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三个小时了,最后冲了一杯可可…
没食欲还要求高,真是害人

Show thread

反正我不觉得这是在受教育,只觉得是折腾人——虽然它也是一种生活。总的来说,人要想受罪,实在很容易,在家里也可以拿头往门框上碰。既然痛苦是这样简便易寻,所以似乎用不着特别去体验。

Show thread

昨天有豆友发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原版歌词《悲惨的时代》。今天发现删除了。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帝俄和苏联政权对哈萨克人的持续迫害,使大量哈萨克人进入新疆,与新疆的哈萨克人汇合。
1912年至1939年,新疆哈萨克部族又卷入动荡的政局,百姓屡遭屠杀,许多人再迁往青海、甘肃。

这首歌应该唱的就是这段东迁史。
故乡远去,骨肉分离,来不及道别便仓惶逃难,世界广袤无垠,没有哈萨克老百姓的立足之地。

王洛宾却把歌词改成格调很低的小情歌,电车痴汉's gaze,还出售著作权牟利。好像拿别人整个民族的悲剧历史来开轻浮玩笑,非常糟糕。

youtube.com/watch?v=Sp7bbirE9C

Wordle 214 3/6

⬛🟩⬛⬛⬛
⬛🟩🟩🟩⬛
🟩🟩🟩🟩🟩

今天好顺利!和上次一样没出过黄色…

Show thread

我这篇文章题目在说椰子,实质在谈平等问题,挂羊头卖狗肉,正是我的用意。

王小波讲话好可爱啊​:blobcatcomfsob:

Show thread

新剪的头发像锅盖,不喜欢​:azukisan_cry1:
去的是一直都去的比较满意的那家理发店,但换了个新人剪​:azukisan_cry2:

买的越南米粉,那个粉小小一份的,一下子就吃完了,感觉完全不够吃,但我肚子已经撑了​:azukisan_cry2:

Show thread

最近两天喜欢上两个女作家,一个是匈牙利的雅歌塔,一个是在科幻小说作者艾玛·杜尔什。这两位的文风我很喜欢,感觉笔力非常有力度,用平实的语言把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还不拖沓。 

先说雅歌塔,看《不识字的人》知道的。看了她的简介,4岁会阅读,14岁写诗歌,极具天赋和才华。后来因为战乱,她和丈夫离开祖国避难,此后在工厂流水线打工和在家做家务看孩子。很多作品都是她在工作的时候诞生的。她的文风简洁干练,平实的语言之下反映的很有深意。她很会讲故事!!

第一篇就很细思极恐,短小精悍篇幅只有两面纸。由对话组成,一个女人打电话让医生来家里确认早已断气的丈夫是不是已经死了。她的话很多,说斧头插进因翻身掉床下的脑袋里是一个很蠢的意外,而且丈夫死了也完全不慌张。“我第一反应也是他已经死了,但还是想让您帮忙确认一下。”(老实说我看到这句没觉得她有病,相反觉得她好天然……)最后医生打电话给女人叫来了救护车。

还有我很爱她为《昨日》这个故事写的诗。
昨日的一切都很美好
树林间的音乐
发丝间的微风
还有你伸出双手的
阳光
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同时很容易就联想到自己相似的场景!!!!想到为什么能和作者的文字产生感情共鸣的原因就是因为作者把读者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了。在文字里感受到的是相似的经历和感觉。
而且我还从“还有你伸出双手的 阳光”联想到一个女生头戴太阳花或雏菊双手把阳光捧到我的面前呜呜呜呜,好温暖。我抄这首诗的时候真的从腰部升起一股暖意……

不过比起她的故事,我对她的自传故事更感兴趣。为什么觉得她的经历很传奇,她这个人很值得了解?因为我在她的身上看到对写作对阅读巨大的热爱,深深震撼到我了,(就像内心的小孩被什么击中持续张大嘴那样呆愣的状态)。她小时候得了一种“阅读病”看书看有字的东西她都会读,又联想到我小时候对读书也有如饥似渴上头的时候。我最近也在找学习或者说创作的源动力,知道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是自己真正的需求,但是太空泛了这句话,我看不到实例,大脑也很空白。

她在最后一篇《不识字的人》当中介绍了她的经历:在流亡初期的时候不会用法语写作,还是用匈牙利语写稿件刊登到匈牙利的报刊上。直到把孩子们送去上学后,去附近的法语班学习法语。她那个时候快30了吧,开始像她孩子在学校学习一样学习新的语言。她的老师表示她说得很好,也能听懂,为什么要来报基础班?她说因为想学习写作,用法语写作。她用一年时间以高分考取了法语证书。(证书就是学习的最终学习反馈凭证吧)序言里说:“她用字典执着地“对抗”法语,对抗她的命运,用另一种语言写下她的作家梦。

她说因为学了法语她就能读雨果、卢梭、伏尔泰、加缪、米肖、弗朗西斯、萨德等所有她想读的书。因为早上听podcast聊到只有源自自己内心的欲望,知道自己的需求,才能真正的自我实现。我觉得这个想读、想用法语写作就是她的源动力。所以我很佩服她。

她说:不是她选择了法语,而是法语选择了她,它通过命运、偶然和时局强加在我身上。学这门语言变成了她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她说这是一个挑战。
看到这段我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她把学法语,用法语写作融为了她的使命,对写作的热爱融于生命。因为了解到这一层,我看她写的故事每一句话都饱含着感情。(因为她后面的作品都是用法语写的)

后来还提到她大概觉得练习用法语是一生的学习。她和她的孩子一起练习使用法语,如果孩子问她她不知道,她不会说“我不知道”,而是“我去查查”。这种学习精神是我很向往值得学习的。因为我没有这个东西,也没有这种迫切的欲望,但是又想有这种学习的劲头,学语言当成自己的母语一样使用。

看到她写小时候她在读书上展现极大天赋但不被周围理解,反而因为女性的身份被规训时就很愤怒,对女性的规训在哪里都一样。他们说她只会读书又能怎么样呢?除了读书还能做什么?
以至于她在文末说,她现在还记得这个规训,认为阅读了一会耽误了做家务,因为阅读而耽误了写作。看到这个描写好无奈。。

(说起在工厂做工,前几天看到的一本书也是在工厂做工时诞生灵感的书《我牙齿的故事》是个墨西哥女作家的作品!很有意思。
有一个描写因为太写实了我觉得很恶心。。。
是描写主人公父亲坐在躺椅上抠指甲,把抠下来的指甲放嘴里用舌头顶出来反复把玩沾着口水的指甲。有时指甲会掉到主人公的作业本上,就像月球表面的坑洼。(好像是,如果记错了麻烦请指出)。不过这个比喻我倒是很喜欢。。。

打这个打了一个小时,体会到了一些心流的感觉!十分专注!就是小时候奋笔疾书的感觉!没有平时空虚的感觉了,果然还是要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具体的事情。希望我写文的时候也能灵感不断,有很多要说的。

#川的读书感想

打电话订餐准备一会儿到店吃,结果店员理解错了,以为我要带走,当时店里已经没座位了…于是店员看我可怜,送了我一瓶饮料​:aru_0160:
(每天靠一些人品守恒过活
(人品这个词是不是过时了

@QuantumBubbleTea 啊冒昧就这个话题多说两句,研究已经证实了“性别权益越平等的国家,学STEM的女性反而越少”……在美国,只有18%的CS学位授予了女性,(来源:google.com/amp/s/amp.theatlant )如果按照种族划分,亚裔是学STEM的女性占比最多的种族(27.2%),其他人种的比例都在20%以下。而在STEM领域内部,学习生物学和农学的女性显著多于男性,化学、环境科学和数学中性别比例大致相当,但在物理学、计算机和工程学,性别比例差距几乎都在5倍以上。以上结论对于在学界和在职场都成立:20%的软件/硬件工程师是女性,7%的机械/电子工程师是女性。在学界这个数字稍好,STEM女性研究者的比例约在30%。(数据和图表来源:aauw.org/resources/research/th

我个人的体感可以大概验证上面的研究……CS已经是比较female-friendly的领域了,但级别越往上(SDE II/III)女性就越少……在物理学、航空学、空动、EE、机械工程、能源交通、可靠性等等这些领域更加是一个惨淡,我所在的集成电路学院总共只有三个女生,很多教授的组里都是纯男性(。)在学习的时候一方面会承担来自内部的压力,感觉自己代表了这个领域为数不多的女性力量,如果做得不好更给了一部分男性歧视女性能力的理由;一方面会承担来自外部双方的性别压力:男性抱团更加驱逐女性,而女性又因为人实在太少很难互相连接起来,互相帮助形成自己的势力。在选择权越多的发达地区,就越少女性愿意忍受这样的境况,从而愿意学STEM的人就更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我跟南美同事是同一个大学读的硕士,所以我们还一起吐槽过那里的外管局…德国人如果不是跟外国人结过婚的话在这个话题上基本无话可说。

Show thread

我自一个月前来所里干活之后见到了好些所里的(德国)人,但我跟他们除了打招呼一句话也没说。刚刚所里那个南美的同事来了,我马上过去跟他搭话“你是因为 timesheets 来所里的吗?那个东西真是傻爆了”然后小聊了好几分钟。
感觉很神奇,就是之前也跟他完全不熟,但比起跟本地德国人说话更愿意跟他这样的少数族裔说话…大概德国人不怎么主动找我说话也是有这么一种奇怪的隔阂存在…
(之前跟东德人聊过,她说面对西德人她有类似的经历​:ablobspin:

(史盲发言)
因为想知道欧洲的殖民是不是造成非洲贫困的主要原因,就上网查了查,结果很多来源都说“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论据一是“很多地方已经摆脱殖民一百年了,但还是很穷”。这点完全不能让人信服啊,殖民抢走人家那么多资源,扭曲人的精神,后患无穷,拿人做类比的话童年阴影也是会跟一辈子的;论据二是“有殖民之前非洲就好战又愚昧”,这点也很站不住脚啊,殖民 16 世纪就开始了,那之前全世界哪个地方不是好战又迷信?欧洲也猎巫呢…
可能要去找找正经论文或者历史书籍看,但大概没那个精力​:ablobspin:​目前的感觉就是殖民肯定是原因之一但很难分辨出比起其他因素影响有多大,感觉历史发展很多时候碰一些运气。这么说中国倒是从殖民中恢复得还可以…
殖民甚至会带来一些好处…比如美国给德国带来了民主,英国殖民非洲之后有些非洲人上伦敦大学变容易了​:ablobspin:

@Scarlettyyyy2021 的确一代移民都是很艰难,种族性别天花板也一定存在。我觉得不论在哪里,都要尽量让活得自己舒服一点,多保存自己的快乐。比如遇到晋升天花板就提桶跑路,如果行业陈腐就转行,现在很多行业做到30年经验的薪资都不如入门码农,干嘛非要和他们争同一块小蛋糕而不去旁边的大蛋糕呢。交友不一定要和每个人做bestie,谐音梗也可以分享给经历相仿的一代移民,我相信象上的友邻们也有自己的内部梗。和本地人可能更多会分享本地的吃喝玩乐,只有很少见的情况下才会掏心窝子,这点国内国外大概是一样的吧。
我自己认为最好不要让自己背负太大的压力,比如“这次晋升代表着亚裔女性被重视的程度”,或者“因为我是外国人所以融入不了他们的圈子”。我就是承受不了这样伟大的意义才要跑路的好吗。。。
在哪里能吃得好睡得香过得开心就在哪里生活。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