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干活了,想上学​:blobcatgooglycry:​要是我家里很有钱就好了​:blobcatgooglycry:

Follow

一点也不想工作…想去读个数学…再去读个艺术…

· · Web · 1 · 1 · 5

今天发疯是因为学到一个数学知识很激动,刚刚就跟我妈分享,我说我们行业好挫,每次出个什么爆炸性论文用的都是些几十年前的数学方法。
我妈说,那不算啥,中学生们学的初等数学还是公元前研究出来的内容呢,高等数学里的微积分也都还是 17 世纪的内容。
我:我还以为微积分年代更久远呢,17 世纪那很现代了。
我妈:是现代。
从这个角度理解“现代”果然完全不一样​:aru_0160:
今天跟我妈分享的是统计学知识,我妈说我也可以就像现在这样在应用中学数学,这样毕竟统计学是在概率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概率论当年是为了解决赌博中遇到的问题才诞生的。她的学生们现在学了数学觉得很抽象,不知道有什么用,都很迷茫…哇我觉得数学知识本身学起来就很有趣啊,我就很后悔没有学数学,学完之后做啥不行啊,花个半年就可以转码啊。

又来了哈哈哈,
“采用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误差,然而求和项数会是 2^N,这如何在实际中应用呢?幸运的是,这个求和问题牛顿在 17 世纪就解决了。”
:aru_0160:

“让我们来看一看泰勒展开的第一项,这不就是 Ray Marching 嘛!我们修正了偏差,所以我们把我们的方法叫做 Unbiased Ray Marching”
看到这里真的笑出声,我怀疑作者跟我一样吭哧吭哧算了半天,最后发现形式上和前人的东西一样,所以我在论文里把我的方法叫做 xx-like (

唉我还是更喜欢这种 focus on 一种方法解决大部分应用的论文,最后分析的时候就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讲,比如同等时间/同等样本数的情况下和前人方法的比较,或者采用更多样本之后结果如何变化。
我的论文就总是用一大堆方法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然后最后分析的时候根本没有前人的类似方法可以比较,就显得比较弱,没有说服力…

打好基础很重要!这篇论文的核心仅仅在于泰!勒!展!开!而已,其它的都是一些边边角角的修补,就我感觉我也能上的那种(
倒也不是盲目自信,就每次看我们专业的论文确实是初看高大上,细看不过是前人的方法加上一点点聪明才智而已。只有学数学知识的时候我才会觉得“卧槽牛逼这是人能想出来的吗”…

@unagi 费曼说过 "every theoretical physicist who is any good knows six or seven different theoretical representations for exactly the same physics",当代物理学在很多情况下也会反过来 apply the same theoretical representation to completely different areas of physics…🤔

@QuantumBubbleTea 我说的一大堆方法解决一个问题是指结合一大堆方法才能解决,而不是说每种方法都可以独立解决同一个问题 ​:aru_0160:​ 然后每一种方法都看起来不太成熟以至于目前只能应用到特例上,有一种东拼西凑感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