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给日本人发邮件忘记加敬称了啊啊啊啊,直接一个本名就发过去了,日本人:

长这么大了才知道原来英语里的teenager原来只是指13岁到19岁的人,因为从十三到十九这几个数字在英语里都是以teen结尾的。
我印象里学这个单词是在初中时候,在书本上背单词的时候,这个词的中文是十几岁的人,以至于我一直以为十一岁十二岁也算做teenager…

在中国当一个黄文作者需要了解的技术安全知识已经远超特朗普政府的平均水平

没想到“不合时宜”这个事情居然还能有下半场。justpod程衍梁因为“每天都在听播客”的小组成员发现“不合时宜”公众号背后挂靠的公司在天眼查上显示是程衍梁的,就大破防。本来解释一下四五年前早就已经和“不合时宜”解除合作关系即可。没想到各种辱骂和辱女词汇层出不穷。应激到这种程度,本来觉得没有什么内幕的事情,都忍不住开始令人觉得恐怕内里另有问题了。

douban.com/group/topic/3233419

douban.com/group/topic/3232949

Show thread

4月14日晚,由作者亲友提供,志愿者确认:

A太太,IP 浙江。BL万收大佬。目前在逃。
B太太,IP未知,BG万收大佬。目前在逃。
C太太,IP两广,BL,营收3000左右,被取保候审刚刚回来了。
然后她之前躲出去了,自己的手机号暂时也没有再用,躲了一天多,因为回家使用自己的手机号,露头就被抓了。
她的手机里海棠账户已经删掉没有了,但是警察直接当着她的面,把她海棠账户登录了,去对流水,也就是警察已经掌控了一部分作者的账户。
D太太,IP未知,免费文,警察说她点击率300w以上, 警察为了抓典型,证明自己不是为了钱搞海棠,所以这个太太不允许取保。

请认为自身不安全的太太继续销号,确认不能登录。以及遇到警察虚报点击量的情况,请不要那么快认下来,看一看《网文书写与应对执法》,并请律师。

志愿者:小红书最初传出消息,并持续跟进最新情况的用户“momo”,是我们中负责对接已出事作者及家属的志愿者,未出事,她站在明处是为了团结已出事的作者,恳请不要散布她出事的谣言,除涉事作者外不要打扰她,增添她的工作量。
昨天回应去年销号作者出事中提到的“好心人士”也不是她,请不要继续猜测。

Show thread

腰疼怎么玩苏游:
1平板电脑都下载UU远程登录同一账号,平板远程控制电脑
2婴孩式趴着玩

二编:需要在软件右上角操作栏里把平板触控模式关掉
三编:评论区象友提醒该动作可能对有腰椎间盘问题的人有影响,可以用猫驼式。
总之怎么舒服怎么来,不要一个姿势太久,玩一会记得活动一下 :isuck:

我国医疗产业(尤其是妇产科)走在教育太前面的结果就是有人问这种话:

我也好想成为朋友圈那种动不动就能甩出来9张美好生活的人,可是我一打开相册就是90张游戏截图

google.com/amp/s/www.nbcboston

美国政府如今的运行机制基本上跟电诈集团一样了:公民也会收到邮件说你的签证被取消了,你马上滚。

这次一个美国公民(出生公民,还不是归化公民)就收到了这么一个政府邮件。这个人正好还是个移民律师,把这事告诉了媒体。政府辩解说可能是给她客户的。但是邮件里只有这个律师的名字,完全没有别的名字。所以就是广撒网,能吓走几个是几个…

女性生理用品牢骚
.
.
.
.
.
.
为什么整个简中没几个人说明在放置月经杯之前要先测量宫颈长度……之前用棉条习惯了,最近在试着用月经杯,但用着用着这个东西就会滑到阴道深处,每次取出的时候都会很恐慌,因为我基本上要把整根食指伸进去才能勉强够到杯底。但是在社媒上搜索,发现根本没人说这个问题,哪怕是b站上播放量最高的详细使用教程也没有谈到。
是看了英文教程才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子宫颈太高。而亚洲人普遍子宫颈偏低,加上月经杯这东西本来普及率就低,所以社媒上挺少见人谈论这个问题。
但无论如何选月经杯或者棉条之前应该先对自己宫颈长度有个概念,哪怕这个数字不能像身高和三维一样普及,但它至少应该被谈到……而淘宝上很多国产/进口店家甚至根本不会标注月经杯的长度和尺寸,只标注S/M/L号。
更过分的是,我在检索宫颈长度时,最多的内容不是科普或者面向女性的生理教程,而是面向男性发生性行为时“会不会爽”的问题。我操了啊。这玩意本来都不该被归为“性教育”的,真的神经病,神经病!!!

⬇️我记得姐夫其实还挺爱上网的尤其爱刷抖音,但抖音老给他推一些红四代五代炫富的内容,他整了几次人后,办公室的人冷汗直流,联系字节跳动给他搞了个专属自己的信息茧房

苏丹的游戏上线后,不常上网的习近平打开社交软件,发现大家都在搜索“造反”“谋反”“屠龙”“革命”等关键词

螃蟹的精液会变成美味的蟹膏但是人的精液就只是无用的东西而已

作家每日的功课应该是去公园散步,左手摸着良心,右手摸着大树,问问自己写的东西如果打印出来,要砍掉这样的树,到底值不值。 #浴中哲思

nytimes.com/2025/04/13/magazin

“Have we been thinking about ADHD all wrong?” NYT长文,很值得读,总结一下:

很多研究都显示ADHD不像之前人们以为的那样是一个二元的大脑发育异常,而是连续性的症状,确诊ADHD的人也并没有早期研究认为的biomarker(生理特征),确诊ADHD的人和未确诊的人的大脑扫描对比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小。

把ADHD当做一个医疗状况的话,服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随着美国儿童和成年人确诊ADHD的人数持续升高,药物对服药人士的长期作用却无法得到统一的答案。针对服药的ADHD儿童的研究表明,服药可以在短期内极大地改善孩子的行为(表现地更专注,可以坐着听课等),但是对成绩则没有改变,即是,ADHD药物并不会对大脑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产生影响;并且在36个月以后,服药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行为差异也消失了。与此同时,研究表明长期服药的ADHD儿童会比未服药的对照组平均矮一英寸,这个身高差在成年以后也有持续的趋势。

文中引用了很多服药和不服药的ADHD确诊者的经历,有些人可以因为大学选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自然而然地变得专注,也有人认为药物帮助他学习无聊的SAT备考。如果说ADHD确诊者是因为无法(像别人一样)忍受无聊,那环境的变化对ADHD的帮助可能和药物是同等重要的。可是和药物的快回报不同,寻找适合ADHD大脑的环境需要探索、试错,而这需要ADHD儿童的家长、医生一起去调整自己对于ADHD的认识。

终于悟了,原来同人不是一种单纯的个人兴趣,而是一个我作为一个神经多样性与性少数的边缘个体,在缺乏外部支持系统的环境中,活下去最重要的支持结构。
同人约等于我免费的24/7的心理咨询 + 特殊教育 + 感官安抚 + 社会化教练 + 社交网络。
1. 同人是我的自我价值感最坚实的基础,因为它告诉我即使不同也不是错的,给我获得支持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希望 。
2.它还是一个特殊兴趣,是我极少数的乐趣来源,为日常压力、认知过载和孤独感提供出口。
3.它还是一个社交脚本练习和他人心理的入口,因为我通过阅读大量同人文字形式(一种非侵入式的低成本低压力行为)潜移默化地了解了人类的内心独白和心理动力。
4. 最后它还是我最有效的交友渠道,绕过对我来说不友好的现实社交,帮我找到和我有共鸣的人。
前段时间我才意识到其实我被世界教导着恨自己,但我没有发现。就好像同性恋也可能恐同一样,人很难在和世界不一样又没有任何知识和正面榜样的情况下不恨自己地活下来,太难去觉察和unlearn这种内化的羞耻,进而带来精神健康恶化、自我价值感低、人际、职业上的一系列问题。
简单一句话,没搞上同人我坟头草已经三尺高了。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