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珠海恐袭的公告特别不满,为什么要强调肇事男性的“离异”,使得一些男的先推己及人上了,好像整得好像老婆不给面子解除了婚姻他没法继续拿老婆来杀杀劲儿导致他今天就成了上街杀人的incel,让他离婚成功的执法人员今天肠子估计都得悔青了一样
就像之前景德镇撞人,说是跟副驾女友吵架,实际上副驾根本没有女人
我只能说老钟女的如果还看不出来你大爹的心思,那就真完蛋了,写出这种通报,就是装都不想装了,直接明白的告诉女人,你们就是我维稳的工具。PS.我微博上转发的相关内容全部都消失了,博主本人主页也看不到相关内容了,还有在人民日报发的官方通报的转发区要求官方公布更多详情、死亡人数是否造假以及不让媒体采访的原因的几位博主有的被人民日报删除了热转、有的被禁言、还有的直接被炸号了。
小猫需要与人接触才能变成友好的猫。4到8周龄是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经常被“玩弄”的小猫长大后会成为适应良好的家猫。相比之下,8周大才开始被人摸弄的小猫,最终往往会变得比较拘谨,而那些10周大才开始被摸弄的小猫则很少会对人友好,无论它们后来被如何善待都于事无补。
小狗也有一个关键的社会化窗口期,但要晚一些,是在它们7到14周大的时候。小猫在早期由许多人摸时表现得更好,这样它们就能学会对所有人都友好,而不是只对某一个人。
真的是咬着牙读这个翻译啊,我觉得这个结论不靠谱,多的是一周岁后才被人类饲养但是也非常友好的小猫,但是多摸摸小猫总是没错的…………
(编辑的时候因为app出错不小心删了,只好重发……)
英语里有个词叫做gut feeling,直译是肠感受,实际意义是“本能感受”,有个概念就是trust your gut feeling(相信你的本能感受),我觉得很到位……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发生的时候,确实可以通过自己身体的本能反应来丈量自己是不是很反感,比如面对实际上令你不适的人或者事物时,结合《身体从未忘记》,会产生的“躯体化反应”包括:
肠胃不适,有反胃或者腹痛的感觉;
身体僵硬、肌肉紧张,以肩颈部最明显(恐慌,身体被触发应激机制);
浑身发冷、体温骤降(恐惧、不安)或者体温骤升,尤其是脸部不舒服地发烫(羞耻,恼怒);
呼吸变得急促,或者呼吸困难,或者不自觉地屏住呼吸;
令人不适的心跳加速,或者心脏有紧绷感,或者进入了一种让你感到心跳声变得极大、极清晰的特殊状态(代表非常警戒);
不符合环境标准地出汗(比如天气很冷又没有运动的情况下突然出汗),尤其是出冷汗。
还有之前看《虽然痛苦到崩溃,却仍然无法辞职的理由》,里面提到有人会因为和抵触的人进行肢体接触而产生皮肤过敏,比如瘙痒、斑疹、异物感。
总之大家如果不知道自己对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的态度,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反应,有时候虽然自己觉得可以忍,但其实身体已经受不了了。
没有预警,就像你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遇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