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友不喝咖啡,但是为了招待客人有一个看起来廉价无比的咖啡架,我放了一片滤纸泡了一杯咖啡,觉得味道还不错,然后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竟然就是我久仰大名的一听起来就高大上高逼格有腔调有学问受资深咖啡爱好者追捧的…手冲咖啡??
这不就是平平无奇的滤纸咖啡吗!热水往咖啡粉上一倒然后等它流进杯子里,装备不到三欧就可以搞定啊!为什么会有那么精致的手冲壶,普通烧水壶不行吗?我现在用的国产电热水壶甚至能烧刚好 95℃的水,我小时候家里的那种会鸣笛的热水壶也有那种弯弯的壶嘴啊,想要压力的话把壶举高一点不可以吗…为什么会有那么精致的容器,直接把杯子放在下面接不可以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注意事项,真的有那么大的差别吗…
我现在整个人处于不可思议的混乱状态…
@suica 我觉得“咖啡逼格高”这种印象是源于星巴克这种超贵的咖啡店,所以喝不喝得起(高档)(星巴克)咖啡成为了一部分人彰显身份的东西。虽然后来星巴克的口味被很多咖啡爱好者嘲,但是这种印象貌似被留下来了,总之我听到人提“手冲咖啡”的时候整个文案总是和“情调”“精致”一类的词结合在一起,包括一套器皿、环境和照片的打光也是往高逼格走。
我当然不否认做出一杯好的咖啡需要技术,我只是不喜欢上述提到的把喝咖啡当成小资情调的那种态度。我觉得咖啡里的门道和茶差不多,也都是含咖啡因饮料,但是喝茶就显得比较老气,喝奶茶又显得太过平常,完全没有咖啡那种地位。
@makingamonkey @suica 茶叶也没有那么轻松!同样是大吉岭茶,根据形态、采摘时间、香味等等的茶叶店里可以摆两大排,水温和冲泡时间也有讲究,有的茶只要 80℃,有的茶根本不用泡,水一倒下去就好了,茶具也会影响味道,还有什么高冲低斟,第一泡要倒掉等等说法…
反正我觉得和咖啡差不多。
@unagi @suica 茶壶形状竟然也会影响,也好玄学啊!我还以为手法水温只会影响茶的泡出来香不香
。咖啡还有一个问题是它们的商品名让人看不懂好像很有逼格,但实际上就是描述了“在海拔1000m的亚洲中国王村种植的直径10mm左右大概这么硬的豆子”这样的内容
。和它俩类似的东西还有文创书店的周边
,除了售卖商品本身还有它们背后的文化、品牌etc。茶和咖啡作为农产品,需要投入的劳力和资源还更多,比起它们,可以批量生产的文创产品溢价真的好贵。
创意是另一种生产投入但已经是我不能理解的领域了,它们看起来好像就是一些可以顺滑写字的笔和纸啊,除了封面图案少有设计功能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