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民连频遭“传话”宣布解散 泛民派无奈谢幕』
据法新社报道,香港社会民主连线周五(6月27日)宣布解散。随着社民连的解散,香港泛民主派较具代表性的党派至此完全消失。
https://www.dw.com/zh/香港社民连频遭-传话-宣布解散-泛民派无奈谢幕/a-73061552?maca=chi-rss-chi-all-1127-xml-atom
和阿姨聊天 让中老年劳动女性的讨论继续下去
#女性 中老年劳动女性的处境还在继续,改变好漫长。很多次遇到的阿姨都有好多话想说,希望自己的工作处境被看到、被理解。短短的休息时间用来聊天,经常不够把话说完,可惜很多阿姨年纪大了,不会上网。讨论应该不会再有之前的高热度了,但如果讨论还在持续,或许会……(来自微信公众号25/05/10)
阅读全文: https://at.laborinfocn6.com/articles/url?lk=https%3A//mp.weixin.qq.com/s/Iq361PjLy7QEAzPYwDRcFg
原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q361PjLy7QEAzPYwDRcFg
备份1: https://archive.ph/
备份2: https://web.archive.org/web/https://mp.weixin.qq.com/s/Iq361PjLy7QEAzPYwDRcFg
说其实我非常不喜欢“画得不好就别画”这种发言,还有综合一些其他言论好像对画手的期待就是勤学苦练十年在能上桌吃饭前都不准出来,就算是开玩笑也让我难以接受
石政贤在他那本人体教程的前言里就很详细地写他小时候画的事情,画狗的身体结构不对但通过观察进行了修正,而且写到这件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可以看出是给他的绘画解剖学研究奠基的事件
但看到很多人都是用一种嘲讽的态度对待别人的画技(甚至会专门画一张图去嘲讽别人画得不好),之前也说过很多次我真的很讨厌“鬼图”这个词,让人不适的同时又觉得很……悲伤?虽然想说“难道你们就没有经历过那段画得不好的时候吗?”但是又想到可能他们真的是这样过来的吧,毕竟我也在画室里待过知道老师是怎么实行打压教育,知道如果做得不好就会沦为其他人的笑柄是什么感觉
这种悲剧的连锁难以斩断才会让人悲伤
我注意到,近几年来,你国在处理灾害事务方面,有个极其恶毒危险的倾向:信息封锁越来越严、受灾普通人的声音越来越难于外传。
21年的郑州地铁惨祸,它们玩这一手可能还不太熟练,以至于普通人(例如妞妞爸)的痛哭控诉,还能演变为“舆情”,还需要微博众蛆下场硬怼;
到了23年的涿州水灾,就已经发展到,“不许外地救灾者进入灾区+受灾者讲述灾情很少外传”的地步,以至于,被外界关注更多的竟然是,涿州的图书仓库被淹。
再后来,从24年的梅州塌路,到本年初的西藏雪灾,再到此前不久的贵州垮桥,这些死伤惨重的大灾大难里,社媒居然没有任何受灾普通人的声音传出来,一切报道都以颂扬官方的“抢险救灾”为主。甚至,外界根本不知道、说不出,任何一个具体的受灾者的名字。
这现象让我非常害怕。我能联想到的只有,大饥荒白骨如山的三年期间,机枪守村口。而这现象,在今日你国的赛博空间,已经重演。
之前在性别研究课上,和很优秀的女教授讨论。她认为耽美产业事实上还是在为顺直女服务,对性少数群体真正起到的作用恐怕非常有限,就像白女不能代表黑人女性一样,耽美这种主流的伪LGBT叙事也不能代表性少数群体真正的权益。
我说,但我本人作为女同性恋,是亲眼见到耽美对性少数群体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的。二三十年前,大陆人还是谈同色变,对同性恋这个群体直接看作变态,其实正是因为对这个群体完全缺乏了解,无法看作是和自己身边的人一样的人。真正改变这一现象的正是耽美的广泛流行,如今如我家乡,北方落后省份十八线小县城中学女生,也能因为看耽美小说,能说出“恋爱只看人不看性别”这样的话,男生也能因为耽美小说的存在而被女生凝视,对身边的同性恋者也更多持好奇而非恐惧的态度。这种普及是学术、美剧,等等所谓那些先进正确的“代表”,不可能做到的。
后来又在很多地方验证了这一点。顺直群体会声讨、反对作品对LGBT群体的“刻板印象化”,可我们性少数群体却会认为,刻板印象也好,反派也罢,首先要出现,要曝光,要在畅销小说热播剧集里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或许是优势群体无法察觉到的弱势群体视角之一了
趁着新鲜劲还没过写一下这次的拜票经历,标题党:纽约地方政治的新篇章开始了(敲锣打鼓
先说结论,主要是群众的心之所向,其实拜票没有说服几个人哈哈。移民、年轻人、中产阶层共同选出了进步派穆斯林印度裔移民曼达尼作为民主党市长候选人。尽管11月的普选结束之后才能确定市长人选,但是曼达尼在初选第一轮投票已经领先前州长科莫超过7个点,谨慎乐观地说(去掉谨慎),曼达尼11月能赢。
我这次参与了3种不同的拜票活动,和服务亚裔移民的非盈利组织、和外地来的志愿者、以及和曼达尼的竞选团队。因为前段时间在旅游,我回纽约时距离选举日只剩一周多,选举前9天都参与了拜票,高温天热得够呛,如果早知道会领先这么多,可能那时候就不会那么卖力了……
非盈利组织:她们的工作是服务移民租客,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以华裔酷儿和女性为主。曼达尼宣布竞选第一天就支持了他,曼达尼表示会为政府管控的租金稳定住房“冻结租金”,这和她们的诉求是高度吻合的。这个组织服务的对象很多是移民多年的华裔老年人,这些老人在竞选期间也参与了发传单、敲门拜票等工作,看到华人老人和年轻人深度合作,非常感动。年轻人在高温天出去拉票,老人送水买饭切西瓜,大家彼此之间的关怀让我对华人草根运动充满了信心,希望之后有机会长期参与她们的工作呜呜呜。
外地来的(白人)志愿者团队:之前写过关于twin oaks社区的嘟文,这个志愿者团队还有人现在就住在twin oaks,我认识了来纽约拜票的白人大叔,团队剩下的人远程提供支援,他们是纯私人赞助的关注美国地方选举的团队。认识的契机是他在竞选团队的志愿者群里说自己在华人区贴海报,想找人帮忙。作为不会说汉语的外地人,见面之后我发现他对纽约华人区几乎一无所知,于是先一盆冷水浇下去——华人区相对保守,市议员庄文怡已经宣布支持科莫,而且华人区虽然人口密集但是很多人不是美国公民。说实话,在这里拜票的性价比相对较低。但是这些话还是没能打消白人大叔的决心,他说自己和伴侣在白人/年轻人区拜过票,曼达尼支持率已经很高,于是转战移民区。整整4天,我和他在纽约大大小小4个不同的华人区店家窗户上、停车收费杆、路边木板上贴了不计其数的中文投票信息,有无党派的投票时间信息,有我们复印的中英双语的曼达尼宣传。随着选举逼近,我表示希望和曼达尼竞选团队一起拜票,白人大叔也找到了说西语的志愿者一起在拉丁裔社区贴海报。
曼达尼的竞选团队:选举日前一天,最高温34度,我报名了拜票之后被竞选团队的网站分配到皇后区一个偏远的地段,负责对接的志愿者开门见山,说他是一个anti-zionist jew,因为进步理念支持曼达尼。我和几个志愿者从他那里拿到了拜票的门牌号和传单,拿了运动饮料就出发了。和竞选团队拜票的最大优势是数据,我们拿到的门牌号都是有投票记录的选民,点对点游说,不像贴海报的话根本不知道有多少选民能看到海报。我去年在宾州有给Harris拜票的经历,也算是轻车熟路,但是要说服决定选科莫的选民还是很难。
选举日当天,我在中国城的投票站附近与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一起“站岗”,看到路人就中英双语切换着吆喝:“有没有投票啊,今天是初选投票最后一天,投给曼达尼不要选科莫!”我们的吆喝也吸引了华人老太太和大爷的询问,说自己是公民但是从来没投过票,要怎么投。自己的行为使得别的华人移民对投票和选举产生兴趣,这可能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因为曼达尼的竞选团队的攻势,我问到的80%的年轻人(目测40岁以下),不论亚裔、拉丁裔、黑人和白人,都说自己已经投给了曼达尼或者准备投给他,我也越来越确信曼达尼会赢,因为选民的高度参与和热情都是真实的。
尽管如此,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出乎意料,科莫在第一轮统计尚未结束就宣布败选,而纽约时报发布的详细计票地图更是让人欣喜:移民社区,包括曼哈顿、皇后区和布鲁克林的华人区,尽管在去年的大选中不少投给了川普,这次初选很多转投给了曼达尼。这其中有南亚裔移民、穆斯林和拉丁裔的贡献,而华人移民区不少地方也是曼达尼比科莫拿到更多的选票。即使是在政治环境恶化的川普执政期间,进步派草根运动的潜能和空间仍然是广袤的。
很高兴,很开心,华人高度参与选举活动的景象我以为只会出现在台湾和台湾的电视剧里,但是当志愿者们在投票站附近放着卡拉OK一边唱中文歌一边喊“投给曼达尼,4年免加租”时,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量,在那一刻,我心里的所有孤单都消失了。
看到学弟转了很多人说喜欢看耽美但恐同的言论,其中包含着很多对同性恋的嘲讽和仇恨言论,我记得他之前也对此表达过不理解并且失望,然后点进他的主页看到他前阵子转过一条关于耽美和酷儿文学的谈论,其实我是觉得创作并不一定要反映现实的,也更多认为耽美是女性对理想关系的想象与欲望的投射,和现实中酷儿群体的真实处境没有任何联系。
由于此地的管制导致了酷儿的自我诉说,使之难以诉说,普罗大众也难以了解到他们的真实形象,而能够较为广泛流通的耽美作品在这一生态位上存活下来,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很多人对男同的认知。因为这一畸形的环境存在,可能是会出现一些耽美应该承担传递现实与真相的期待,但这其实也并不是这类创作者的义务。
但确实很难忍受很多评论中认为创作者“赐予”了男性角色更完善的人格品质以及对现实中的男同嗤之以鼻的傲慢感。就像强势文化挪用了一些弱势的民族文化之后说这些东西和那个小地方一点关系都没有,是我们将其优化了,之前这些只不过肮脏贫穷的部落里不起眼的东西。
辨别一家中华物产店的好坏,你就看他卖的镇江香醋是不是恒顺的,最优的是恒顺厂出的,其次是北固山——算是恒顺的子品牌,稍微离谱但是还在范围内。毕竟出口的要求和国内不一样,我也没有指望在日本能买到金梅醋。
如果看到是什么老骡子、品味世家这种,老板人人品和选品能力之间一定有一个出了问题,不建议在该店购买任何你没有十足把握的商品。
我去查了查生产这些醋的厂商,确实在镇江(因为镇江香醋是集体商标,必须在镇江)。但是他们生产的醋,国内的淘宝都买不到。
我不敢说100%的话,但是基本可以肯定这些醋是专供外国的,而且标签的设计还故意模仿了恒顺,很容易看错。
至于什么品味世家的醋更是野的离谱,我Google都找不到这个玩意儿的出处。
感觉这几年中华物产店的醋全面倒向老骡子这种品牌,倒是一些日本的业务超市坚持卖恒顺的醋。
这个时候传统日式的商业就显出它的好来了,传统日式的商业逻辑,除非质量问题或者产品调整确实不需要了,否则一般是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的。
即使要更换也要仔细比较,我在网上已经不止看到一个人说老骡子劣酸味了,大概率是经不起比较的。
一名21岁挪威游客 Mads Mikkelsen 因手机中存有 Vance 的 meme,在美国纽瓦克机场被边检扣留、讯问极端主义、脱衣搜身、强制交出密码,最终遭驱逐。
这个meme可以名留青史了。
www.nationalworld.com/travel/norwe...
Norwegian man 'strip searched'...
我走向你像走向一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