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连接那篇文章看得我心里非常堵,这根本不是电竞行业独有的现象,女性想要进入男性占比大的行业都会受到冷遇,整个行业都会帮着把女性赶出去,让你“知难而退”。
文章里有一处细节写得令我心底发寒,即使顶尖女选手费尽心思终于进入男队,但依旧得不到公平的辅导指挥,她上不了场练习,别人比赛她坐冷板凳,因为是男教练所以很难拉近距离,和队员没有默契,教练故意不给她解释她不懂的术语,并且反复打压她没天分。这种教育不平等的现象太常见了,不教女的、不给女的练习机会,然后指着女性缺乏学习的成果说:女的就是没男的有天赋,差劲到不值得浪费资源培训。
哪怕是在高中,我所知道的消息就有,理科重点班老师会给参加竞赛的男生单独开小灶。这就是结构性歧视,它歧视在就算你挤进了那个男性主导的队伍,展现出来了表面的“平等”,但资源永远不向你倾斜,而你甚至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得到跟男性一样的待遇,之后在男人们的重复打压下,相信自己就是没天赋、不聪明。而男人们呢,即使能力差得不行,也自信爆棚,从不会有人否定他们的“天赋”。
我来聊两句关于《绣春刀》系列塑造的崇祯皇帝及其它
在明末的东亚舞台上,更受观众喜爱的是新兴的满洲宫廷故事,或者陈圆圆-吴三桂-李自成三角关系的各种改编,可能因此也不太有塑造得非脸谱化的崇祯皇帝(也可能只是我没看到),而这两部电影塑造的朱由检是影视剧中少见的颇精准的范例。
两部电影为朱由检选择的演员并不一样,但给角色赋予的气质是一样的,多疑,阴狠。第二部的编剧把朱由校的落水和死亡暗示为朱由检所为,这当然是艺术化改编,但我不觉得这种改编比起评论区里,明朝爱好者义愤填膺大喊”朱氏兄弟感情极要好“的所谓史书版本更不可信;或者说,要讲权力中心的家庭有多少亲情,我就是很难信——难道你找得出什么正面例子吗?但哪怕除去这一点,第二部中作为隐藏大反派的朱由检对魏忠贤从伏低做小到盛气凌人的大变脸,也不由得人不相信。毕竟,此后十几年明廷频繁的人事变化,就是这个人频繁变脸的最好证明。
第一部里朱由检只有大约一分钟的戏,换了身衣服假装官员审问卢剑星,随后面对韩爌是否要追查阉党的问题瞬间变脸敲打:“你想让朕身边无人可用?“属于典型的用人总疑做派,和后续年代对臣子的刻薄作风一脉相承。而在两部中都是亲自下场过问一些中下层锦衣卫的生死,更是说明这是一个谁办事他都不放心的人,所以这个人才会度过十几年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亡国之君生涯。
由于”勤政“既是东亚帝国时代君主的美德,又不会在大部分亡国之君身上出现,所以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在民间的评价一直不差,甚至他本人在结局时刻都会因此自我评价”诸臣误朕“。然而这种评价就是一个无法信任他人的自恋管理者最典型的特征,从现代视角来看,最高领导人对高层领导人实行大清洗是谁在误谁,显而易见。以一个人有限的知识和摇摆不定的判断处理一个政权中枢收到的无数信息,针对这些信息做无数决定,哪怕在没有电没有网的时代,也是极其容易在错误的路线上一去不回头的,所以就会出现这种越勤奋越亡国的例子:1630 年代的明朝并不比 1110 年代的北宋有活路,但绝对比 1850 年代的清朝更有活路——然而结果是平庸咸丰的清朝续命成功,一直活到半只脚踏进立宪帝国;相对的,勤劳崇祯的明朝直接毁灭了——这种结果上的不同,头号管理者当然要负最大的责任。
而当代人如果不能理解一个皇帝的个人素质会导致越勤奋越亡国,不用着急,说不定会有现成的例子看,谁事必躬亲地建立了十几个小组和委员会呢?所以说回电影,我觉得这个系列未必还会有第三部,就是由于它在前两部已经树立了越往上越暗黑的基调,如果就着崇祯年间继续往下拍,有个什么都管的皇帝把全国折腾得越活越差,令人不禁要问,这还能不能混过越来越严格的中国审查制度。
读过《企鹅75》
https://neodb.social/book/4cHlQjSwPxIZQi08O1zi9r
学到好多。。。
读过《从设计看企鹅》
https://neodb.social/book/6ix8RiiY3jJyNimXTB5E59
受益匪浅。。!!
虽然手里这个阿富汗一家四口申请庇护的pro bono case其实已经陆陆续续做了一年半了早就不该有什么额外的情绪起伏,最近因为准备最终去移民局面试紧锣密鼓复盘信息还是会在一些瞬间忽然被那种几乎称得上是“你所有的故事我都似曾相识比起为你助一臂之力更像渡我自己”的心情席卷,比方说当事人在自己家门口被塔利班暗杀未遂过后,忽然发现自己每天要去祈祷的那座清真寺的伊玛目暗中与塔利班勾结已久一直在这个靠近美军基地、整体反塔利班的小镇上暗地监控报告社区里亲近美国、反对塔利班的居民,问如何发现的,说他活下来之后街坊邻居都来关心他的伤势,只有伊玛目毫不过问态度微妙,他还觉得奇怪,过了没几天美军连夜崩了这个伊玛目,社区所有人这才知道多年来一直自己的宗教领袖是塔利班。。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希望联合黎巴嫩的马龙天主教徒将巴解组织和叙利亚都赶出黎巴嫩。10周里,以色列的入侵造成超过1.7万名黎巴嫩人和巴勒斯坦人死亡,3万人受伤,其中绝大多数是平民]
以色列人把巴解组织领导层作为重点目标,希望通过杀害亚西尔·阿拉法特和他的高级别副手来摧毁该运动。为了避免暗杀,阿拉法特被迫每天更换住所。他藏身的建筑物,一旦有消息流出,很快就成为以色列轰炸机的目标…
贝鲁特被围攻期间,米格达迪[阿拉法特1974年在联大演讲时的助手]生活在贝鲁特西部,她亲眼看到了阿拉法特几分钟前刚离开的公寓大楼被夷为平地。“我注意到公园背后的地方,那里曾有一栋大楼……我跑过去,发现八层高的大楼消失了,人们近乎疯狂地四散奔逃,女人们嘶喊着她们孩子的名字。”根据米格达迪的说法,摧毁这栋阿拉法特避过难的大楼,造成了250名平民死亡。阿拉法特手下的一位指挥官说,这次袭击让阿拉法特悲痛欲绝。阿拉法特质问:“这些被埋在废墟下的孩子犯了什么罪?他们的全部罪过,不过是因为他们在我曾经去过几次的大楼内。”此后,阿拉法特睡在他的车里,远离住宅区
围攻持续了10周,满是无法形容的暴力。幸存者称,一天内有数百次袭击。没有避风港,也没有避难所。伤亡人数迅速上升至数万人,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施加压力,要求其结束对贝鲁特的围攻。1982年8月,暴力达到顶峰。8月12日,以色列人连续进行了11个小时的空袭,向贝鲁特西部投掷了数千吨炮弹。估计有800所房屋被毁,500人伤亡。…里根总统致电…贝京,说服他停止战斗。米格达迪诘问道:“里根总统,你为什么不早点打电话呢?”
贝京在美国的压力下让步了,里根政府促成了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一项复杂的停火协议。巴解组织的战斗人员将从海上撤出贝鲁特,以军撤出后的阵地,将部署由美国、法国和意大利军人组成的多国部队
撤军计划的第一阶段进行得非常顺利…人们对即将离开的巴勒斯坦人的安全极为关切。许多黎巴嫩人越来越敌视巴勒斯坦运动,指责巴解组织是内战的始作俑者,是他们挑起了1978年和1982年以色列的入侵。然而,当……米格达迪来到集合点,向巴勒斯坦男人们告别时,她发现许多贝鲁特西部的市民也来送行。“妇女们从没有玻璃的窗户里探出头来抛洒大米,站在半毁的阳台上挥手。看着卡车经过,她们中许多人哭了。巴勒斯坦人已经在市体育场向他们的孩子、妻子和父母告别了。”
逃避了一阵糟糕新闻,但还是来进行一点#事实核查 工作吧。
大量英文消息和中文消息称昨日在以色列南部靠近加沙边境被哈马斯袭击的是一场“支持巴勒斯坦的和平音乐节”,这一点与事实完全不符。
遭到恐怖袭击的音乐节名为“Universo Parallello(平行宇宙)”,是起源于巴西巴伊亚州的音乐节,以迷幻音乐为主,此前已在巴西举办了近二十年,今年以色列主办方购买了版权,从巴西等国家邀请了DJ。
目前网络上正流传一段音乐节上人们歌舞的视频,天空中已经可以看到火箭弹的轨迹,跳舞的人群中有人举着巴西国旗还有人穿着罗纳尔迪尼奥的球衣。
目前音乐节的ig已经设置私密,更多信息请见活动官网:https://www.eventer.co.il/event/novaparalello/mCqCL
这可能只是一个小细节,但我看到许多看客正在基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这一虚假信息从不同角度攻击死难者(恕我不复述了),因此我相信澄清关于音乐节的基础事实格外重要。#JournalismAndBeyond
从这次的父亲把女童遗忘在沙滩上并致使女童失踪的事情来看,很明显能看到的是,那一群“挑拨男女对立”的人没有出现。那群每次不管是什么事,只要参与者是妈妈的人,都会大肆传播妈妈的隐私和资料,网暴妈妈的人,在这里事件中并没有出现。而这整个事情的社会讨论中,这个爸爸的资料并没有被传播,社会氛围是愤怒,而不是戾气。
我比任何时候都痛恨在男教师开车撞死孩子之后网暴受害者妈妈的人。
这一次次双标的结果,都是在说,你以为不谈性别就不会制造对立。但恰恰就是有这么一群庞大的能拿到公民资料并大肆传播网暴的男人,他们就基于他们的性别去网暴虐待另一个性别的人。但他们的行为却不会被称为“制造男女对立”,甚至因为他们集群,所以他们不会付出任何代价。
读过《土星之环》
https://neodb.social/book/67dWWvPRxvxRISWYCKyGwe
是我喜欢的看不懂记不住但是文字特别美的那种类型,表面是写游记实际是写兴衰,这种万物归于荒芜的寂静感好喜……
我走向你像走向一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