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_Consfanze_aK 我觉得性心理(包括泥塑偏好)在实际操作层面是和性别政治判断分开的 幻想中没有性别问题的世界、没有男化的角色也是存在的。这部分和性别政治中的「自我确认」的关系是非常间接和模糊的。与其说这种虚构的男性幻想有什么影响(我认为没有显著影响也不会不自洽,因为它和现实没有关系),现实男权社会真实存在的女利影响才比较能导致拧巴。
@seanmiona 但这个问题也很难证伪。我觉得性心理至少反映了部分乃至大部分女性依然具有男性欲望投射,哪怕存在没有性别没有男化的虚构角色,这些叙事也没有成为主流。而男性欲望本身就和女权的性别政治立场产生了张力。我们无法认定对男性依然存在无法有不必的欲望和依恋,有多少和她们的政治倾向产生了调合。因为很多人可能甚至没有意识到这种张力的存在。
而我只能说作为一个几乎完全不存在男性幻想的人,我的性别政治取向就和很多女性有巨大的不同。
@ak_Consfanze_aK 也很难证实,多大程度上、什么问题上有政治立场影响。张力是个很模糊的词。我很难相信,性幻想的区别会导致政治立场的巨大不同……
我会觉得这至少不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因素(诚然关注也挺好的但还是在缺乏具体情境的情况下很难考虑,比如「传统父系社会会保证母亲的权益,女性天然被鼓励成为母亲」
@seanmiona
“张力”确实是个模糊词,因为它指的是某种潜在而非直接的冲突。但我并不是在说幻想一定决定政治立场,而是说它可能构成深层倾向性的来源之一。
我和主流女权的巨大不同:如果一个人长期的性幻想仍以男性为中心、以对男性的吸引为基础,那么在讨论性别议题时,她可能会更倾向于为“男性式的存在”预留空间,比如对 mtf 群体更易产生亲近或同情。而这并非意味着她不支持女权,而是她对“谁是女性”这个问题,可能从更开放、甚至浪漫的角度去看待。反过来,像我这样几乎不存在男性欲望、完全在女性经验中定位自身的人,往往会在这些议题上显得立场更“尖锐”或更难妥协。
@ak_Consfanze_aK 我观察到的反而是,有一些直女群体(二次元/同人女/腐女都包含在内)相当反跨(也反真实世界的男同),对 mtf 的敌意、不认同是宣之于口的,比如厕所之类的争议。我怀疑社交网络在被害妄想上的发展已经严重挤压了这种浪漫化的可能。
还有个点是,我意识到当友说「男性欲望」的时候,说的似乎是「成为男性的欲望」,这里可能还有一些理解问题但我还不知道要怎么考虑,我只能确认泥塑完全不是(或者至少很大程度上不是)有关于此的。
直接从性心理和虚构人物的角度,对于 mtf,我怀疑顺直女性的情绪可能是非常复杂,其中同情的部分可能比较接近对弱者、对遭遇不公的人的同情,而并非代之以女性自身的经验去浪漫化。因为对方遭受到的首先是「不男」而不是「是女」的不公。
@seanmiona 我觉得我们的问题意识可能并不一致。我的问题更聚焦在个人性别认同与政治立场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而友似乎更关注对群体反应的描述和观察。感谢友的回应,但我意识到这个讨论可能不容易展开。
@ak_Consfanze_aK 确实。我同意包括性向在内的性别观念会导致相当的身份认同、个体经验上的不同。政治立场是由什么影响的感觉是个很成熟的研究领域了,不过这方面我没怎么读过
@ak_Consfanze_aK @seanmiona 你们聊得好好!
@ChuckL 也谢谢奇怪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