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啰嗦的人男的会发日常感想,推歌,推书,读书笔记中立人,不在乎你什么立场支持什么主义关注你的原因:以前认识你(会私信)你会发猫猫狗狗图(拜托这对我很重要)愉快的互动之后的连锁反应。觉得你能处得来。
#推歌 Drück die 1 Annett Louisan她其他的歌也好听。
无法对抽象的实体投入感情。
逃不掉的swot和pest……行吧……
为了个策划案掉头发……尤其是还没有人能告诉我,对方的需求是什么……就告诉我活动是因为什么节日举办的,我怎么知道你要什么……每次都要揣测别人的心意,好烦。
#推歌Dancing With A Stranger (Acoustic)
指出问题是正确的,但对他人来说不一定是有价值的。
@konatasick 让我想起有本书里就有讲过虚构一个重要但你绝不会行动的事项,为了逃避它,你就会做很多事。这个办法应该叫结构化拖延。貌似作者也是从逃避工作里面悟出来的。
#推歌 ブラウニー(布朗尼)和ぬか
最近在看那本 The ABCs of How we learn.中译本叫科学学习吧……感谢他们总结的方法论。读这本书大概算是我尽力挣扎的其中一部分。
#推歌 ダンス・ダンス・ダダ EMA/MAISONdes
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评价指标。这不是很难理解的道理吧?但还是有很多人弄不清楚别人需要什么看中什么。
#推歌sleepyhead ——submarine boy
Tom Cardy的red flags 笑死了,适合循环播放。
和朋友聊了之后他的回复是:“最直接的难道不是大家都是泥巴人吗?”感谢他我终于能补完以前写过的一句话:“生活本就是一场大雨,我们都是泥巴人。”
黑泥 Show more
我最讨厌的就是那种以自己的价值评判来指导你应该做什么的人。能不能清醒点,你只是恰好能窥见别人人生的一角,不代表你有资格去劝诫。没什么是应当做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应当做的。他决策他承担后果,就这么简单一个事儿。非得给人扣帽子,让别人觉得不听你的就会吃亏。你算老几……
女娲造人的现实隐喻可能是这样的一句陈述:“人是被塑造的。”我可能早就认不清自己了,所憧憬的形象也只是他人的一种灌输。教育给我打下的烙印远比我想象中深刻。
最近总会在要醒过来时做一些梦……纷杂奇异又在醒过来时迅速忘掉。于是早上的第一件事是找回自我。不是很美好的体验……
我居然又开始回忆起无知时的快乐……但还是要提醒我自己。但那些你亲眼见证过的事,那些发生在你身边人身上的事还不够让你警醒吗?要多少次才能长记性,在你真正得到什么之前,不要相信他们许诺你的美好未来。
@epoche 你可以在编辑窗口选择可见范围的……
生活的重压暂时有人替我扛起。但对未来的焦虑从没消减过。很多问题我从未解决过,它们一次又一次变换样貌出现在我面前。而所谓成长了的我,也一次又一次,变回那个怯懦的淋着雨的孩子。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