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想起来我高中把王小波那句人在无端微笑时,不是百无聊赖,就是痛苦难当奉为圭臬
现在意识到那好像就是解离

但我也真的很想说,死没有解决问题,死只是解决了自己。活着,活着,活着,咬紧牙关活下去。To struggle, to fight, to right the wrong.

@adhd 如果大家也有深度疲倦问题的话可以去检查一下是不是有慢性炎症,我感染幽门螺旋以后经常拉肚子,处于没有大病但长期身体不舒适的状态,非常容易感到困,脑雾严重,在图书馆学了不超过三十分钟就会困得无法学下去,有时候看身边雷打不动学了三四个小时的人都会感到很不可思议,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会感到困,直到开始抗生素治疗,身体中的隐痛立刻消解了一大半,大脑清晰身体轻盈心情自然而然的变好,效果真的立竿见影,原来我也能坐在图书馆安安静静的学个三个小时不带停,之前补铁和维生素d也有效(因为我把咖啡当水喝),但深度疲倦的病因应该就是在幽门螺旋引发的慢性炎症上,不过幽门螺旋治疗的抗生素容易肠应激,一定得配合益生菌使用。

总结就是如果有长期慢性的疼痛一定要去治,我现在健康状态好像回到小时候的身体的感觉,很难用文字形容这种幸福的感觉...

在小红书上经常看到一些抽象帖子,类似于拍张一二十块钱一大袋的大米,或者是一车西瓜拉去喂猪吃,然后配文:“日本人,你羡慕么?” 先不说你发国内的社交平台有几个日本人能真的看见,但这真的有什么好骄傲的吗?尤其仔细一想,种粮食种瓜的农民,辛辛苦苦一整年,一大袋米才卖这么点钱,这中间还要被中间商吃掉一部分。很多瓜农在面对低到离谱的几分钱一斤的收购价,宁可砸了拿去喂猪也不想卖给中间商,不就是从小课本里批判的:“资本主义宁可把牛奶倒了也不给穷人”一个道理么。看了几个墙内渲染的日韩人民吃不起大米西瓜的新闻,就真的活出优越感了,从没想过农民面对逐年递增的极端天气,还有反复无常的政府政策,农村里各家各户勾心斗角,甚至一个短视频就能引来其他地方的人来自己农场免费摘菜零元购等各种高风险因素,好不容易种出来的农产品,还是这么低价贱卖掉。多少年辛苦可能累计下来的劳累病痛,看一次病可能就要花掉大半的积蓄。 看似是建立在日韩发达国家人民身上的优越感,其时是建立在压迫本国底层人民吸的血罢了。

虽然温柔是很好的词,但如果你用温柔去形容朋友,可能朋友不一定会高兴,因为这个词已经被势利的社会环境解读成了没有其他优点,好欺负,只是跟你客气客气的意思……
而你朋友确实又是个温柔的人并且你想表现出由衷的赞美时怎么办呢,这时候你就可以说这个朋友是:

仁慈的人

我发现男的确实天生会省事。我去游泳,半会不会只能在浅水区混,旁边一对父女,小姑娘不会游也不听爹的,抱着板在池子里乱扑腾,爹也有点不知道怎么教的样子,场面胶着。我划水路过,女孩爹就指着我:你看这个姐姐,你学她。
七八岁的年纪大家懂的,非常我行我素且自来熟,等我被小孩姐缠上,一扭头她爹已经不见了。我说你爸爸呢??女孩一指深水区。
我服了!!

寂静岭已经很温馨治愈了啊,真正的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其实为了错误理念殉道的角色也很萌吧,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将奈公何?然后我们嬷嬷只听到宫颈

公司附近的咖啡店是现在被吐槽的最多的主理人模式,中午过去的时候人家正在吃饭,一屋子都是店主和咖啡师的亲友以及饭菜的味道,literally进了人家客厅
但太便宜好喝了,9.8的荔枝气泡美式,又不是瑞幸那种荔枝糖浆,是主理人放下饭碗现拎荔枝给我凿的

@chandy89830 所以这个图很对,都以为自己正常男的好男的,其实共同构成了强奸文化

@yezhou 豆瓣的电影《狩猎》评分超高,一部分原因是主演那个演员因为演过汉尼拔粉丝很多,所以很多女id也在评论里咒骂小女孩该死。但是也有不少人评论反对,有一条比较瞩目,基本跟你这条一个道理,就是在熔炉的真实世界里大谈狩猎,实在是太爱男了。更进一步,《狩猎》电影对应的真实原型是男学生污告女老师,一切都看起来很可笑。

王家卫的职业生涯就是这个行业迷恋男性天才最丑陋的一种展现。他碰到过两个不屌他的人,一个是王菲在重庆森林里从不加班也不去理解他想干嘛,一个是张国荣拍春光乍泄直接从阿根廷逃回香港开演唱会,说跟王家卫八字不合再没跟他合作过。对这两部电影完全没影响,甚至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我觉得梁朝伟确实对拍电影或者拿影帝有很深的执念,王家卫要干嘛他就跟个机器人一样拍多少条都行。宋慧乔那种被扣了护照的真的很惨,一代宗师根本不值得,那个角色也不好。王家卫2000年以后就完全丧失那种魔力了。拍繁花辛芷蕾花了三年时间学怎么穿高跟鞋走路好看,李李那个角色完全被矮化扁平化。十亿拍一部电视剧就为了放他选的那些破歌。真是希望这些演员们都醒醒

Show thread

此案堪称一部”女性苦难百科全书”,从个体到系统,每一环都值得被拆解:

- K的生父在她18个月大的时候,酒后家暴用刀刺死了K的母亲,在这之前,他还在前一段婚姻里也实施过家暴。生父入狱后,K成了孤儿被送到各个寄养家庭。她的日记里还有一句话,“我是我父亲的女儿”(将孩子的死亡视为自身血脉的诅咒)

- 女性私人情感表达(如日记)何时成了"自证其罪"的工具?女人连呐喊抒发自己在母职中的痛苦都不可以么?她的那些不安:身材走样、孩子占据了她太多的时间、丈夫对自己冷淡不支持(每次都是K在深夜孩子睡梦中发现没有呼吸心跳了的,丈夫C去哪儿了?)是谁造成的?从亲生父亲到丈夫,都是烂人。

- 为何社会更愿相信"母亲发疯"?母职惩罚是不是百发百中,拿来就用?司法偏见在女性身上是不是更严重?系统为何总对女性失效?

- 大众沉浸在猎巫的狂欢中,有没有人去关注K本人,一个失去了四个孩子的母亲所要承受的伤痛,on top of产后抑郁?

而真正帮助她的,是女性:

-帮她奔走的高中好友Tracy

-多位女性科学家,包括免疫学家 Carola Vinuesa主导基因研究,最终推翻定罪

Show thread

我还是相信人吃麦当劳薯条(中份)的时候会比较接近幸福。听说一种对抗抑郁的方法是调动身体的不同感官去接触你喜欢的东西,薯条好就好在它外面是脆的,里面是软的,盐粒是咸的,碳水本身却是糖。因为是条状所以你可以认为它是一维物体,既可以成为线性队列也可以有序地并行消失在口中。既可以蘸番茄酱也可以蘸甜筒上的奶油。而我选择二者都不。而这些海鸥和你都想了解。薯门 :blobcatrainbow:

酥油 

玩出了罪己的结局,制作组说:哎呀,你发现了这个隐秘的结局,我们预期只有极少的玩家才能到达这里,请接受我们的敬意。
但我只是在分猪肉环节一点图图哥他就自己上去处刑了!是他自己自愿的吧!

Show thread

@xiaoli 那个女生是不是完美受害人我都会为她辩护。以及,你知道吗?他高中男同学都恶心他,都说过【他看不惯一个素质低下的畜生被吹捧为圣人】,我也一样,捡笔哥能被当成兄弟联盟icon真的很讽刺。他家有一定权势,能为他摆平这些,也能让他保送武大(按他的水平我其实觉得他考不上),而且我非常了解湖北的教育情况,他这样的算是从幼儿园起家里就在找关系进好学校了,毕业之后,家里也能给安排工作,他在武汉的生活会相当滋润,等过个几年这事儿消散了,还能相亲到不错的女生跟他结婚生孩子,哦他的表都挺贵的,万数块钱的表,可能抵很多兄弟好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收入了,兄弟们不会真的认为他能是你兄弟吧?这里建议重新投胎呢。

@board 求问香油们,如果想自建博客推荐哪一个比较简洁好用且容易上手呢 :neocat_cute_reach: 貌似有wordpress、github等,如果有教程推荐就更好了 🤲之前貌似在公共留言板看到有香油分享过但没存上 附上朋友的萌咪照片感激不尽~

品客爱女姐在骂各种现代中外作品爱给男的加戏的时候,怎么不开骂《红色娘子军》这个给男的加戏的始作俑者。
在海南战斗过的娘子军里并没有“洪常青"这个男性革命者,只有娘子军的第一任指导员王时香,连长庞琼花。
但是在改编戏剧的时候,周恩来和江青觉得革命一定要由男的来领导,就编出一个男的政委。原本是王时香和她的同村好姐妹庞琼花一起战斗,结果被改成了琼花和男政委的男女之情。又因为革命不能谈恋爱,又被改成了男的领导革命女的服从执行的单纯上级下属关系。
这种革命由男的来领导的模式,就从这里一直延续下来,甚至到了当下的各种革命、民国题材里,从潜伏到伪装者,哪部剧里革命不是由男的来领导的,大家见过几个女政委?倒是特务角色,一定得找个美丽的女人来演。
顺便,还把女主角的名字,从海南特色的吴琼花,改成了北京特色的吴清华。

Show thread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