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一个活动,主持人说我们今天英荷双语,然后 blabla 讲了二十分钟的英语,后面一个人弱弱地举起手:我们今天还说荷兰语吗?我不会是全场唯一一个讲荷兰语的吧?
@unagi 让老兰也体验一下passive aggressive racism
@Kaitlyn 其实我分享这个是感觉这种事情在荷兰挺典型挺有意思的,明明官方语言是荷兰语,但是很多地方都是英语为主,反倒是荷兰语被压制了,很多人在自己的国家却不能使用自己的语言,甚至有人担心荷兰语会消亡..感觉其他地方不太见得到这种情况
@unagi 是大家一起散步吗?
@umitsuki_jellyfish 是的,主办挑了几个合适的场合,带我们过去一起听。
这次的活动是画声音,之前也有一起散步然后画见到的植物。
@unagi 好可爱啊,想在东京复刻(思路已经从“想参加”变成了“想复刻”)
@umitsuki_jellyfish @unagi
完了你说东京的声音我第一个印在脑子里的就是晚上电车在头顶上哐当哐当
@Eris_liberty @umitsuki_jellyfish 啊我离开东京的前一晚住在电车下面,就是哐哐的!
@umitsuki_jellyfish 可以可以!!
今天的活动是一边在城市里散步一边注意有什么声音,然后把这些声音画下来。
我们听到头顶的飞机声,路上的汽车声,鸟叫,走路时鞋子和地面摩擦的声音,风吹起落下的花瓣的沙沙声,小狗的脚踩在花瓣堆里的声音,行李箱在石板路上有节奏的咚咚声,行人对着手机的讲话声,蜜蜂的嗡嗡声,滑滑梯里呜呜的回声,儿童攀爬时铛铛的铁链声。
大家有的画得比较具体,把整个发声物体都画下来了,有的画得比较抽象,比如对话就用两条交错的、不同线型的流畅线条表示,突发的声音就画一条尖尖的小刺。
有个人说她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听到声音的感受,同样的声音有的时候会觉得打扰,有的时候又想要去追逐。
我看见有一位父亲和他的孩子在玩 wheelbarrow walk,我忍不住想把这个画面画下来,但是闭上眼睛后我发现我只听到了他俩的说话声,父亲的脚步声,小孩的手掌在地面移动的声音,我就只画了这些部位。有人建议说应该把眼睛闭起来只听声音。
还有一个人说他发现不同的人走路的声音不一样,有的人轻一些,有的人和地面的摩擦比较多。我说可惜今天没人穿高跟鞋,不然花样更多。有个游戏叫无限暖暖,是个换装游戏,主角会换各种不同的鞋子,要走在不同类型的地面上,组合出来很多不同的声音,结果他特别感兴趣,好像安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