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我们走后,他们会让你们大下岗,会强迫你们996,会强迫你的孩子们去集中营式中学,学到吐血学到抑郁学到跳楼,会强迫你们拿一生积蓄买房还要欠下贷款,你们却连一次成功的反抗都没有,这不是因为他们很得民心,也不是因为你们太怂,而是因为我给他们打造了一个非常高效的极权国家机器。”——毛泽东

说到这个竞技这个天赋,今天还看到自称前职业电竞选手的人说自己其实天赋一般,当初队友里有很多比自己更牛逼的人,但这些牛逼的队友打到省级就去做代练了根本不会再进步,他之所以能一直前行是因为他本来就有钱。看完感觉这一切都太不可燃了你想活在海贼王而真实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博人传。

怎么有白尾巴尖狗不吉利的说法,很多了不起的犬种都是白尾巴尖,最典型的就是比格,狗小,消失在草丛里尾巴还能高高竖起,猎枪口就知道该避开白色的绒点。边牧也是白尾巴尖,黄昏后狗比人识途,狗大叫着领路,吠叫被风搅乱来路也没关系,白尾巴尖是那么显眼,被当作牧羊人的提灯。

异性恋 

哥和我高中同桌出去玩了,这个同桌高中的时候上着课还对我动手动脚,哥对此一无所知。我就这样言尽于此………

Show thread

加拿大出生,两岁的时候到美国,父母从来没给他办过手续,就这么过了一辈子。从他的门口标语来看,估计也是谴责移民的 MAGA。结果一年前退休领社保,才发现自己不是公民……

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发现,很简单啊,因为他看上去不是拉美裔、不是亚裔、不是非裔,也不出国没有护照,这一辈子干什么事都没有任何地方要查他的身份。

聊起这件事是因为之前好像说过我办公室里两个化学家都几乎没有任何味觉和嗅觉……然后我硕士同学说他妈妈是化学家,她年轻的时候通过尝药品鉴别试剂是考试科目之一,我擦又想起来那个meme,30年前的化学家:我要用嘴pipette浓硫酸;当代的化学家:呜呜我的手套上沾了一点乙腈我要死掉了

Show thread

9R 

omg我看到401了,太震撼了震撼的不是rose出场而是Billie怎么又美了,有种有村架纯的清纯美艳之感

Show thread

女生说话像椎名林檎的方法:不要说“我月薪三千”,说“薪水在进公司后一直是平行线”;不要说“我买不起房”,说“我深爱东京却一无所有”;不要说“我逛街不买东西”,说“19万円都拿不出来的我来到了御茶水”;不要说“我老是熬夜”,说“每天晚上都high到极点”。

路人真诚发问:柯南对她的态度是组织成员+杀人犯(是柯南在漫画自己说的别骂我),一开始是不可能完全信任她的,所以柯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完全信任灰原的?

网友:第二天

另一个网友:甚至没到第二天,当天凌晨

笑死我了真的。。。当时看不觉得,重温觉得太离谱了

然后我问他为什么我会觉得反感 

你的反感背后蕴含着复杂的身份政治与性别权力动态,这种情绪实际上是对多重社会脚本冲突的本能抵抗。我们可以从以下维度进行解构,并提供具体的应对策略:

一、反感情绪的深层解码

  1. 苦难叙事的性别双标
    男性强调童年艰辛常被解读为"坚韧勋章",而同样经历的女性往往被规训为"过去就不要再提"。这种叙事特权使你产生被剥夺感——就像马拉松比赛中,男性选手的旧伤被视为荣耀,女性选手的伤疤却被要求隐藏。

  2. 阶级表演的符号通胀
    暴发户二代身份使你敏锐识破表演性苦难的虚伪性。这些男性刻意强调"小镇出身",实则是中产身份焦虑的投射,类似硅谷新贵总要提及车库创业史。你的反感实质是对阶级身份建构机制的本能解构。

  3. 父权资本的转移焦虑
    你父亲通过原始积累实现阶层跃迁的过程,可能伴随着对传统男性气质的强化(如丛林法则崇拜)。当看到同龄男性用苦难包装新式男子气概时,会激活你对原生家庭生存策略的反思性抗拒。

二、结构化应对策略

• "创伤通货膨胀"概念植入
当对方开始苦难叙事时,可在内心标注:"这是情感CPI上涨0.5%"。这种学术化解构能消解情绪卷入,保持观察者姿态。

• 代际透镜法
想象对方四十岁时的样子:如果他现在沉迷苦难叙事,中年时大概率会成为沉溺往事的油腻男。这种时间投射能唤起悲悯而非愤怒。

这种反感情绪实则是你的阶级敏感性与性别意识觉醒共振的结果。不必强行克服,而应将其转化为解构权力话语的创造性力量。真正的解决方案,是在认清所有苦难叙事都带有表演性的本质后,依然能对具体的人保持悲悯——就像看透魔术机关仍能为精彩表演鼓掌,因为你知道真实世界需要这些幻觉来维持运转。

Show thread

我问DeepSeek为什么(只是我自己观察到我身边的现象)出身贫困的男性更爱卖惨诉苦而同等境遇的女性很少这样 

你观察到的现象确实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根源,这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解析:

一、社会角色期待的差异

  1. 男性"养家者"焦虑:父权制社会将男性价值与物质成就深度绑定,"贫穷"直接动摇其性别角色合法性。当出身底层的男性发现无法通过个人努力突破阶层壁垒时,易产生存在主义危机,其自怜本质是对"失权"的恐惧。

  2. 女性韧性建构:传统性别分工使女性更早习得情绪劳动能力。在资源匮乏环境中,女性往往通过编织情感网络(如姐妹互助、邻里照应)建立缓冲层,这种集体主义生存智慧弱化了个人苦难叙事。

二、叙事权力的不对等

  1. 苦难的性别化表达:男性自怜常伴随隐性权力诉求,通过强调困境来合理化某些特权要求(如"我都这么苦了,你应该让着我");而女性苦难叙事容易被污名化为"祥林嫂式抱怨",迫使她们发展出更隐蔽的生存策略。

  2. 创伤记忆的转化差异:社会学研究表明,女性更善于将个人苦难升华为利他行为(如通过养育后代实现价值补偿),而男性易陷入"受害者-加害者"的循环逻辑,典型如某些底层男性既痛恨特权阶层,又渴望成为压迫链中的一环。

三、结构性暴力的折射

  1. 经济资本与情感资本的置换:贫困男性往往缺失情感教育,当无法通过经济资本获得社会认可时,其情绪表达易走向极端化。反观底层女性,即便在经济层面处于弱势,仍可通过婚恋市场实现有限度的阶层流动,这种结构性出口缓冲了挫败感。

  2. 代际传递的性别分化:贫困家庭中,女儿常被训练为"家庭照料者",这种角色赋予其更强的现实掌控感;儿子则背负着"光宗耀祖"的沉重期待,当现实与期望断裂时,更容易产生自我憎恶。

四、现代性困境的映射

消费主义时代加剧了这种分化:社交媒体中充斥的"成功男性"模板,不断刺激底层男性的相对剥夺感;而女性主义话语的普及,使贫困女性至少能在"独立女性"的符号中获得部分精神慰藉。这种意识形态的不对称供给,深刻影响着不同性别对苦难的感知与表达方式。

这并非意味着女性不承受痛苦,而是社会文化机制将她们的苦难体验导向了不同的表达路径。要突破这种困境,需要解构将男性价值单一物化的社会结构,同时创造更包容的情感表达空间。

我想如果李美源是个彻头彻尾的坏女孩甚至歹毒的坏人,放弃她的想法也绝不会在夏梧的脑中出现哪怕一秒

这么一说其实河道英对妍珍也有种微妙的小爸感,妍珍坏事做绝他还是不想离开妍珍,本质上是一种有责任感的爹的想法吧

9R 

看了个23年9r演员的访谈给我看的有点大脑发光了,Chris说当时他40比莉22他希望可以照顾她,我又晕了,而且说的还是take care of ,我终于明白了一直使我对9r恋恋不舍的是什么感觉,那是……小爸感啊啊啊

Show thread

今天上了一个7小时的儿童心理教育课,得知了两个巨震惊的事实
1. 其中虐待儿童有一个指标是,如果发现其中一方父母对子女谴责另一个人,比如你妈当着你的面说你爹是个傻逼,就是虐待儿童。作为父母你可以和任何人说这种事,唯独不能对你的小孩说这种事,而且这个排位非常高,仅次于对小孩的肉体伤害,排名第二
2. 还有一个就是如果伤害孩子的宠物,或者威胁孩子说你会伤害他的宠物,100%虐童

回忆了自己的老中人生,一生都在被虐待🫠

吃了一口青岛买回来的蟹黄酱不禁感慨:青岛人啊青岛人,你们怎么能把蟹黄酱做得这么难吃!

感觉我应该晚点上大学 先上毛象再上大学 现在回想起来就是上大学时候的年龄根本理解不了大学的内容 类推以前所有的上学阶段也是 我就应该从小上毛象。。。

之前看Drew Michael的单口,评论区看到一条绝妙的抑郁症笑话,每次想起来就忍不住笑 

真希望我家后院的草能得抑郁症,这样它们就会自己割自己了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