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聊起小时候我偶尔在父母面前说一些操b言论,我爸妈惊讶后说我们都没教过你,你的性知识已经这么完善了我们很欣慰。现在想来真的很愤怒,我的性知识是看黄文看的,那些在坐牢的女人替全中国父母负重前行

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

这一篇文章写得蛮好的,看起来作者应该是执业律师。文章里提到的一些问题我之前也思考过,我觉得这些问题可能大部分法律从业者都遇到过,只是有人遇到了就过去了,像雨划过荷叶表面一样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还有些从业者会去细想、深想,去思考这些现象背后可能的原因,以及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就像孙志刚案和彭宇案一样,它们已经无可挽回地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规则和形态,区别只在于正面还是负面。

金文里提到的“轻罪前科”,互联网金融案件、套路贷案件等等,据我所知,有一部分被判刑的人是那些公司的员工,很多是大学刚毕业,找工作找到了那样的公司。普通员工也不可能接触到公司核心机密,就只是在流水线上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而已。而且,这些案件背后有一个很大的核心问题在于,不管是互联网金融也好、创业也好,还是其他的一些所谓的“互联网泡沫”时代的创新也好,在当时那个背景下,并不违法。这个事情至少可以追溯到李克强大力鼓吹“双创”的时候,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还一度受到嘉奖。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产业其实是在法律的夹缝中游走,是灰色产业,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说它们合法,但也没人说它们违法。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野蛮发展之后,尤其是当这个产业开始对现有的社会秩序、金融秩序产生很大的冲击之后,上面决定整顿了,那么以前不违法、甚至被当作正面典型来对待的行为在一夜之间就为变成违法犯罪。而中国又一直有运动式处理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的传统,或者路径依赖,一出现问题往往就会一刀切,集中抓一批、关一批、杀一批。上世纪90年代的“严打”就是这样,而且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这当然也有刑侦技术落后的原因,但运动式处理问题的手段本身就决定了“严打”会带来极大的负面效果。所以“海棠案”本质上和“严打”没区别,我觉得跟42年整风其实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后来的运动式社会清理运动其实都跟整风没区别。

从刑法本身来说,刑法的目的当然包括惩治犯罪,但也别忘了刑法也应当具有谦抑性,在入罪时尤其要谨慎。因为刑法太强大了,如果抡起刑法的大棒乱打,那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会被全盘打翻,活力与创造力被完全抑制,发展和文明那是想都不用想的。而且中国的司法机关还有一个很落后的考核机制,叫“定罪率”,在公安机关这个东西叫“破案率”。但是你仔细想想,如果一个检察院或者法院的定罪率能高达80%甚至100%,这不是很可怕吗?我想起《大明王朝1566》里一个情节,张居正去一个酒楼见高翰文,张居正是兵部一把手,酒楼的小二恭维张居正,说“祝兵部年年打胜仗,次次凯歌还”,结果张居正反问说“怎么你希望兵部年年打仗?”就…你们懂吧,是一个意思。定罪率高真的是件好事吗?按照定罪率来判断一个法院、一个法官的“业绩”真的合乎情理吗?

第二,关于海棠文的“艺术价值”,金文是从法律条文出发在解释这个问题,对此我没意见。我的意见主要在于,就连刑法这一条都太!落!后!了!要我说,刑法里就不该有所谓的“传播淫秽作品牟利罪”,至于偷拍偷录并传播的那是另一个问题,那不叫“淫秽作品”。但是问题就在于,对于很多问题,人群中秉持不同价值观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天差地别,是很割裂的。成年人写黄、看黄,根本就不应该是犯罪行为……我不禁又想起了每一个宪法老师都会在课上讲到的“夫妻黄碟案”,有意思的是金宏伟在他的文章里也提到了这个案子。还有包括嫖娼也是,当年“雷洋案”里家属一直在说,雷洋是个好人,不可能去嫖娼;但有网友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就算一个人去嫖娼了,警方就可以随便抓人并且把人打死吗?

至于“毒害未成年人”那就更是无从谈起了。首先这个说法它就是只是个假设,于此类似的还有“读武侠小说会毒害未成年人”、“看《古惑仔》会毒害未成年人”、“打游戏会毒害未成年人”……有人去做过实证研究吗?去真的调查过有多少未成年人被毒害了吗?真正毒害未成年人的是什么?是以衡水中学为代表的中国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是那些只想着鸡娃而不顾孩子心身健康的父母和社会环境,是利用手中的影响力和权力猥亵、性侵女学生的禽兽师长……太多了。这个锅还轮不到在海棠写了几篇黄文的太太来背。

最后想到一个好玩儿的,金文里提到了古代艳情文学作品《游仙窟》,我上个月正好在刘勃的《传奇中的大唐》看到他提了这本书。《游仙窟》假托一个文人做梦到了一个仙境,遇到了很多仙人,所以取名《游仙窟》,其实翻译过来就是:逛窑子。可发一笑。

“懒惰”并不存在:比评判更重要的是,用好奇心了解“懒惰”背后的原因。 

我觉得厌恶的是,竟会有教育工作者如此敌视他们应该为之服务的人。当然,我知道,教育工作者并没有责任去思考学生行为的障碍是什么。一些大学以拒绝接纳残疾或精神有问题的学生为荣——他们把自己的残忍误认为是智力上的严格。而且,由于大多数教授在学术上取得成功都很轻松,他们很难站在那些有执行功能障碍、感官超载、抑郁、自残史、成瘾或饮食失调的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我可以看到导致这些问题的外部因素,正如我知道“懒惰”行为并不是一种主动的选择。非黑即白的对这些行为进行评判通常是由于对背景信息的无知产生的。

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我希望唤醒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让他们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一个学生很懒惰,可能并不是他们主动选择的。他们可能想做得更好,可能正在努力。更确切地说,我希望所有的人对那些他们最初认为是“懒惰”或不负责任的人采取好奇和同情的态度来了解他们,而不是非黑即白的评判。

如果你只看到一个人的行为(或不作为)就说他是懒惰的,那你可能就错过了了解背后原因的机会。总是有原因的,阻碍前进的障碍一定是存在的。仅仅是因为你看不到它们,或者你认为它们是不合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存在。仔细看看,你会发现一些曾经从未注意的环境和背景因素。

也许你之前没有留意过人们行为背后的原因。没关系,就是现在,去试试吧。

作者:Devon Price
翻译:费昕媛

Show thread

一个百万YouTuber 在中国因为翻墙被拘留过,后来跑到美国庇护,因为没工作天天去移民局大闹,还上了美国之音等等大的反共媒体。结果前段时间拿到庇护绿卡,顺利回国了,现在居然在油管上面讲他是怎么被国安谅解🤦‍♀️
youtu.be/Fxl1DKodEfk
他在这篇讲了他是怎么流亡,在海外定居,去移民局闹,拿到绿卡的。
我是在街头支持南希佩洛西的集会上遇到他的,他还去过我家。他在油管直播中国警察打电话威胁他,台湾人就疯狂给他打钱,觉得他很可怜。我觉得他肯定没有老老实实的在美国缴税,不知道美国移民局有没有find out取消他绿卡。

我觉得简中圈好想没几个人扒他,我平时忙着上班搞社运也没空发,有人如果想知道更多可以问我。

观望中的:桔子电台
两位女性主讲人的灵异节目,声音不错,有几期故事有特色,不过讲故事语气有点平,希望之后能够做得再好一点点!

粤语电台:古灵精阁
两位男性主讲人的粤语恐怖电台,以Reddit和日系怪谈为主,并且做了马格努斯档案系列和万神殿系列这两个经典英语怪谈播客的粤语版本,个人感觉是广州音粤语所以推荐一下(如果有象友想要学习广州粤语的话……)
不过如果想听粤语鬼故事选择还是蛮多的,可以搜一下hk或者马来西亚做的灵异广播剧,B站印象中很多搬运。
此外最近非常热衷于听HK女性博主做的真实犯罪播客……

Show thread

@rubisco 有的!我最近在听的几个,而且基本上都是女性二人组,听她们打闹、讲讲生活际遇也蛮有意思
吹水奇悬:以各类奇案和连环杀人犯为主,节奏和口条都比较好,资料收集得也很充分,每期节目后面还会分享听众投稿的生活奇遇
杀人魔more查:每季分享一个特定地区的悬案和杀人犯故事,推荐韩国系列和新马泰系列,节奏也不错
犯后:各类奇案(不一定是连环杀人犯)为主,也有讲到一些比较震惊的事故,主播的个人感想会多一些

我仍然时不时想到几年前在ig搞笑meme页评论区看见一个这辈子没出过国的土人突然震惊得知原来世界上不是所有地方都像土国一样满大街猫,“啊?不是,那你们伤心的时候怎么办呀”

我不知道啊兄弟,我不知道啊,没人知道啊

ao3官方最近在微博发了ao3账号保护指南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指路: weibo.com/5615784197/Pvse1jLKC

如果在网上透露自己奶子很大,就会有无数绝望的网友热情地过来求靠靠,那如果透露自己的奶子很小,会收获什么

日本作者有时候会写一些我很喜欢的形容说法,比如暗恋多年以为放下了,但是猝不及防又听说了对方的消息,“就像普通地走在街上却突然被无差别杀人犯捅了一刀”;被不擅长示弱的恋人突然表达爱意,原本没想到对方会那么坦率地回应感情,有点手足无措,“就像去课堂参观时被朗读作文说 ‘我最喜欢爸爸了!’时父亲的表情”。但是有的比喻我是真的理解不了啊,什么叫“他就是那种去完水族馆就想吃海鲜的人”!!那是哪种人啊!!!

感觉上传绝命毒师的up主已经沉浸在起名的艺术中了,这几天已经刷到了我的老师贩冰冰,冰与货之歌,神冰销将,老人与海,嗨面堡堡,密血冰城,森林冰货人……

吗的看了一篇很色的,阿尔图若是操了奈费勒,苏丹就会发现他问心有愧,阿尔图若是没有操奈费勒,苏丹也会发现他们问心有愧

Show thread

看了最近疯狂传播的何金银百大期(表姐家的遗传厄运),想提醒TL的朋友们慎看。
迷信方面,和一些平时对这类话题感兴趣,有各自擅长领域的朋友聊了这件事,都觉得这个投稿存在某种想要被扩散“恶意”(感谢《咒》使这种情况变得容易解释),而作为这个题材的up主理应能够分辨,却有意放任传播是很缺德的。
除开迷信,这个up主在制作视频的时候使用了一些催眠技巧,当然可以说这是他的频道特色,你怕你别看,但我认为大多数观众只是想听听鬼故事休闲一下,不是来练胆的。为什么恐怖电影跳脸杀被诟病,它就类似悲剧“煽情”喜剧“硬咯吱人”一样,是基于人最基础的生理反应达成惊吓目的,这里“小技巧”用太多了,而观众不知情,不知道自己被刻意操控,吓出个好歹来,我认为这样不好。
这期比较明显的两个技巧,一是视觉化引导,对于“鬼脸”呈现时的表述,我认为存在刻意引导观众视觉化的嫌疑(而很多观众甚至没有视觉化的意识,只觉得可怕,不知自己为何害怕),他这里的表述是步骤式的(很多引导技巧都会拆分出步骤使人服从),“鬼脸”是“逐步呈现”,日渐严重,并加上很危险的说明,他问观众有没有看过那种视觉残留小实验,当你看一个反色的图案再看白墙,就会浮现原本的图案,然后配了视觉残留的闪图后紧接着贴了一张鬼脸图片。
二是心锚标记,大家比较熟悉的心理小实验“不要想树上的猴子”,在反复提起故事中的心锚标志物“眼睛”,并将仪式细节“注视镜子里的眼睛不可移开视线”告诉听众,而最后因为移开视线导致失败死亡的坏结局则威胁听众,使听众日常生活中无意中看到自己的倒影时(这种机会很多)被触发,越介意则越恐惧,越恐惧则越注意,陷入恶性循环。
随便说说,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吧

我真想玩那种如果走错线路你的攻略对象男士们就会被异种奸群奸各式各样肉体凌辱的乙游

怎么会有猫以这样乱七八糟的坐姿坐着踩奶,简直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