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在通缩时期的日子是什么样的?有1980年之前记忆的、读过相关时代生活过的作者写作的虚构与非虚构作品(非网文,谁拿“穿越七零xxx”这类做参考跟我辩经的我打死谁)的,或者听家人讲过古的,大体都有一点模糊印象。大体是供应不足、购买途径受限、商品质量没有保障、办事难等等。
办事难看起来像是官僚主义作祟,实际上反映的是公共服务的不足。
在眼下这个时代,因为加工制造业还有不同程度的冗余,所以普通人并不会马上感觉到商品供应不足的痛苦。米面糖油有进口补充,服装鞋帽一方面还耐用,所以吃穿真的不是用来探测通缩最灵敏的指针。
最灵敏的指针,来自那些没有什么竞争也谈不上库存的领域: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交通、治安、教育、养老、水电、医疗卫生、环保、垃圾处理。
所以现在你可以自由感受一下了:你收到的服务质量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
国博借展之后强抢不还的可太多了,比如安徽省博物馆的鄂君启节各抢舟节车节一件,造成整组文物的符节对应的文化空间意义彻底丧失。你京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爹级机构就是这样从各个方面展现出令人恶心的无耻的权力缩影【另劝别买国博首博文创品,质量非常堪忧,亲友以前在这两家的代工方呆过,从此我就对国内博物馆文创基本拔草了……
男用药物(比如西地那非这些)原本是作为心血管药物开发的,作用是使得血管扩张。帮助勃起纯粹是“副作用”,因为阴茎勃起纯粹就是血管充血,勃起组织在药物作用下扩张了、血液流进去也就勃起了。对于没有阴茎的人则没有性方面的效果(没有这些勃起组织来充血),但依然会对别的地方的血管产生影响(因此可以治疗肺动脉高压,但不是一线药物)。
而那些中医药所说的“壮阳”药物或是传说中的生蚝/韭菜这种就纯属扯淡。。。大约有点安慰剂效应。
至于女用催情药物,现实中应该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研发出真实存在的、效果显著的女用催情药物(准确说是有少数药物被批准用于改善性欲低下的,但并不是“催情”,只能运用于改善性欲低下,而且上市后的研究发现有效率也很低,离“催情”差了十万八千里
没有预警,就像你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遇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