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看国内的这种基于互联网的情感研究总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一个是世界已经发展到有那么多种性取向了,但国内的讨论还是从很传统的二元性别/异性恋视角出发。好像人比研究跑得更快,以至于你用陈旧的研究视角是无法捕捉到它的本质。之前看到的一些同人文学研究我觉得也是……同人世界已经有了一套非常丰富的架构,互联网时代的同人文学是比之前几个世纪的文学更自由的世界文学。同人女已经在用着翻译器和表情包跨国交流了,一些跟不上时代的论文还在这里惊叹:天呐竟然有这么多年轻小姑娘写两个虚拟人物做爱,她们是不是缺爱?是不是社会结构性的压迫导致她们只能把爱寄托在动漫上?
看到有人推荐这篇报道: https://mp.weixin.qq.com/s/JxCVXCfaw1qW_rr4Dn-Ttw 才知道因虐待女友致死的牟林翰今年8月8日就要刑满释放了。
我还以为自己对这件事算是比较关注,有一定了解,但看这篇的过程中才发现仍有可怕的细节之前不知道。只能说包丽生前逝后的种种有太多值得深思处,已经不只与牟林翰的“PUA”行为有关了。同样让人感到一言难尽的,还有参与其中的律师、记者、朋友、老师们,也各有各的见解和行为,呈现的面貌也很复杂。甚至看豆瓣广播下的留言,就连这篇报道也因未经同意便公开部分受访者的名字,是有争议的。
包丽的遭遇所牵出的问题太多了,可惜当下的舆论无法给我们更充分讨论的空间。但读读这篇报道,会有助于我们更清晰一些地看到我们是活在怎样的现实之中。
#什么值得读
哪怕是最上头的时候我也不会说,各种找物料找采访,follow所有动态更新之类的(会看心情随缘翻一下),但是我会刷别人的收集和总结,所以其实是,虽然我不喜欢追星但是我喜欢看别人追星,寸不已!
读过《Pnin》
https://neodb.social/book/3vYZvWOr7xb0zreUtC5nqJ
特别特别喜欢!很轻松诙谐的小书!我一直以来都不喜欢以主角命名的小说,总觉得是作者懒得提炼,但这本不一样,这本讲的就是 Pnin 这个人,而不是他身边发生的事情,他做的事情说的话也会用 Pninian,Pninize 来表述,所以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标题了。
因为 Pnin 这个人倒霉可嫌又可爱,我读起来有很多共鸣,而且最后 Pnin 很猝不及防地得知自己的职位不保,但是在得到新 offer 的时候却又说自己厌倦了教书,没有接受,想到了我最近的遭遇!
#Pnin #读书
我观察自己和旁观他人沉迷上网和刷短视频的经验是:一定要给自己放空的时间。现在的算法和模型太厉害了,把人性的弱点和大脑机制的弱点吃的死死的,你不自己放空,就只会沦为算法的奴隶。尤其是还在中国的上班族,上班之外毫无自己的时间,只有刷短视频的时间和精力,很难挣脱上班累了-刷短视频放松下-更没时间真正的学习放松和提高自己-身体垮了精力也不足时间也不足-只有时间精力刷短视频了的恶性循环。
中国互联网企业每年天价的研发费用,最优秀的人才都是用来做恶的:利用大脑机制和人性的弱点,社科前沿理论来让你沉迷然后榨干你的钱和数据价值。
要自己拯救自己。然而这句话有点何不食肉糜,溺水的人难自救,已经沉迷/上瘾的人没有长期和系统性的帮助和资源是很难走出来的。沉迷短视频/网瘾和烟瘾酒瘾毒瘾,习得性无助其实没有太大区别的。
中国政府默许和鼓励中国科技企业这样做,中国科技企业出海又把这一套成熟的操纵系统带到了全世界,污染全世界,堪称21世纪的鸦片倾销,实在是怙恶不悛。
希望看到这条的人警醒吧。
ps截图为授权转载。
什么剧都没有现实惨。CNN报道说阿富汗女性自杀率上升。新闻故事里自杀未遂的女孩,13岁,才13岁,没有学上了,去年塔利班哄大家暂时不上学,乱嘛。结果现在是上到6年级就不许再上了。女孩家里是比较开放的,没有公立学校,父亲送她去上英语学校,要学英语。结果也关掉了。目前是没有男性陪伴,连门都不准出。女孩绝望了,她想上学以后当医生。她是在美军的秩序下出生的,她的有限的生命里,她有偶像她有希望她有目标。可能她的母亲辈没有这么绝望,她们不知道,没机会,没希望,从来没有。女孩没死成,被家人送到巴基斯坦治病,没钱,也不知道能不能治,作为非法居民抓到会被遣返。
阿富汗的一位精神科医生说,马上有一批女孩要毕业了,眼看着又要来一波自杀潮。医生说 "I don’t see any good future for anyone in this country,” 。
阿富汗的女人呼吁世界关注。美军曾经用很不正确,只有美军能办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了。结果20年,年轻的女人们看到了一线光明,立刻被直接丢回地狱。世界还能怎么关注。把塔利班赶走都解决不了问题。你们的父兄,对此要付全部责任,他们不想或不能保护你们,别人更不能。
我很难过。除了自杀,我看不出她们有啥出路。
我走向你像走向一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