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说,A的新衣服B并不中意,同样都是表达不中意,难道以下话语都是一个意思吗?
1. “这衣服不符合我的口味,但你喜欢就好”(虽然我不喜欢这衣服,但你的感情更重要)
2. “这衣服真不行,可你还是很好看”(尽管我不喜欢这个衣服,我还是喜欢你的模样)
3. “这个不适合你,有考虑过别的选择吗”(我不喜欢这衣服,你可以就此改变一下)
4. “这衣服真的很丑,大家都会觉得你穿着像个笑话”(我不喜欢这衣服,大家也都不会喜欢)
5. “只有品味糟糕的人才会喜欢这种衣服”(我不喜欢这衣服,我觉得你品味很差)
6. “只有荡妇才会穿这种衣服,穿这种衣服你不觉得羞耻吗?”(我不喜欢这衣服,并因此觉得你道德有问题)
(并没有支持以上任何用语方式的意思,单纯举例)
就,很多话虽然中心思想一致,但是就完全不是同一个意思啊
小时候不懂舅甥,长大了想其实对于仗助来说外甥也是一款旅行青蛙,会给自己寄风景明信片和小玩具,想象甥在遥远的地方过着充满变化的生活
在他的想象里承太郎生活里那些沉重的痛苦的事情,比如离婚,比如女儿叛逆,比如朋友死了,都好像消失了,而变成一种轻快的童话
想象一下吧,承太郎在为女儿的官司焦头烂额,徐伦又很讨厌他,普奇在背后时刻准备捅刀。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仗助寄来了信,信里是他拿承太郎淘汰给他的科考用相机拍的照片。
仗助说你是专业的。快帮我看看这是不是尼斯水怪,我和未起隆打赌零花钱。
承太郎看着那张失焦的照片,不太确定自己想告诉他那是鲸鱼的阴茎,就写信回去说:不是,这是水猴子
即使两周后他被抽碟了,我觉得普奇也无法理解那张失焦的鲸鱼阴茎的照片在承太郎漠然封闭的心中,为什么关联着一种明亮而雀跃的感情
首先是关于他那把从不离身的剑的传说。他的肖像画上一定画有他握剑的样子,这把剑的剑柄上刻有“Azoth”的字样,人们相信里面封印着一个恶魔,剑的护手上还装有象牙的容器,里面藏有少量的“贤者之石”——也就是鸦片酊。他会给自己看不顺眼的人送去恶魔,给自己的朋友奉上医学上的万能药“贤者之石”。
帕拉塞尔苏斯是医学史上首位成功采用水银、锑、锌这些金属进行治疗的人,而大众正是对这些不可思议的金属的功能深感畏惧,所以才产生了这样的传说吧。作为据说能随意操纵恶鬼的人物,敌人们也十分畏惧他。
也曾有过这样的逸闻——在他游历到德国的因斯布鲁克附近时,某位贫农的儿子生了病,帕拉塞尔苏斯为他进行了医治。贫农十分高兴,于是说:“虽然我这里没什么好东西招待您,医生,就请吃些炸土豆吧。”于是,医生便在简陋的餐桌上接受了款待。这暖到心里的招待令帕拉塞尔苏斯大为感动,于是取来放在农民的暖炉上的拨火棍,然后从自己剑上护手的容器中拿出黄色软膏涂在这根拨火棍上,不一会儿,这根生锈的拨火棍就变成了金子。“就把这个拿去金银首饰店吧,会卖个好价钱的哟。”说完这些,帕拉塞尔苏斯便从农家飘然离去。
——《放浪医生帕拉塞尔苏斯》
没有预警,就像你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遇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