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看桃黑黑玩盛世天下,十分钟发了五个弹幕,这个好美,这也好看

感觉偷情最好玩的环节是反侦查,有没有人做成游戏

看狼人设定的文他们那么害怕满月的晚上月亮升起却没有服用抑制药剂于是伤害身边的人,突然一个问题撞进脑海!因为记得月亮并不是固定晚上升起早上落下的,就好比(打开一个月相网站)如果位处北京,即将到来的9月27日娥眉月是中午11点23升起,晚上8点26落下,万一哪天的满月是早上升起呢!没事了其实打开月相网站就已经知道自己想多了,固定经纬度和固定月相在一年里不同的月份中升起和落下的时间相差不多,至少在北京,满月的日子月亮会在晚上6点左右升起,第二天早上7点左右落下,查了查不同的纬度这个时间也是差不多的。放心了!!狼人还是可以在晚上变身,跑上山崖成为剪影对着满月汪汪咆哮! :ablobpats:

但是为啥我要耗费人生里的一个小时查这个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0220:

还是确诊了怀孕前最担忧的先兆子痫,医生最初的诊断排除了个寂寞。而我,喜提住院二日游 :blobsoothed: ,也算 #人生第一次
这里给怀孕的朋友一个提醒,如果你年龄过了35岁,是第一胎宝宝,体重数字偏大,会比旁人有更大几率确诊先兆子痫(pre-eclampsia),到了怀孕的后期还是要好好上心检测血压的变化。这跟之前的身体状况可能完全没有关系,好比说我算比较健康了吧,医生问的所有过往健康问题我都是No,从不喝酒从不吸烟,没有过敏也从没躺过病床。以往体检医生唯一个comment就是说你有点儿胖。这把岁数,是第一次住院,第一次手上放留置针,第一次去药房开药(虽然都挺新鲜的)。我前一天血压测的都还是好好的,第二天就突然恶劣起来。
现在就是跟时间做一个小游戏啦,状况稳定就拖一拖,拖到不能拖,宝宝估计就要提前来啦。医生开了大把的降压药,这两天就是测试出了相对一个平稳的搭配,在没有其他更恶劣的状况出现之前,可以安心放我出院。
我就想,宝宝多在我肚子里待一天,就是一天的福气。住院的第一天晚上我在病床上有点方,就摸摸肚子小声对自己说,宝宝加油,妈妈加油。

无限有些地方还挺old school的,感觉他会为了养小黑报名考教资。结果面试的时候因为太熟练而被考官怀疑他是不是机构老师来背真题。

虽然在profile 里强调过了但显然很多人根本不看,那就再强调一次,这个蠢货不是我👇👇👇👇👇👇

m.cmx.im/@yun5/115183321371822

如果要说 Charlie Kirk 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那别人也可以说习近平也是两个父亲的孩子啊!

秋天来了,来到我在世界上最喜欢的两种食物柚子和栗子的季节,柚子一定要吃几口瓤吃一点皮,因为现在柚子都太甜了,加点皮更有柚子味。栗子就煮熟了吃,大的有大的好吃,小的有小的好吃,软软的硬壳里塞满了甜甜的粉面,嫩的还可以生吃

@board
@howto

替朋友发个东西到象上!

朋友写了这个东西 ,介绍作为亲友如何帮助性侵幸存者 ↓

《在性侵害事件发生后的亲友协助》

朋友前言:

看见有太多讨论,只关注了性侵害事件的幸存者本身,却忽视了作为朋友和身边的人究竟能做什么,可能大家更需要了解一下自己具体能做什么,如果碰见了当事人正好是自己的亲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所以现在我写了这么一个手册,在此做了一个实用性的总结。

更多的话就都在手册里了,全文20783字,请看!

手册大概内容包含:

一、起初我该怎么做?
二、关于律师介入,为什么我们会真的需要一个专业的律师?
三、作为朋友,我们又能为当事人解决家庭问题做出怎么样的努力?
四、在这里让我们整合了解一下性侵案作为公诉案件的一些基本步骤。
五、关于当事人的身体和健康检查。
六、关于当事人的精神心理健康。
七、如何在亲友的支持下让当事人开始修复自己的生活,作为朋友可以做些什么?
八、既然大家都看到这里了,让我们来正视现实中会出现的其他情况吧!
九、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你,被求助者也是需要被关怀的。
十、结语。

朋友相关发布微博,手册的长图形式获取链接:
weibo.com/7470778936/Q3Wu5zYSf

手册长图rar合集下载链接(截止发布嘟文为止墙内可直连下载):
files.fatbox.moe/vqjspc.rar

手册pdf下载链接(截止发布嘟文为止墙内可直连下载):
files.fatbox.moe/xlamk8.pdf

手册epub下载链接(截止发布嘟文为止墙内可直连下载):
files.fatbox.moe/4b13cd.epub

NPO坏苹果现象
之前国内做npo的朋友跟我讲,很容易遇到那种ego大的并且破坏性的人毁掉社群。我根据一些做社区,和npo的经验,以及我亲身经历和了解到的一些drama,把这种现象总结成“NPO坏苹果现象”。

这个理论探讨的是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并不针对某个具体的人或群体。写这一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群中常见的问题,是为了让我们的社群变得更健康。

###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两个概念:

- 有限游戏:现实世界的一些既定社会规则,比如努力工作,买房生娃,取得社会认可的成就。**有限游戏是为了胜负而玩**,有既定的规则和明确的终点,比如在传统社会中追求财富和地位。
- 无限游戏:逃离了有限游戏,自己定义成功的定义和规则,多元价值的实现。无线游戏是为了让游戏持续下去而玩,没有固定的规则,强调自我实现和多元价值的探索,这正是许多非营利组织(NPO)和社群的核心精神。
--参考自詹姆斯·卡斯的《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 NPO坏苹果现象:

无限游戏的玩家通常都是不认可有限游戏规则,由理想主义者组成。他们厌倦了“有限游戏”的规则,希望能创造一个基于信任、分享和互相取暖的乌托邦。

但是end up在无限游戏里的人并不全是理想主义者,能力差动机又有问题的人,大概率已经被有限游戏淘汰或者流放。这类人通常也很依赖于外界的validation,同样会end up at无限游戏。

理想主义者因为现实过于骨感,所以经常互相取暖,会有一些游牧特性:热情,trusting, sharing。这时bad apple就有很多机会趁虚而入,截取资源。在一个无限的,以publicity为主的社区,把分享据为己有,破坏社区的供给平衡。他们不像理想主义者那样是为了让游戏持续下去,而是带着“有限游戏”的掠夺思维来参与,即为了“胜利”——比如获取名声、财富、资源或他人的劳动成果。能量强大、擅长伪装的“bad apple”很容易掌握话语权,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便被消耗、被边缘化,最终导致整个社群的覆灭。

这就提出了一些社区治理中很重要的问题:

- 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坏苹果”?
- 理想主义者社群如何设计规则来保护自己,同时又不违背无限游戏的本质?

根据我个人多年做npo和社群的经验以及实践,我对这些问题的答案见下:

### 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坏苹果”?

识别“坏苹果”的关键在于观察他们的行为模式,而不是听他们说了什么。他们通常有以下几种行为模式:

1. 索取多于给予:他们总是提出需求,要求别人提供资源、关注或帮助,但很少主动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2. 重复性提问+设置bureaucracy:他们不断询问那些本可以在社群公开信息中找到答案的问题,或者通过“建立制度”的方式阻挠实际做事的进程,以此来消耗核心成员的精力,达到边缘化一些贡献者的目的。
3. 言行不一:他们口头上赞同社群的理念,但他们的行为却与这些价值观相悖,比如将社群分享的成果据为己有,或是在私下传播负面情绪。
4. 过度强调自己的重要性:他们通过炫耀自己的“过去成就”或制造个人“戏剧性”来博取关注,而不是通过实际贡献来赢得尊重。
5. 信息不透明:喜欢背后搞小动作,传闲话,以建立自己的形象,边缘化一些贡献者,或者在一个公共空间建立很多点对点的不透明关系,导致社区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减退。

### 要防范他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 建立“贡献者优先”的文化:让那些真正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人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鼓励透明和开放的沟通:当有人发现“坏苹果”的行为时,社群成员可以公开讨论,而不是任由其在背后破坏。
- 设置非正式的考验:可以组织一些需要投入和合作的活动,观察新成员是否愿意真正参与,而不是袖手旁观。或者像领导一样,说很多,但是细节的贡献和delivery很少。

### 理想主义社群如何设计规则?

这正是“无限游戏”的矛盾之处。过于正式的规则会使其变成有限游戏,但完全没有规则又会让它崩溃。核心在于找到一种平衡,设计“柔性且内化”的母系社群的规则:

1. 明确社群的核心价值:在社群介绍中明确写出“我们是一个为了“分享与共建”的社群,而不是一个获取免费资源的平台”。这能筛掉一部分动机不纯的人。
2. 非强制性的“契约”:与其制定惩罚规则,不如鼓励成员共同签署一份非强制性的“行为准则”,比如“我承诺在社群中做一个积极的贡献者”或是“我承诺不将他人的分享据为己有”,“我承诺作为社群重要建设者的一员,会尽最大力考虑社群的利益”。
3. 核心圈层的小型化:可以有一个由最信任、最核心的贡献者组成的小圈子,负责维护社群的文化和精神。当社群出现问题时,这个圈子可以发挥引导作用。
4. 请神容易送神难:核心圈层的成员进入需要“pass vibe check”,最好是渐进式的,从一些小事建立信任。朋友的refer需要谨慎,因为humans are conditioned animal,不同的环境也会引导出以朋友身份相处时看起来合作的人掠夺的一面。
5. 建立明确的退出机制
a. 比如过一段时间没有贡献的先劝退,并且减少投票和决定的话语权。
b. 出现利益冲突,或者行为不端,敢于拿出台面,有问题只有有关人员当面解决。(这个时候bad apple很喜欢找观众,引入一些无关的人,也正是这样容易扩大伤害)

<完>

相关阅读:《无架构的暴政》(The Tyranny of Structurelessness)美国女权主义者乔·弗里曼(Jo Freeman)于1970年代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

看了F1感觉就是布拉德皮特演这个肯定演爽了,整个角色人设就是会成为白男manifesting目标的程度。看似中年危机实则一出场就是完成态老将,所有对白都是白男终极妄想的美式硬汉,Z时代年轻小将(少数族裔)汲汲营营社交网络还是沦为我帅气逼人的陪衬,看似技术精英的金发白女实则tradwife,尤其是这个题材选得也很好,能飙车毁车还有人送钱,这是多少男人的痴念
但他扔子好大,我对此无话可说

恐怖的构建与消解: 仪琳步入群玉院

仪琳被领去群玉院救人, 这一段嘛, 细究起来是非常标准的恐怖片的手法, 可以拿"千寻身陷油屋的第一夜"作为平行对照(甚至visualization的方式也能参考): 同样误闯异世界, 同样的监护人失能, 角色孤立无援并面临巨大危机.

千寻跌跌撞撞逃向来时的大路, 天色骤暗, 亮起的灯笼前鬼影幢幢; 仪琳则是穿花拂柳, 进入了群玉院这一陌生【地界】. 两边说的其实是同一件事情, 五色令人盲, 五音致人聋, 角色与视听要素制造的恐怖氛围的相互承认(reciprocal recognition), 随后在逢魔时刻(仪琳那边只取字面意)真正揭破恐怖:

湖上一片金碧荧煌, 千寻眼见宝舫载着神明破水而出(图一)——这是恐怖的基本逻辑, 强迫你看不愿看的东西, 强迫你做不想做的事情, 随后恐惧应共觉(Coenaesthesia)而生. 比如鱼贯登岸的春日神无脸无头, 仪琳为丝竹迭奏中的浮声浪语所慑.

金庸的本意不在恫吓读者, 群玉院和油屋一样, 这一【场所】提供了"情色", 但关于情色本身的意味较少, 而是为恐怖铺陈: 仪琳终于察觉群玉院乃是一间妓院, 可当她进入令狐冲藏身的绣楼后, 新的恐惧出现了, 屋内人伤重将死, 而屋外追兵已近——这是更进一步的恐怖, 通过对安全的剥夺, 激发角色战逃僵的反应.

此时金庸没有继续渲染仪琳的恐惧, 而是用情色插科打诨, 继而解构恐怖: 令狐冲挣扎着爬了起来, 把两个小孩藏进被子, 再用话头逼住邪恶反派, aka余沧海(图二)——是的, 一代宗师忽然变成了一介淫贼, 和老田成了一路货色, 屋子里的所有人都觉得很好笑. 尽管大家不敢笑, 可此刻的【滑稽】和【荒诞】已经消解了余沧海带来的威压(连带他的催心掌也显得不那么可怕了), 继而证明了行动主体的意志.

而一个行动的角色的最终目的, 正是为了"驱逐邪恶"(expel the evil). 仪琳避过了搜检, 带着令狐冲逃了出去, 千寻也一再要求汤婆婆雇佣自己, 得到了油屋的工作. 两人都是从"像旁观者一样观看故事"的角色, 转换为事件的参与者, "无助的旁观者"带来的绝望感被破除后, 恐怖故事也宣告结束.

这辈子大概还有4000个星期四,每周想这个文案想得已经江郎才尽了,所以决定一次性将剩下的疯狂星期四统一留到今天过,希望能够理解支持,直接v我200000,还你一个清净

小红书律师:千万不要接家暴伴随性生活和谐的离婚案
呵呵又是谁cp律师都不接

如果说美剧里经常出现jump sex,那二次元里是不是也经常出现jump suki

> 2006年,《消费者报告》杂志为最难打开的产品包装设立了牡蛎奖(Oyster Awards),展现出包装怒现象。

笑死了好适合的名字

目前互联网冲浪体验是看到老王老赵高兴点进去发现原来在说纸房子

第一次发现蜜雪冰城花名可以是嬷下本初我真的尖叫了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