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具有一种涟漪效应。
第一圈涟漪:1971年,我国开始启动计划生育,一开始是地方试点,随后多地推行并逐级加码,使得出生人口从1973年起快速减少,从60年代年均出生约2500万人到水平降低到约1700万人。
第二圈涟漪:70后这一代人在90年代末进入生育期,于是,70年代计划生育的效果体现为,从1997年开始,出生人口快速降低到1600万人左右。
第三圈涟漪:95后一代从2020年后逐步进入生育期,众所周知的多种原因导致了总和生育率的快速降低,加之从95后到00后人口是逐渐减少的,也就是说,育龄人口基数降低,生育子女人数也降低,双低之下,出生人口快速跌破1000万人,今年可能会低于900万人,而到2025年后,很大概率会跌至800万人。
由此可见,70年代的计划生育,直接影响到了2020年代的出生人口。
而更有意思的是,70年代之所以要实行计划生育,正是对60年代“人多力量大”时代过分鼓励生育的反馈,而60后一代,正好会在70后一代的孙辈陆续出生的这十年里陆续退休。因为1962和1963年是出生人口最多的两年,于是乎,去年和今年也是退休人口最多的两年,这种退休潮会一直延续到2032年。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十年,我们的社会将迎来历史上最多的老人,最少的儿童,而这一切在半个世纪前几乎已注定。
但这只是人口年龄结构调整的开始,2040年起,80后开始退休的时候,老人会更多,孩子会更少。2040年并不遥远,2040年看现在,不过是相当于现在看2006年而已。
到2050年,中国大约每2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60岁以上老人。
众所周知,现代人的平均年龄是80岁左右。于是,这意味着,从2050年只要向后再推二十年,到2070年代时,这二分之一的人口都会陆续离世。
从2050年到2070年,我国就将迎来这种人口急剧减少的震撼场面,这是人类历史上和平年代里未曾出现过的新局面,是真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很多电影想象人类一夜之间消失的场面,而能看到这一条嘟文的每个人,基本上都能亲眼看到、亲身体验一个社会中社会成员在二十年间消失近一半的过程。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凉凉。
@puppyplane 是的!拥抱且陶los,我们都会越来越好。
@ziwendong uu说得很对!我父母的态度就是“把你养得好好的这么多年读个书你抑郁了”“抑郁症是精神病”并且对此闭口不谈,也进一步收紧了生活费,所以当然我也没有钱去就诊。离开家独自生活这几年一切都慢慢好起来了。人有很强的自愈能力,只要离刺激源远一点。
@puppyplane 唉。拥抱且陶los。我也是这样的小孩。成年之后很久才明白自己缺掉了很重要的一环教育,一直不会照顾自己的感受,一直在照顾身边所有人不让他们失望,唯独对自己不管不顾。周围人也对此理直气壮习以为常,好像我就该是一个趁手工具。但有时他们又很关心,我会想也许是因为我很趁手让他们满意了。我因此不会自爱。对他人给予的好意也常常有不配得感。回想起来特别讨厌这一切的。
泥
一边神游一边读文章,忽然感到很无趣。我受够了。
如果说我容易沉迷有毒亲密关系 ,应该爹反思为什么揍我还说是爱我;我现在无法面对亲密关系,也应该前男友反思自己为什么逼疯我然后说我歇斯底里、毫无理由地分分合合、把我当作所有物而不是独立的人来尊重和爱、赢得伤害我这场战争还能得到我作为奖励、忽视我、强迫我、虐待我、伤害我。
是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允许他人伤害我,允许自己进入一段有毒的关系,我错认了爱的形态,但这不是我的错。
我真的受够无休无止地为亲密关系反思自己了。不知道真正该反思的人怎么一个个那么理直气壮理所应当享受别人的尊重接纳理解和妥协,都是吸血鬼。
我天生细腻、多情、敏感、丰沛,这并不是我的错,这甚至没有一点儿错。被失职的父母伤害、被情感吸血鬼利用和虐待,这都不是我有意识主动选的。
我真的受够无休无止地为亲密关系反思自己了。我绝对不会再把别人的错往自己身上揽一点儿,我绝对不再替别人付出本该他们自己付出的代价。I‘m done with it.
天坑
发疯
公众号:Mireille Silmeril
mireillesilmeril.substack.com
As above, so below.
/请勿以任何形式转出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