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我刚在看 ARTE 一个说女性的疾病症状缺乏数据的视频,里面提到女性承受疼痛的能力更差,因为激素之类的原因。我还挺惊讶的,因为之前看到一个痛经模拟器的视频,明显男性承受疼痛的能力更差。。
上网搜了一下也都是说女性对疼痛更敏感(例如 gesundheit.gv.at/krankheiten/g ),但是也有看到一个链接(wissenschaft-im-dialog.de/proj )提到这个痛经模拟器,说符合女性更能忍受疼痛的刻板印象。我又懵了,所以到底哪个是刻板印象啊,女性更能忍受疼痛还是更不能忍受疼痛?文章里提到的一个研究是说女性组更早报告疼痛,但更多的是组内差别,和男性的组间差别放到一起的话小到可以忽略,最后说“到底女性还是男性对疼痛更敏感,可能是一个到未来很难明确回答的问题。”
每次碰到性别问题我都是一脸懵,完全不知道哪些是生理因素哪些是社会因素,甚至刻板印象都有完全矛盾的。。

· Edited · · Web · 1 · 1 · 7

有的时候看到“引入女性视角”这个说法我也会感到困惑,这到底是说女性本身就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还是说女性因为经历过不同的事情所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总觉得这个说法会不会是伪命题,因为假如你考虑所有人的视角的话,那就必然会引入女性的视角,根本不用 explicit 考虑。
但可能也只在理想状况下是伪命题,因为比如你自认为是 gender-neutral 在考虑问题,但因为现实原因结果实际上更偏向某一方,所以要人为地纠正 bias。但我觉得这就是攒数据的方式有问题了。。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