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突发脑出血,伴头痛和恶心,一人倒在宿舍,在打电话给亲友和120之间,你选择了后者。
接起电话对面那个人情绪不太好。
“你再说一遍你的地址。”
“你能不能保持清醒?”
“上大学都20多岁的人了。”
“你这样不配合我帮不了你”
“不说清楚就不发车”
“你没有室友帮你吗”
“我怎么感觉你没什么事儿呢”
“你为什么不回答”
“不要一直不说话”
然后你昏迷了,接线员没发车,2小时后你室友发现了你拨打了急救电话,送到医院你已经死了。
楼下有个评论说一个研究指出,女病患死亡率比男病患高50%的一个原因是医护人员的厌女症,认为女病患的症状是无病呻吟。这篇话的source我没有找到。但是找到类似的研究。
ER处理心脏病的情况中,女病人的死亡率高于男患,除非处理的医生是女医生。
https://amp.theguardian.com/society/2022/jan/04/women-more-likely-die-operation-male-surgeon-study
女病人更容易死于男医生开刀的手术台上。
我觉得有些眼药水是真的很有病,它不是一瓶装的,而是这么小的一个分装,每次都要新开一个分装,使用之后即使里面剩了液体也要丢弃。
关键是,你的推荐用量也只有一只眼睛各一滴而已啊,既然是一次性的,那你为什么要往里面装这么多液体呢??我用完之后还剩图二这么多,你让我全部丢掉??这不是浪费吗…
虽然我离正式毕业还远,但我已经想写读博经验了
大概就是教授不懂你的课题没有关系,找外援就好了,就看看参考文献的作者就知道谁比较懂行了,然后去写邮件。我联系到的人都还挺乐意帮忙的,毕竟他们本身也对那个领域比较热忱,而且可以挂名字,也不过就是教授人脉好的话找外援更容易一些。。我教授对我研究内容的贡献零零总总算下来几乎为零,无论是具体的方法还是宏观的方向他都一窍不通,除了我第一篇论文的 idea 是他的,外援也是他帮忙找的,其他的论文都 idea 是我的外援也是我找的。
我教授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允许我瞎搞,我整个研究课题都还挺自由的,想搞啥搞啥,因为教授也帮不上什么忙,所以我不跟他开会的话他也很高兴。当然自由的代价就是会感觉很孤立。。我教授不懂当然不是因为他没水平,而是整个组都在搞别的内容,所以组会上我总是没办法发言,临时有问题的话身边也没人可以问没人可以讨论,只能给外援发邮件,邮件效率就低一些,而且不如当面沟通讲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