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套免费可商用的复古字体
一共有四种,而且是完全免费公开无需注册无任何条件点击即下的全免费字体!
作者真的是当世菩萨!
很遗憾的是这套字明明完全免费,作者自己发布的浏览量却只有几百,倒卖的二手贩子却赚得盆满钵满,这不对吧?!
总而言之我来自来水一下,希望大家都可以看看这套好看的复古字体~!
作者发布页:https://www.maoken.com/eyes/business/24549.html
(放不了那么多图,下接一下四种不同字体的单独预览页)
最近看的收纳整理视频里觉得有几个点比较有意思:
1. 整理的颗粒度不能太高,太细致就太难做到+太容易被破坏,既容易因此拖延又难以日常维持。但也不能太低,那种大箱子一盖上就直接忘了里面装着什么,或者一想到要翻半天就放弃了。最好的是贴上标签的中号筐子篮子盒子,直接往里扔就是了,刨起来也快。
2. 不要勉强自己“养成用完随手放回原处的好习惯”,养不成的。好system的要义是在你能量条最低、精神状态最差的时候能接住你。在自己最容易堆东西的地方(e.g. 门口、桌面)建立drop zone (e.g. 篮子、筐子、盒子、架子),堆满了or每周再去集中整理归位一次。而且因为这些篮子筐子盒子是portable的,可以抱着到处走,归位起来会比堆在surface(e.g. 桌面、椅子)上快&轻松很多。
3. 收纳要留下room to breath,尤其是各种craft supplies。如果塞得太紧凑、无法轻易翻动找寻浏览,人就会avoid去使用它们,然后就变成积灰而不是用来making arts。
4. 衣服收纳system、洗衣晾干system、衣橱style之间的关系比通常认知中紧密太多。我是手洗+晾干+棉质平纹布料的衬衫pants居多,因此我可以通过晾衣时候衣服不拧太干,借重力不留下褶皱来略过熨烫,但必须折衣服,因为塞一起会明显变咸菜。而Clutterbug推荐的方式是从烘干机里拿出来就直接分类挂起来or塞抽屉/筐子,适应的是以少许褶皱也没关系的T恤牛仔裤居多的衣橱。像之前有象友提到的以平纹棉麻带褶子的裙子居多的衣橱,如果是机洗system,则上面两种都不fit,可能熨烫反而最省时省事。
5. 要设计一个hierarchical的system。High traffic area要留给真正高频使用的东西、真正需要visual cue来提醒自己别忘了的东西。High traffic area的东西一多就没有足够的breath room去快捷舒适地使用它们了。什么都摆在外面只会导致满眼到处都是cues以致分辨不出哪些才是最需要的cues了(树叶淹没在了森林里)。
以前推荐过Star Hansen的一本小书Why The F*#@ Am I Still Not Organized? ( https://bgme.me/@phyllisluna/111259059341156376 )主要理念是分析clutter在自己生活中的function来设计适配自己生活的收纳方式。Clutterbug这期视频则可以说是一个具体的case study实战演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vU9N8fH-Is
Clutterbug的“通过'不收纳'来收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m7YnKgW1Lc
另一个up更针对做手工人的各种supplies的收纳理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fYct-eqa0
各个文化都有丰富的语言来定义自己最熟悉的事物们,比如因纽特人有大量形容雪的词(大家可能已广泛听说过这件事),2020年前后,我收集过“逡巡、踟蹰、漫游、徘徊、游荡、奔波、往来、奔走、踅、盘桓、彷徨、游转、彳亍、徂徕...”这个有“走来走去”含义的词汇系列
10年前,丹麦开发了一个公益应用:Be My Eyes,初衷是让视障人士通过视频通话,请求看得见的志愿者帮助识别颜色、读标签、操作设备等。这个点子温暖、简单,让成千上万的人愿意参与其中,成为“他人的眼睛”。 然后中国的女性志愿者正在被男性假冒的视障用户性骚扰。 weibo.com/6033193095/5...
没有预警,就像你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遇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