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河 boosted

看了一个芝加哥大学学术写作的视频,看到最后寒毛直立,我从本科开始的学术写作一直和我的文学创作是两条没有交互的平行线,我在别的地方积累的写作经验似乎总是无法运用在学术写作中。
我是说学术写作需要什么技巧呢?学术写作几乎是21世纪的八股文,我总在想既然数据比文字更重要,为什么不发明一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呢?
但和这种信念不同之处在于,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却时常能清晰地区分出那些是出色的学术论文,那些写的是狗屎(比如我daily phd supervisor的文章真的是屎中屎)。同样采用相同的框架进行写作,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我最开始把这一切归功于可能是好的文章更加match我的知识框架,而烂文章没有考虑到我这样的学术笨蛋。
但看完这一个半小时的学术写作课后,我完全彻底的理解是什么造成不同文章的优劣,而这样的原因居然和我在学术写作以外的创作中所积累到的经验不谋而合!
首先最重要的,我觉得是要有非常强烈的读者意识,在学术写作里读者就是学术共同体,学术写作的目的不是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或者兴趣,而是试图将某些发现和观念传达给学术共同体。
其次,在明确了读者意识之后,我们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并不是知识积累,因为读者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在乎他们不关心的知识,写作的目的在于改变读者的认知。运用在学术写作的场景中,即是不要将学术写作视为线性的知识积累,而是一场持续不断地面向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对话,要意识到自己的写作注定会被遗忘或者推翻,但更重要的是keep the dialogue going
最后,我觉得这是最和我的创作经验契合的建议,永远在不确定中写作。不要将论文或者是文献综述描述成“一个稳定的金字塔,而我是往这个稳定的结构中添加一个稳定的知识”,这不是价值的来源。文章的价值源自于不确定,在充满危机、无序、混乱、矛盾的世界中找到某种解决方法,或者是达到某种平衡,这才是文章的价值来源。
这实在是太妙了!
回想我写过的那些学术垃圾,有些时候我好像也无意识的做到了一些,但更多时候我可能还是死板的遵从某些老旧错误的习惯,原因就在于我觉得我的创作直觉和学术写作是不相容的。
但看了这个课程后,我好像任督二脉被打通了一样,涌现出无尽的兴奋!我对写作有着近乎creepy的热爱,但怎么没意识到学术写作也是写作的一部分!

PS:加入我看的这个课程的截图,分享给可能需要的象友!

霜河 boosted

@ChuckL 实际太为难了!应该叫奇怪来帮我​:blackcat_11112:

醒来后我睁眼就是一个鲨鱼脑袋黑色身体,吓得我。。。这就是你们的终极形态??
终于清醒了,才发现那是我搭在转椅上的灰色衣服……

Show thread

做了一个梦,梦里被迫要求潜入他人家中给该户小女孩制作可爱贴纸贺卡,绞尽脑汁糊弄设计完了。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冒出来捣乱,躺在床上乌拉哇啦。
惊动了主人,她爸吃惊地看着我俩,去叫她女儿了。我跟小孩呆滞在屋内。女儿出现了,眼睛发着黑亮的光,举着一把Ak步枪就是瞄准我们,吓得我大叫:Wir sind Menschenーー
对面的声音直接传我脑里,冷漠的,无情的,干脆决断的:我们不是人类。
一片白光。梦醒了。

好大 的风
上个课回来咋如此腰酸背痛

@ChuckL 好的~增进了奇怪饮食方面的了解 :aru_4110:

@ChuckL 奇怪去日本要不要试下全家的炸鸡,据说超好吃(上网看到的(罗森的不行

霜河 boosted

好东西一定要和香油分享,发现一个网站可以在线免费看全世界各国的电视台,过去十分钟里我看了:
- 海地电视台的欢快广场慢摇
- 阿塞拜疆电视台混合民族器乐和电吉他的选秀
- 古巴唯一的电视台,全是旅游观光广告
- 玻利维亚的冰箱广告(……)

总之没事可以进去看看世界各地人民都在干嘛 :aru_0160:

网址:tv.garden

#长毛象安利大会

@ChuckL 我也不知道哈哈,觉得奇怪画得萌萌很有设计感,很适合做成贴纸
没事咧没事捏(揉

霜河 boosted

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对德语的时间数字频频有错觉,比如17:30(siebzehn)脑袋里想的却是neunzehn​:aru_0170:
主要是下午的时间,12点以前和21点之后都还好…

霜河 boosted

毛媽和毛妹也都是貓咪粉,經常投餵流浪貓。
然後今天早上一起床。。。

@insanelytruthful 我也是……吃早茶必须要多人啊!!!不然就演变为拎着打包盒5555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