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每年都在驱赶sans-abris (homeless ),法兰西岛在2022年10-12月进行了16次驱赶活动,2023全年86次,2024年4-6月,40次。可以说今年的频次是高出以往平均的40%,但并不是说没有奥运会就不会驱逐他们了。
这些人去哪了?这两个月驱赶的12300多人,其中6000暂时被安排到了巴黎和外省的sas (非常小的收容房),40000人拿到了超过1000欧的临时补助。不可否认的是,因为旅客增多,社会性hotel 变少了,很多人没有地方领取食品、洗澡、偶尔休息。同时,因为投入了14亿清理塞纳河,对associations的补助变少了,但是无家可归一者仍然可以可以花20欧元得到一个月的住宿(去年是是24欧)缺点是这个房子不是长期住房,法国现在缺乏给无家可归者提供长期住房的能力,全法现在有25-30万左右无房可住者(比10年前翻了一倍),法国只能提供了20万社会性住房,这导致了有7万左右的homeless 在等待安排或者等不到安排。现在对一个人的安置费预估每年花费14500欧,清理塞纳河的钱够让现在所有的homeless 安居10年,这也是为什么法国人对塞纳河行动非常不满的原因之一。
(这些批评随处可见,所有的大报纸从4月就开始持续报道奥运会加剧的社会问题,也把这次驱赶称为“社会大清除”,但这还是跟中国驱赶极端人口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希望大家关注法国烂事的同时,不要“都一样”
1920年的知名橘猫:
邮报猫“冯·兴登堡”
看到这篇《波士顿邮报》为自己家报社的社猫写的文章,好好玩,用词也很好笑,能感觉到作者对猫的深厚爱意。
(观念有历史局限性,今天不提倡散养猫,请大家自行批判)
随手翻一下,为了阅读方便我会手动分段:
在一系列的新英格兰著名猫中,冯·兴登堡理应名列前茅。“兴迪”无疑是今天新英格兰最知名的猫,因为过去两年多在《邮报》专栏中,他获得了大量的知名度。他的名字为数百万的人所知,每周都有数百人在街上认出他是著名的邮报猫。他定期收到仰慕者和诽谤者的来信。“兴迪”已成为了新英格兰的一个象征。
假设“兴迪”是一名人类,他到今天多半可以通过提起诽谤诉讼并赢得巨额赔偿,最终拥有《邮报》这家报社。“兴迪”在本报的专栏中受到了极其恶毒的诽谤。肆无忌惮的记者们写了很多诋毁他的文章,而本应谨慎的编辑却允许这些诽谤文章发表。他的声誉被那些本该是他最好朋友的人们所破坏。他被描述成一个捣蛋鬼,甚至更糟糕,被形容成一个总是找麻烦的恶霸和一个普遍不受欢迎的市民。
兴迪应当得到这些对过去残酷言论的道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努力讲述他的真相作为补偿。
“兴迪”是一只威风凛凛的大黄猫,以《邮报》为总部。他在夏季的夜晚不常回家,但当天气变凉时,他通常会出现在楼里的某个地方。
他会在他喜欢的任意地方睡觉,有时他把主编的办公桌当沙发,有时又被印刷室吸引,他经常会在地下室的某台巨大印刷机旁边宁静小睡。
白天夜里的任何时候他都可能出现,但他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他常昂首阔步地走进来,向朋友们摇摆尾巴,接受一些爱抚,然后优雅地退至一处最爱的角落去睡觉。
他有时会在《邮报》大楼的某些入口处等一下,但他不会等太久,因为他有自己独特的进入方式,就是爬到大楼后面的排版室所在的楼层,并敲窗户吸引人们的注意。这窗户离街面有三层楼高。他会从门离开——至少人们从没见过他从窗户离开。
“兴迪”不在邮报大楼吃饭。他对这里为他提供的食物不屑一顾,他会挑选自己的餐厅。
邮报编辑部楼下的Childs餐厅是他喜欢的地方,而Spring小道对面的Wyman餐厅也是他的另一处最爱。他最近常在Young家酒店吃晚餐,同时也有怀疑称他也常拜访Parker House。时不时地,他会穿过Tremont街,造访Houghton & Dutton大楼的新闻俱乐部。他在这里任意一处地方总是能吃到一顿饭,在这些地方他就像在邮报大楼一样受欢迎。
他在整个街区都像在自己家一样。他经常在高端建筑物里闲逛,懒散地挥动尾巴就是他对无数个仰慕者的回应。他会随心所欲地在市政大厅自由游荡,对待市长阁下并不比对待邮报办公室小员工更为敬畏。
他总是油光水滑,吃饱喝足,并且以他的习惯来讲,算是一只仪容打理整洁的猫。
“兴迪”像著名的《独立宣言》一样独立。他绝无畏惧之心。他会尾巴笔直竖起地穿过繁忙的街道。“兴迪”从不靠着建筑物溜边走路——他走在人行道的正中间。当他过马路时,他以一种平静而从容的方式过街,这种方式足以让波士顿那些急匆匆乱穿马路的人感到羞愧。
没有任何一条狗能让“兴迪”退缩。任何一只猫也不行。他不会自找麻烦,但他也从不会躲避麻烦。如果麻烦找上门,他时刻准备好应战。
“兴迪”是一只真正的绅士猫。他的唯一缺点就是对猫薄荷的喜好,这也是他同类共同的缺陷。
他会在猫薄荷的作用下变得异常容光焕发,而在这种影响下时,他会表现得像奶猫一般,失去了天性中的尊严。然而,一场狂欢之后,他很快就会去睡觉,而当他醒来,又会恢复成原来那只真正的、本来的、宫廷气度的兴登堡。
他真是一只了不起的猫。
药屋少女的呢喃
我终于想起来了,得了白化病的杂耍艺人被尊称为白娘娘,但是她本名叫素贞,而且还可以把东西藏在胃里再吐出来,这不就是。。。日本人在常识性的地方漏洞百出,但是又在生僻的问题上很考究,这就是碎片化学习的漏洞啊
吃完早饭睡不着,搜了一下巴黎奥运会燃冬(其实是致敬戏梦巴黎)里面出现的文学作品,按先后顺序:保罗魏尔伦<无言的浪漫史>(诗集,7 首诗,又被不同作曲家改成多首钢琴曲),缪塞<爱情不可儿戏>(好像大陆没有出版,台湾出了),安妮艾诺(2022 诺贝尔文学奖)<简单的激情>(有中文版),莫泊桑<漂亮朋友>(名著,多个版本的翻译,电视剧电影都有),蕾拉·斯利马尼<亚麻色之性>(中文版没出,台湾也没有,拍了电影).雷蒙·拉迪盖<魔鬼附身>(拍了电影,有中文版),德拉克洛<危险关系>(很有名的小说,各种改变翻拍电影,章子怡演过韩国版的),莫里哀的剧本<华丽恋人>(日本宝冢演过?google 搜的,国内没有演过),电视剧<爱的胜利>(好像是和墨西哥合拍的电视剧).搜了这些文艺作品,没有看过的巨多,但是也看了一下梗概,非常符合这个片子.
也发一条美国非选民或者不住在摇摆州的人可以对大选作出自己贡献的手段:
https://www.turnoutpac.org/postcards/ 这个网站注册之后会寄送免费的明信片和 instruction 给你,你可以自己贴邮票然后给住在摇摆州的注册选民手写明信片。据说收到手写明信片的选民会明显更倾向于去投票。
不过估计它们最近注册的人太多了,现在会暂停注册一阵子,目前说 8 月 5 日重新开放注册。
Source: https://www.reddit.com/r/TwoXChromosomes/s/3xLY7uqq0H
没有预警,就像你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遇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