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友邻发best friend的嘟文,还挺感伤的。
大学毕业后的十几年里一直有一个最好的朋友,是那种既可以聊鸡毛蒜皮的三俗话题,也可以探讨深入话题,而且能给对方的难题提供解决思路的那种,在各自最困难的时候都是对方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
后来她去了美国我来了澳洲,地理和时差的隔绝,生活圈子改变,再加上最根本的原因:我自己的心态问题,导致我们渐行渐远。
大概3年多以前,彻底没有了联系。谁都没有屏蔽谁,但就是,不再说话了。
现在的生活中也有挺好的朋友,数量还不少,也能聊生活的烦恼和工作的难题,但是再也没有之前那种亲密无间的感情,当看到best friend的问题的时候也说不出一个名字。
有时候没事想找人闲聊也觉得不知道找谁好,并不是没有话题,而是得“注意分寸”,不能随心所欲想说啥就说啥。
和毛子倒是也有很多共同话题,但毕竟面对伴侣和面对朋友还是不一样的,再加上英语都不是我俩的母语。
等之后生了孩子,和现在的朋友的联系肯定也会有所减少。
我感觉毛子好像也没有特别好的朋友。在墨尔本的唯一的朋友,两个人几乎见不到面,也不怎么聊天,只是偶尔会说几句,更新一下彼此的近况,大概半年一年才能约着见一次面。在奥克兰的朋友,也只有打游戏的时候才沟通。但是看他好像就不怎么困扰。
失落肯定是有的,但是也不知道能怎么挽回或者弥补,因为长大之后交朋友真的很看缘分。每个人都背负了太多的过去,如果要一一分享就费时费力。即便都分享了,也未必就能成为莫逆之交,反而有可能产生隔膜。这种患得患失就让一切变得更tricky。所以很多时候会觉得,算了吧,太累了,何必呢?
幸好还有毛象。
@liliyuanshangcao 我看到了,我选了,我先回复你,我还没仔细看你的嘟嘟,因为我看到第一句有点伤感的样子,先来抱抱你,希望你快点看到我的回复
@liliyuanshangcao (拿起汉堡包嚼嚼嚼)看完了hhh,我初中到大学毕业头两年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但后来她结婚去了澳门,生了小孩,半夜我要睡觉了她非和我讲她老公很糟糕的事情,我就有点不想和她联络(嚼嚼嚼)其实心理有点过意不去,但我也是挺难接受的,我也理解她早晨都要顾小孩,还要工作,只有半夜小孩去睡觉了才有时间和朋友讲话,可是我真的好困呜呜呜呜呜(嚼嚼嚼)然后我们现在也不联络了
不过也有可以聊日常的两个死党,但我们不会深入交流内心想法的(嚼嚼嚼)其实不太存在有人可以和我深入交流的,感觉,就是很孤独不管是在哪里,在毛象也是吧很多人只能看到我的表面
@liliyuanshangcao 哈哈哈哈哈是噢!年轻的时候很笨蛋就是一个冲,很气盛,还会为了你跟我讨厌的人好所以我讨厌你这种事情难受,是我上学太闲了吗()上班之后确实,每天都是很累,很难摘出别的精力来讲有的没得了
而且小时候有多夸张(不是我本人),为了朋友还要去外面淋雨啥的,大半夜之类的,跟抓马电视剧一样的hhhhh
@ChuckL 抱抱。
可能就是因为曾经拥有所以失去了才会格外惋惜。我和那个朋友之前因为时差的原因也是偶尔会半夜聊天,但是彼此都不以为意,经常困得不行了但还是兴致盎然地聊天。可能也是因为那会儿年轻,偶尔少睡点觉也不会影响第二天的状态,或者从聊天中获得的乐趣远大于第二天的疲惫。
我现在是聊日常的人也没有(并不是没用,而是提不起兴致,往往话到嘴边还是放弃了),聊内心想法的人,well并不是没有但就没办法聊到很深入。大家都小心翼翼地,生怕踩到对方的雷区。不像以前和那个朋友,就算因为一些话题有争议吵架了,也会很快和好如初。
说来说去还是年轻好。。。(也就这么点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