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霸权之中包含了一种特殊的共识,即某个社会群体想方设法将自己的特定利益展示为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于是,尽管社会之中始终存在着剥削和压迫,但各个阶级之间达成了高度的共识,彼此和谐相处;被统治阶级似乎服膺于“共同的”价值、观念、目标,以及文化和政治内涵,并以此种方式被既有的权力结构“收编”( incorporate )。
在葛兰西看来,所谓“霸权”指的是某种进行中的状况,它描述了统治阶级(连同其他相关阶级或阶级成分)通过操纵“精神及道德领导权”的方式对社会加以引导而非统治的过程( Gramsci, 2009: 75 )。
广告强调的并不是基于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而产生的阶级差异,而是人们在对特定产品进行消费的过程中产生的差异。于是,社会身份就成了我们消费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我们生产了什么的问题。
读过《白痴》
https://neodb.social/books/15083/
这本书的主题应该是怜悯和爱,可惜到最后怜悯没能救到娜斯塔霞,爱又使公爵重新变成白痴。
由于传统的约束力已不复存在,文化的意义也不再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可以在消费的过程中做出自己的理解。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政治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或如阿多诺所言:心理的)过程。
如今,群氓文化轻而易举地对种种程式、惯例和标准进行着持续的再生产,这导致绝大多数人就连说话的方式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如果有人不按照群氓文化“规定”的那个调调来讲话,那么其自身的存在就会受到威胁:别人要么将其视为白痴,要么将其归为知识分子( Adorno, 1991b: 79 )。
利奥· 洛文塔尔认为,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文化具有“标准化、模式化、保守、虚幻等特征,是极具操纵性的消费品”(1961: 11 )。这些文化商品对工人阶级进行了去政治化,让工人阶级忘记自己在资本主义社会体系内遭遇的剥削和压迫,进而也就放弃了政治和经济理想。
恩格斯的意思是:尽管是经济基础生产了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生产和再生产并不是上层建筑领域内诸种斗争形式的唯一决定因素(尽管经济基础的存在明显地限制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占领上层建筑的那些人和制度之间的互动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简言之,文化分析就是要重建威廉斯所言之“感知结构”( the structure of feeling )(同上)。所谓“感知结构”,指的是为某一特定群体、阶级或社会所共享的价值观,是某种不确定的结构,是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意识形态的混合物。
文化分析应当研究特定的意义和价值,却不应当对不同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比较,更不能设立一个标准来衡量文化的优劣。文化分析应当关注各种文化的变迁类型,总结其“规律”或“趋势”。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过程( 32-33 )。
读过《讲故事的房子》
https://neodb.social/books/324689/
很可爱,看着一幅图我可以脑补半天,最喜欢的是小矮人的那套。
读过《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
https://neodb.social/books/177616/
非常好的一本研究通俗文学社会性质的书,没有单从文学和神话因素去研究通俗文学,更多是从社会、经济以及文学批评的角度去讨论通俗文学。虽然论据方面不是很全面,但因为主要是梳理其他大家对通俗文学的看法,所以我感觉能完整的有条理的理下来就真的很好了。
生物功能的神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女性所渴望的所有改革、解放和精神生活的深恶痛绝,也导致了对“现代女性”的蔑视。真正的个体满足似乎只有在性领域才能存在,但是这并不是因为肉体快乐和个性的发展有什么特殊联系。强烈的厌恶和怨恨(这与其对女性的极端蔑视密切相关)在这种关系中是至关重要的。
以前,只有病人才需要被照看,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有着相似的症状。今天,每个人被降低到同等的依赖状态。个体拥有自己的道路和兴趣曾经是一种骄傲,现在却成了反常的耻辱。对他人消费的兴趣意味着对真正的消费缺乏兴趣。接受性和被动性支配了对性格的详细描写,它们同样在“没有发展的灵魂”这一概念中占据了最显著的位置。
所以大概是看书号
《银河英雄传说2》《视差之见》
25
这就是他现在看到的宇宙,七扭八歪、摇摇欲坠,同他一样得不到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