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了一下*
早上醒来翻豆瓣,看到别人转的一个生活组的帖子。贴主说跟男友做爱之后急性尿路感染了,非常害怕去输了液。自己左思右想都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干净的人没有任何不洁,怎么会得这种病,后来才知道是那天跟男友做爱的时候男友用了放了将近五年的临期避孕套,觉得自己生病就是因为这个然后怒分手。
下面都在骂这个男的分得好云云,套子放五年可能确实也不安全了,但是整个帖子里中国人对疾病的态度还是令我瞠目结舌。
首先一个尿道感染而已,都不是STD,这大概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急性感染之一,lz都不好意思说是什么病,就说因为做爱不干净生病了,我是根据她描述的症状和治疗方式判断出来的。其次生个病,lz的言语反复就是“我没有不洁”“我每天很注意那里的卫生”,非要找出个“不洁”的原因来,但是尿路感染这玩意,有的时候就是水喝少了。你又不是生活在无菌环境里,但凡是个有机体就有被感染的可能,平时没有感染只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层屏障而已,不是因为你洁身自好不碰男人洗下体洗得勤。话说回来,一个UTI就要上升到干净不干净一定是你性生活不干净的高度,真的得了STD岂不是得去死。
安全性行为保护好自己固然重要,但是中国人对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态度真的太有毒了。我19岁的时候被误诊患上尖锐湿疣,虽然就是一个walk in clinic的印度男医生瞎诊断,但是当时真的是给了我致命的打击,反复试图自杀。而且因为STD带来的污名化,老薛还仿佛拿到了羞辱虐待我的门票,反复折磨我羞辱我打我说我18岁就烂了逼,脏东西什么的。患癌都比这个好一些。
这种致命的打击虽然跟厌女、和对女性的无需有的荒谬的性道德有分不开的关系,但当时跟我发生关系的一个有钱的三十多的男的的老薛也在反复iterate我的人生完了我的人生就这样被毁了,我的人生彻底完犊子了。而他根本没有被诊断任何东西。
虽然两个月后被告知是误诊,但是这件事带来的损伤已经无法弥合。
现在再想就觉得很荒谬,不要说根本没生病,就算是病了又能怎样,看病就得了。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而中国人成天把疾病与意志力、强弱、道德绑定,我看这才是最大的病。
@littlejannie 真心错付罢了……毕竟他和球迷都爱罗马但是老板还是最爱自己的钱,在商言商,无所谓了(。)(我的球队现在都是美国人的了……美国佬就这样,当时赶走马队也是难看……
@littlejannie 德罗西摆明就是拿来堵嘴的,这种情况下除了名宿谁会来?与其说高层软弱无能,不如说老板已经打定主意低成本重建了,意大利砍了增长法案以后投入更难更亏本,反正这段期间鸟好赖赚了流量还帮忙卖了人工资还有热刺垫一部分,不管是赚是亏都差不多到头了……
下家最大可能还是沙特吧,我是不希望他这么早就去沙特的,但是如果真的去了也就去了……
@littlejannie 就……人蜜反倒是解脱了的状态(。)美国人就这样,在商言商(烟)
倒是看到罗马球迷这么爱他真情实感地伤心反而有点emo……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我见过,我见过Kpop脸书小组里的巴基斯坦女孩把防弹少年团的歌词“总有一天冰雪消融,春天将会到来”写在断壁残垣上,我见过贫困的尼日利亚女人来信感谢我公司制作的流行色情小说让她度过了难挨的日日夜夜,我听说过某个我很讨厌的游戏启发了一个美国女人逃离自己的虐待狂丈夫……
我自己,我自己也是从那里过来的,被认为幼稚甚至低劣的子供向动画曾经也拯救过年幼的我,二十多岁的我至今还会因为同人作品里的真情流露而流泪。
我只想告诉大家没必要因为自己对所谓的“烂作品”抱有真挚的感情而自责和羞耻,界定作品好坏的标准本身也未必就是客观的,你欣赏的作品也不能用来定义你自身的价值。当然,我只是一个路过的网友而已,我说的话没有什么意义,但我希望挣扎于这个想法的人看到这段话能好受一点。
看到有人只是说自己“被游戏/游戏角色救赎”了、或者写了关于“主视角被虐待后游戏主角来救自己”的文学,就会被嘲笑,我觉得其实挺心痛的。
我想起来《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柳德米拉被卡尔维诺说成是“最了不起的读者”,因为她“能在最荒诞不经的只言片语里悟出世界的真理”。我觉得读者和作者就是这样的关系,嵇康有个理论是“声无哀乐”/“心之与声,明为二物”——艺术作品本身只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人被激起的感情和艺术作品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哪怕是在你看来再“烂”的作品,也有人会被它触动、被它拯救、通过欣赏它来应对自己的创伤。
说实话去嘲笑精神脆弱、心绪敏感、年纪小或身心发育尚且幼稚的人对所谓“烂作品”的依赖和热爱,本质上还是一种凌弱。
我走向你像走向一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