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yaoyao 作法香油速速痊愈❤️🩹
@gorgeousglimmer 啊哈哈哈哈也是通顺的,博大精深汉语言(
tw
@KateSourire 我一听见人说自己是天蝎/射手会自动计算
@xlsdst 这玩意太恐怖了什么标准啊新独裁者
@royalbeagle 陕西人看到的时候真的一头雾水
在互联网偶遇一些学者的旧日博客时会产生一些迷思:一个曾经生机盎然的万维网时代的遗址就这样不经意地展现在我面前,而我作为一个很晚才开始探索互联网的 00 后看着眼前这座寂静坟场只想跳进去加入曾经的他们。
很少有人知道,风靡全球的拉丁语教材《韦洛克拉丁语教程》的中文译者张卜天也是将西方神秘学译介到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荷兰著名赫耳墨斯主义哲学学者 Wouter J. Hanegraaff 的神秘学导论《西方神秘学指津》就由张卜天翻译。在中文前言中,译者提及他与这本书和作者的缘分始于千禧年初一次互联网冲浪的经历——他偶遇了一篇曾经修习 6 年古典吉他的网友所写的英语神秘学博客。我们不难猜到,这个网友就是 Wouter J. Hanegraaff。由一篇博客结缘,译者最终拿到了《指津》的版权并将其在中国出版。
博客就像蜗牛爬过后留下的闪亮涎线,你可以窥见一个生动灵魂曾经活动的痕迹。某天下午,被履学不成的拉丁手稿困扰的我在外文阅览室乱晃,随手翻开一本讲英国文艺复兴的书籍,看到作者说学者们把研究生骗进古文书学,最后却一不小心就会有跌进拥挤的学术贫民窟的危险。
“我们的挑战是破译尽可能多的物证——动物皮是如何变成对开抄本的,为什么抄写员选择以我们眼前的方式塑造文字,谁曾触摸过我们面前的书页——我们可以让书籍的创作者和使用者复活。”
以上是肯特大学教授 David Rundle 为其专著所写的导言。好奇的我在谷歌偶遇了他在17年前所写的博客主页 bonæ litteræ: occasional writing from David Rundle, Renaissance scholar(https://bonaelitterae.wordpress.com/)。
接着我就像掉进兔子洞一路跌进这学者的博文里,直到我发现他还有另一个兔子洞用以发表年轻时作为自由党人的高见。
Ps:以防有人感兴趣,Rundle 的另一个博客是https://liberalibus.blogspot.com/
我最尊敬的朋友(有一些只是我单方面视其为网友🚬)许多是通过博客或者豆瓣日记认识的。搭建一个博客需要耐心,写长文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思考则同时需要耐心、热情和坦诚。即使记录时的火焰最终会在十几年后沦为互联网的灰烬,但总有另一群充满好奇心和耐心的网友用木棍翻开锦灰堆,解码这些依然保有余温的文字。
@gorgeousglimmer 呜呜啊啊啊友友生日快乐!!!
@gorgeousglimmer 我喜欢买设计师店铺那种定制,不过我感觉没啥意思()已经到了纯纯追求舒适的年纪,开始买便宜的阔腿裤过冬。然后身边真的高智的朋友(智商140+)25岁全款购入小猫小狗毛衣,萌死了。
下午去一家咖啡店,店主是河北男人和四川女人,里面自助售卖的是手作和循环再生物品,想喝东西的话要用一袋垃圾兑换,于是在店里坐着睡了一觉后顶着炎炎烈日去海边捡垃圾。去的时候以为很难捡,结果没想到二十分钟就捡了满满一大袋!说真的挺上瘾也挺解压的。这种事就是一旦有了一双发现垃圾的眼睛,就会发现看起来干净的海滩到处藏有垃圾。主要的一类就是渔业垃圾,比如渔民的手套、烂掉的黑色塑料筐、装鱼的红绿色网兜、灰色的一种长条形塑料;另外就是旅游垃圾,比如瘪掉的可乐瓶、零食包装袋撕下来的一条塑料、烟头、碎玻璃酒瓶;也有一些很神奇的垃圾比如见到了一个丝绸眼罩。当然这些垃圾都灌满沙子,每一样东西拾起都要抖抖抖,天太热我的汗也在流淌忍不住用手去擦,捡完已经满头满脸都是沙子。然后成功换到了一杯百香果果汁!还和店主乞讨来一根香蕉一个冰凤梨,都是村民种的,好甜好甜,离开之前从店主的种子库存里拿了一点花和蔬菜的种子当作礼物送给厦门要见的朋友,好惬意的一下午。
天坑
发疯
公众号:Mireille Silmeril
As above, so below.
/请勿以任何形式转出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