个方向开的公交车坐到差不多的位置就能步行过去,公交车上配有无接触银联付款设备,还是比较方便的。
我这次去恰好辗转了三四家酒店,可以给出比较全面的建议。我对房间干净和安静程度要求比较高,且会对比酒店条件与价格的匹配程度(就是说便宜但好住的比如Archeo那样的完全没问题,但贵也要有贵的理由),因此ibis就算了,不是很推荐,房间非常老旧,性价比很差,如果被分到低层的房间会很吵,一开始不了解情况订到这家,但实在呆不习惯,于是半夜十一二点出来找房。就位于ibis旁边的Novotel实际上还可以,可惜当晚已经订满。又去了希尔顿汉普顿,他们家的房间状况和价格还比较令人满意,可惜当晚也已经订满。不过正因为这样,我误打误撞找到加济安泰普最好住的酒店,虽然是标注的五星级但我的体感是三星的价格四星的条件,性价比依旧是极高,它就是Grand Hotel Gaziantep。希尔顿没房了,他们的接待就给我叫了出租车,然后推荐我去加济安泰普大酒店问一问。到了那边之后前台非常热情,我是临晚订的房间,系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更新订单,前台对此也是非常耐心。这家酒店的配备优质完善,房间很舒适,非常安静。顶楼十二层的餐厅能够俯瞰全城夜景,而且他们的海鲜小碟和烤章鱼脚非常好吃,糖渍榅桲就是在这里吃的。
住了一夜,第二天游城,晚上,就坐大巴前往尚勒乌尔法。这边到乌尔法的大巴车价格是250里拉一张单程票,有很多不同的巴士公司,价格都一样。酒店可以帮叫车到大巴车站,车站位于城外约十公里处,公交不是很方便,所以建议从酒店打车过去。进入车站大厅之后,会有不少巴士公司的人前来拉客,任何拉客的人给出比这个更高的要价你都可以拒绝。比较建议的是事先在Obilet这个网站买好,这样去了就可以直接上车,不用在候车大厅里和小贩周旋。Süha这家汽车公司的巴士很不错,崭新宽大,而且班次很多,在路上经常能见到,比较推荐坐。在Obilet买票的时候,需要填入性别,你只能与你同性别的人挨着坐。买完之后,可以安装Obilet App来查看车票,非常之方便。
到了尚勒乌尔法之后我可以说是撒开了,这是我这次去的三个地方最喜欢的城市。尽管伊斯坦布尔非常有魅力,但乌尔法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魅力,它更宁静,更舒缓。这边的本地游客很多,毕竟是先知的出生地,有许多人都会过来这边的亚伯拉罕清真寺朝圣,但外国游客可以说几乎是没有。当地人对外国游客十分热情礼貌,有好奇打量的,也有惊喜地过来打招呼问好的,但都丝毫不会让人觉得不适。哦要提一点是,出租车坑人这点只存在于伊斯坦布尔,加济安泰普和乌尔法这两个地方的计程车司机都比较朴实,打票时还一般都会为你把零头抹了。
我到达的时间是晚上,乌尔法的夜里非常安全,尤其是城镇中心一带,也就是在亚伯拉罕清真寺和鱼池附近,游客颇多,商铺开到很晚,灯火通明,这里的夜景也非常美。我这次去住的地方是位于城北的DoubleTree Hilton,非常非常好住。但是城镇中心旁边的一些特色酒店也都是不错的,能体会到一些沙漠地带住房的特色,并且距离景点很近。以及当然要推荐一下我超爱的“四合院”早茶小铺,Gümrük Hanı,当地人人尽皆知,只要说个名字就会有人给你指路,出租车司机也完全认路。到那边之后在它四围的巴扎区转转,找一家后门连通小院的店铺进去就行。
尚勒乌尔法比较值得逛的地方都集中在城镇中心的Mevlidi Halil Cami和它所连通的鱼池的附近,沿着那一带的建筑行走,绝不会迷失。以鱼池为中心,乌尔法城堡就矗立在鱼池南侧的山峦上,抬头就能够望见城墙一路延绵。比较遗憾的是乌尔法城堡在四年前的叙利亚地震中损毁比较严重,至今仍在修缮中,不对外开放,只能围绕着城堡爬一爬坡,从城墙外窥探城堡的风景。鱼池西面,Dergah Bazaar巴扎区值得一看,而它的北面,步行距离的地方有着尚勒乌尔法非常庞大的考古博物馆区,先去考古博物馆内购买门票,马赛克博物馆的门票是包含其中的,一个上午都可以逛过来。在考古博物馆的西侧马路对面,就是美索不达米亚墓葬群遗址Kral mezarlıkları,遗址是免费开放的,夜里,这里的葬龛洞穴内会亮起灯光,美轮美奂。
对我来说,独自旅行是观察和融入当地文化的最好方式,你有时间,也有空间,进行比较全面的体会与内化,行程的制定也非常自由,大部分时候可以完全做到随心所欲。我甚至觉得只有独自旅行(或者两个志趣相投但不相互约束的朋友)才能称之为旅行,和一群人或者旅行团一同出行,只是封闭在一个你熟悉的泡泡中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光而已。当然,人各有异,我喜欢的这种体验方式并不一定是另一些人喜爱和接受的。在旅行状态中,我的整个人气场是开放的,也正因如此,似乎总能碰到善意的和有意思的人。当然,时刻保持一丝警觉和保有基本的判断力还是非常重要,这是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中的立足之本。至于判断力这种东西要如何形成,那真的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了。可能因为我从小由于家庭和学业的原因频繁辗转在南北的大城市之间,之后也从事电影制片这种性质的工作,去过各种各样的地方,与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处理过许多种不同类型的复杂突发状况,才逐渐习得这份本能的对环境的敏锐度和适应性。以上,差不多是我这次行程的全部攻略性内容,如果再想到些什么,会进行补充的。总而言之就是,女性独自在外出行虽然有可能安全系数偏低,但我觉得也没有必要把这件事妖魔化了,从而影响你的个人体验。如果你想要去一个地方,去吧!因为人性都是相通的,理解了人性,也就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一通百通。
最后我在微博的原帖中佛系分享了一下这三个城市比较好玩的景点集中区的谷歌地图打点,这边图像大小超过限制了,就不附上来了,需要的可以去这里看:https://weibo.com/1375932120/5101794659930437
另外,关于在土耳其遭遇性骚扰的应对方法可以看这篇补充内容:http://t.cn/A6nsbRgx
不喜欢挥舞严肃文学和同人文学这组词的叙述,这两个词就是从世界中所有写作和阅读的人所形成的权力秩序出发去说的,把人分成了新老两派,旧的、学院的、古典的、严肃的,对比新的、草莽的、潮流的、激情的。但为什么要这样对立地看同一群人,《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三国红楼难道不是史同?更何况在书写和叙述中写作者本就有很大权力,落笔成文的故事和现实之间,存在一个观察与被观察、讲述与被讲述之间的权力关系,这其中的信息差异往往由写作者独裁。也就是说再严肃的文学也有从作者的视角去诠释现实故事的部分,也就是激情的部分。而再激情的同人写作,也不可能通篇铺满爱爱爱,也要写作者对世界、人们、自己的感受有真诚的体察和讲述,也就是严肃的部分。
我觉得所有写作者都是在做同一件事,书写我关心的故事。在故事能够被大量创造前先有人根据既存世界里的事迹写故事,在故事被海量地创造后人们在故事之上再写故事,本就是文学在时代轮转以后自然而然地累积。所有文学都是严肃的,所有文学也都是同人的,哪些内容登堂入室奉为象牙塔里的文学,好像更取决于是谁在往塔里搬书。
中国政府又在骗人,宜兴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这个案子并不是一个人犯下的,本校学生回应说是团伙作案,所以为什么出假通报说是一个人作案?其次通报上为什么不写犯人们是特意去女生宿舍犯案?这是否是一起针对性别的犯罪?
@whyyoutouzhele 官方通报造假,本校学生回应是团队作案,目前凶手还没有抓完。鉴于已经出了通报,我认为警察极大概率不会再公布本案其他凶手抓捕情况了。目前在传的信息是4人团伙作案,有1~2名凶手逃往丁山,请在江苏的多加小心。
弓形虫toxoplasmosis
"弓形虫病"是由常见原生动物真核生物 Toxoplasma gondii(存在于猫粪便、污染食物等中)感染引起的疾病。该词于1951年出现,由 -osis 和 toxoplasma(1913年)组成,1909年在法语中创造,源自希腊语 toxon “弓,弧形”,指该生物的新月形状(参见 toxic),加上 plasma(参见 plasma)。
附:有关toxic
1660年代,源自法语 toxique,直接源自晚期拉丁语 toxicus “中毒的”,源自拉丁语 toxicum “毒药”,源自希腊语 toxikon (pharmakon) “(箭用)毒药”,源自 toxikon,中性形式为 toxikos “与箭或射箭有关的”,因此与弓有关,源自 toxon “弓”,可能源自斯基泰人的一个词,该词也被借入拉丁语为 taxus “红豆杉”。沃特金斯(Watkins)认为伊朗语 taxša- “弓”可能是一个来源,源自 PIE *tekw- “奔跑,逃跑”。作为名词的用法始于1890年。有毒废物在医学上指“毒素”,在1955年指“化学或放射性废物”。
1660s, "of or pertaining to poisons, poisonous," from French toxique and directly from Late Latin toxicus "poisoned," from Latin toxicum "poison," from Greek toxikon (pharmakon) "(poison) for use on arrows," from toxikon, neuter of toxikos "pertaining to arrows or archery," and thus to a bow, from toxon "bow," which has been regarded as a loan-word from Scythian.
Watkins suggests a possible source in Iranian taxša- "bow" (from PIE *tekw- "to run, flee"). Beekes, pointing to the early attestation of the Greek word, suggests a Pre-Greek origin.
As a noun from 1890. Related: Toxical. Compare intoxicate. Toxic waste is by 1888 in medicine, "toxin;" by 1955 as "chemical or radioactive waste."
没有预警,就像你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遇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