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确实啊洛洛半个月就被送到了我家,每天惨嚎的惊天动地我三天只睡了五个小时,但是现在想起来并没有觉得疲惫反而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洛洛很亏欠

以前搞不懂我妈妈为什么在经历过那么痛苦艰难的养育孩子过程后还是热衷于带小孩,但是我突然意识到,在我照护婴儿期麦兜的记忆里面,辛苦的部分也没有留下什么印记,晚上每两小时醒一次喂奶和帮助排泄,白天还要照常上班,外出开会和参加集训也得带着猫、奶粉、尿垫,其实是很累的,但是回想起来,只有咪咪大一个猫嗓门巨大地讨饭、吃奶吃得肚皮圆鼓鼓、在我身上爬来爬去、抱着我的手指啃、一个爪爪还没有我脚拇指大之类的,非常可爱柔软的部分。好像记忆筛选出那些活着的、被另一个生命深深依恋着的瞬间,用这些瞬间的光芒把疲惫投下的暗影也一起照亮,于是回看的时候只剩下深深的柔情。我再一次以这样的路径理解了妈妈。

通过argue申请到了更好的学校,呵呵我早就知道这些英国学校水的要死不过我要是再高四分说不定能申请到更上一个层次的学校了😿😿😿算了,这都是我大学不学无术应得的。这其中的吃喝玩乐只有自己知道

忘记自己不能喝冰先是下午点了杯冰奶茶,晚上点外卖的时候又点了杯冰可乐,统统放冰箱让我妈喝了😿😿😿等这个生理期过了我一定要在Stanley里装满冰水喝个20天

今天听到振聋发聩的一句话是 奸尸是生死之交

记得一个研究说,人的幸福感在年收入达到7.5万美元之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相应提升,之后则没有显著提升。想想我一辈子应该也到不了年薪人民币50万,真是太有奔头了(不是

卧槽小红书这个博主讲厨房常识讲得好清楚给我这种完全不懂的扫盲了

【向习近平画像泼墨的勇敢女性:董瑶琼】7年前的今天,来自湖南的董瑶琼在上海街头,向习近平的宣传画像泼洒墨汁,并在社交媒体上直播表达对中共独裁专制的不满,批评当局对人民实施洗脑与压迫。这起事件震惊社会,被称为“董瑶琼泼墨习近平事件”。当日(2018年7月4日),她随即被当局带走,之后多次被

看了桃黑黑玩了两部avg搞得我又想蝶毒了,没想到自然的文本已经是这么稀有的存在了

接了3次nfl的小纸条说明我爱革命,接了30次nfl的小纸条说明我爱上课传纸条

虎鲸觉得你给我看你的身份证/裸体/xxxx,我也给你看我的身份证/裸体/xxxx本质上是一种霸王条款而不是这个句式通常使用场景下宣称的公平,因为这个条件有个隐藏的预设就是:是说话的一方决定用什么东西来交换的,明明条件并不公平却伪装了自己。也许有人会讲,如果觉得不公平,可以不参与这个交换,对的,当然,虎鲸十分赞同,但是这个嘟嘟并不是为了这样的人讲的,这个嘟嘟是为了一些被这个公平的假象蒙蔽而怀疑自己的人说的,虎鲸要对产生感觉好像明明是公平的,为什么我觉得不舒服是不是我自己不好的困惑的人说,不对,这是假的,这不是公平的。

@ 你我他: 伦敦生活里女主有一段表演,我当时看的时候很有感触。她说,我希望每天早上起来有人告诉我穿什么,我想有人告诉我吃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为什么生气,听什么,喜欢哪个乐队,买什么票,什么时候该开玩笑,什么时候不该,该信仰什么,该给谁投票,该爱谁,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意。我只想有人来告诉我,该怎么生活,因为我觉得自己一直以来都错了。我终于知道人们为什么一直以来需要神父,因为你会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告诉他们该做什么,该怎么解脱,尽管我不相信你的鬼话,而且我知道,无论我做什么结果都会是一样的。但我仍然很害怕,我为什么还是会害怕。

今天终于在zlib上下载了我爸很推崇的小说牛虻,然后发现首先这书不是苏联的,是爱尔兰的,这部小说在中苏很受欢迎因为其意识形态可以利用。其次我一直以为是男作家,其实是一位女作家写的,Ethel Lillian Voynich,她的侄孙女是寒春,曾侄孙女是bbc六四纪录片天安门的导演韩倞。三代女人就这样影响着老中最重要的政治科技文艺领域

活着这个事情我大概是从0岁开始接触的,我沾上这个其实已经27年了,你要问我为什么要活着,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那会儿太年轻了,我就是看他们都活着,我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其实造成我活着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出生了,而且我发现一般像经历了我这种情况的大多数都活着,所以这应该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坦白来说,自从我开始活着,就没过过一天像样的日子,人一旦沾上活吧,基本上就是一条路走到黑,没有回头路了,所以我想用自己的自身经历劝诫大家还没有踏出这一步的就引以为戒吧,不希望再有人像我一样误入歧途了,谢谢大家。

对奈老师是:如果命运不曾将我推入这口深井,我们就永远不会相爱,正如今天我们走在光明之中,却形同陌路

Show thread

感觉阿尔图对苏丹也是一种:我们灵魂中光明的地方虽不尽相同,但低贱的地方却如此相似。

大晚上才知道今天淘宝闪购外卖有25-21的券,立刻把这件事告诉了能告诉的所有人(不

RT x.com/garrulous_abyss/status/1

父母的“焦虑感”是他们自己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很多很多的父母,自己有极强的焦虑,而不自知。

那么最简单最软弱的方式,就是把这种焦虑感,向他们周围最弱的——大概率是他们的孩子——去投射。

所以很多懂事早熟的孩子,他们其实是,他们父母的“精神上的父母”,他们父母才是“精神上的孩子”

关于猫狗死前会自己找地方躲起来独自等待死亡、小动物对疾病和死亡的态度非常平和之类的说法,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怀疑。猫害怕或者难受的时候会找一个它认为安全的角落躲起来,但猫难受时躲藏,比起等死,我更偏向于认为是身体脆弱时猫感到不安或无力应对风险,因为对自然界的动物来说,在脆弱时把自己藏在一个不会被外界发现的角落才是安全的做法。但是当猫信任人类并学会了向人类求助后,比起躲起来,一部分猫是会更倾向于直接表达不适或者向人求助的,猫宝是这样,一些猫猫博主家的猫也是,小猫难受时会努力告诉人类、积极吃药,这都是小猫求生的愿望。我也看到过不止一只小狗在身体难受时向人类表达担心、害怕等情绪,也会主动拉着人类带自己去医院。而小猫小狗难受时,有喜爱的人类陪伴,也能明显让它们感到安心一些。不能排除部分小动物能够平静迎接死亡的可能性,但是我觉得这就像有的人有强烈的死亡焦虑,有的人对待生死非常豁达一样,小动物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很多小猫小狗面对疾病和死亡就是非常恐惧的。我觉得有的人把"动物对待死亡很平静"当做一个自我谅解的借口,人可以自我谅解,但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我不喜欢,我觉得很卑鄙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