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低精力状态减少做家务痛苦的一个 #生活小技巧 :让洗衣机陪自己做家务。
多堆点衣服裤子床单被套什么的,让洗衣机慢慢洗,与此同时自己做点别的家务。有种“我不是一个人在干活”的自欺欺人感,和“至少坚持到洗衣机停工吧”的共患难感。
刚刚看到三联记者这篇公众号文,讲到自己采访小红书红人,结果发现对方身份经历皆为捏造的事。荒诞之中也觉得是必然:
https://mp.weixin.qq.com/s/4FiJfzuzCYqESZZ8y1IdUA
类似的捏造身份却未能及时被识别,报道当真发出的情况也肯定存在。即使身份真实,依然有可能存在捏造的经历或夸大描述,尤其是在网络上高频发布过于典型的、迎合公众期望的表达,都是很可疑的。
在仅有的被采访经历中,我回想自己当时表达的内容,都意识到仍然很不完整,如果仅凭有限的内容发布,极可能给看报道的人造成一些误解。虽然那样呈现的可能更符合公众的某种理想预期,实际上却掩盖了现实的复杂性。
但如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是很难识别出来与现实的偏离的,这其实也要求受访者自身首先就得足够自省,而这样的自省又可能影响受访者接受访谈的积极性。
这是采访必然面临的两难,在网络“人设变现”诱惑越来越大的趋势下,恐怕这样的事还会越来越常发生。
没有预警,就像你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遇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