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gative trigger
昨晚看三联吴的长文,压抑又恐惧。感觉,某个时期的我和他仅有一线之隔。不同的地方在于我稀里糊涂地咬牙熬过了那段时间...
回过头再看,也只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周围有平时不太搭理学生尽使绊子但关键时刻非常负责的导员、偶尔提供支持和关心我的朋友、大学室友,很多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给予的善意,还有自己在精神崩溃状态下仅存的一点点理智和善良,让我勉强能够在十分痛苦的状态下理解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同情那些伤害我的人的遭遇并理解ta们的行为。虽然现在偶尔跟朋友说起来还是会维持一下厌恶的口径,其实心里对他们只有一种悲悯的感情。当然不至于原谅,能断掉的关系也基本都断掉了,但我从未恨过ta们,只是那时太难过了。这种感受很难也不太好意思在朋友们面前表达,说出来好像会显得我这人有点傻,于是只好维持一种恨的表象。
尽管现在已经过去了,觉得当时那种想法十分不理智,但回忆中那种自我毁灭压抑到极致所萌发出的毁灭一切的冲动在当时真实而浓烈,所以除了庆幸还是庆幸。但又有多少人能这样幸运呢。我不知道,人一念之间就会变成可怕的人,我觉得很恐怖。在这种情况下把责任完全归咎于个人我觉得是不合理的,但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要做点什么预防类似的事情发生,也毫无头绪。
up和朋友的对白听着好感动,いいな
【在海边听着萨克斯吹奏First love 在安慰失恋的韩国同学 |好像有一瞬间活在了电影里-哔哩哔哩】 https://b23.tv/ak7Nk84
纪年六四事件34周年,因版权问题,5.29-6.5 限时放映BBC纪录片《People Versus Party》(天安门对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JrOPSUZBhk&feature=youtu.be&ab_channel=SanleongJiu
自闭(隔绝非必要的交流)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感觉自己好多了 maybe回广州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社交过载,和高中的朋友们经常见面天天聊天然后聊着聊着又会约上...社交得过多,就不可避免地了解到很多朋友的生活细节,顺利的不顺的,高敏感的我会控制不住地共情,试图为对方提供情绪反馈和支持,做了这些之后又会期望对方也能为我提供相应的支持然而对方并不一定能察觉到我的问题,就算察觉到了也不一定能做到这就会导致我很疲惫并且失望。但其实我本来不社交的话并不会产生这么多情绪问题,毕竟大部分我的情绪问题都是社交带来的,仅关乎个人层面的问题就算产生了自己也可以很快消化掉。
感觉这次吵架之后,虽然有几天很生气也很难过,但是也提供了一个契机去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友谊。我感觉我自己的话,还是更喜欢偶尔面对面和朋友交流一次,至少能看到对方表情和动作,没话说的话就少见一点,那也比线上天天联系但却鸡同鸭讲、各说个的舒服多了。真的很讨厌大家明明在一个空间里却各说个的不互相回应,跟我吵架骂了我一通的朋友还发短信追着我指责,说或许各聊各的就是成年人之间最舒服的相处方式...恕我无法接受这种观点。
作为一个十分内倾的人,不能经常和人见面、聊天,其实对我来说很不错,独处其实是在给自己充电,一个人呆着看书/看网课/运动/听点音乐/看点电影/抱抱小狗/做点好吃的简直非常舒适。
但是也会一丝丝怀疑,我是不是不太擅长维系比较亲密的关系呢...比如说工作之后认识的朋友除了室友会跟有一搭没一搭得互相分享一些搞笑东西,大部分没事的时候我从来不找人家聊天基本都是别人找我,大学的好朋友经常是一年半年见一次,平时也不聊天。高中的朋友保持在一个月不联系的频率以下的话,都比较好。最频繁联系的几个人反而经常有矛盾。跟家里人也不太会密切沟通,经常讲着讲着就觉得累了不想说话了。
曾用名:波兰首都是上海(不!这是一首歌的名字,真正的波兰首都是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