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关于 Lolita fashion 的讨论,我终于看起了纳博科夫的 Lolita(?)。看了四分之一的时候觉得作者的心理描写虽然很黏很腻,但事实描写是很客观的,Lolita 看起来就是一个纯真调皮的小孩子,完全没有在所谓勾引,是 Humbert 自己把各种明明很单纯的场景解读出了性意味。结果看到书的二分之一的时候我开始不确定了,Lolita 终于看起来有些像在勾引了,而且原来她之前就有过性经历。
于是我决定先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种小孩视角的书看了再回来看这本书,不然我的视角一定会混乱
我完全不了解儿童心理,Humbert 各种援引法条,说女孩子大概到了十二岁就成熟了,看起来甚至颇有说服力。我也知道有些孩子是早熟的,比如缺乏性教育的农村小孩子会在很早的时候就有性行为,随着网络的发达也有越来越多的小孩子把自己打扮成大人的样子。但是我依旧不太清楚当小孩子们提到性行为或者性器官的时候到底是不是认真的或者到底懂不懂那是什么意思,因为我没有亲身体验,小时候的我是特别特别单纯的,我的两个表哥会在纸上写“屎尿屁屄”这种字眼然后哈哈大笑,小学同学也会认为讲脏话非常酷,女同学会故意吸气收紧腹部,突出肋骨的下段,假装自己胸很大。我却只觉得他们恶心又无聊,甚至会在班上的男同学用下流话调戏女同学的时候冲出来打他们掀翻他们的桌子。
但这些我看来也不过是我的同学们在装成熟,过界的性行为他们还是不敢的。初中的时候班上转来了一个女生,和我们班上最漂亮最非主流的那个女生小团体走得很近,结果有一天她突然没来,后来再见到她的时候,那个女生小团体在后面对她指指点点,一边小声骂她贱一边偷偷踢她。后来那个转学生就消失了。我问了才知道,她趁着某天学校举办活动不用上课,在家里跟男生做爱,结果爸妈突然回家撞见了。就,明明班上最标新立异最叛逆最爱花痴男同学甚至已经开始谈恋爱的那批女生,对于这么早就开始性行为也是很不齿的,当时单纯的我更是完全无法想象。
所以确实很难想象十二三岁就开始做爱的小孩子到底是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态,仅仅是因为好奇吗,他们到底懂不懂他们在干什么,这样还算单纯吗。
@ozymandius_aubade 主要是之前不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初看的时候觉得洛明明很单纯,都是亨一厢情愿,结果继续看才发现原来洛也有行动,所以开始想性对于小孩子来说到底算什么。之前讨论不让妈妈带大一点的男孩子进女厕所的时候,有妈妈辩解说小孩子啥也不懂,马上就有很多女生说他们懂得很,并且开始分享自己成年的时候被猥琐小男孩性骚扰的经历。那么是否小孩子对大人的性骚扰和我们平时理解的性骚扰并不是一回事,就像小孩子对成人的爱慕也不能理解成真正的爱,是否小孩子进行性骚扰不是因为他邪恶,而是他不明白他这个举动的含义,是在探索,是可以引导的。
但大多数人小时候对性再好奇也不会去骚扰别人,所以这肯定不止是性教育的问题,而是缺乏基本的礼貌和尊重。
@enchantee @unagi 儿童性心理研究本身就是很难做的课题,它性质上很具争议,而且“儿童”作为研究主体也是很让人捉摸不透的,更别提“性心理研究”的主体,怕不是会被广大家长打死…((
所以一些现有研究可能碍于这方面的障碍只能采用一些自身和身边人的经验来切入,可是这样子能得出的研究成果又是非常有限的
btw我想提出不知道有多大关联的一点:我认为童年(childhood)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建构的结果。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小孩的具体外貌体征上的差距可能并不是非常大,但是对作为一个小孩可以和应该做什么的差距可以是很大的,即在不同的文化之中,小孩与万事万物的相对关系和位置是不同的,其中也就包括“小孩”和“性”的关系
成年人对于“小孩”、“童年”的看法是有一个根本缺陷的,就是“小孩“被看作是“大人”的对面乃至附属概念,它不再是它本身,而是“成年人所不是的、失去的、怀念的”事物与特质的总和,例如单纯、不复杂、善良、不功利、无性别也无性欲,等等;但是我觉得这也经常是“大人”的一厢情愿,不是说“小孩”不能或不会有这些特质,而是说他们不仅仅有这些特质,他们的复杂性会超出一个傲慢大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