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个碎片化的想法,将来可能再完善它。
我不太喜欢当前对女性创作的批评中的一个现象是,很多批评都忽略了女性创作者自身的主体性,而仅仅以外部的主观视角进行观看和解读,这种解读很可能是失真的……
我一直觉得既然要进行女性主义批评,意识到作者本人也是正在创作中探索的一位女性是题中应有之义,关于为何选择如此表达、设置这样的情节,至少是需要先听作者的陈述再下判断的。而即便是同样的文本,不同的读者基于自身经历进行解读时,也很可能产生相反的观感。我个人的侧重点一直都是想探索什么样的生命体验导致了这样的差分,如何通过文本的解读去回看自己的生命体验,审视种种幽微之处,是否在无意识中被异性恋霸权的父权社会束缚,怎么摆脱这些而达到自由。
因为跟现在网上流行的争论不同,上野千鹤子的厌女理论给我的私人感受是很温柔的底色,它的目标不应该仅停留在下判断”这个是不是厌女”,而是支持、互助和提升,我觉得(在理想状态下)作者和读者、读者和读者之间是可以通过不含攻击性的交流而达到的。
写作是很复杂的事情。一些有创伤经历的人,其实会把在创作中凝视赏玩自身的创伤作为疗愈的手段,虽然写出来的可能是很不“健康”的情节,但对作者来说写出来的同时她反而产生了在现实中前行的动力。有相同经验的读者比较能够理解这一点并从作品中得到疗愈的力量,但另一些读者可能就会觉得作者的观念非常有问题,从而攻击作者。但创作不仅仅是爽文的产出,也不应该仅仅视作承担社会教化作用的媒介,女性创作首先是这个女性个体的表达和言说啊。这里面肯定包含了很多弱小的、不进步的、肮脏的、纠结挣扎的东西,而我个人的侧重点或者目标并不是“消灭”这些,而是“疗愈”,或者试图作为个体的人类,给另一个人类个体提供支持……
所以我真的很在乎批评的方式。在更广义的层面上,我对“批评”的理解也是以“提升”为目的,而不是“打击”和消灭。至于批评出现什么效果,也不是发言者的动机决定的,就像任何的糟糕教育或者执政者一样,如果不注意方式和手法,再友善的心灵也可能造成惨烈的后果,再正义的心灵也可能酿成灾祸。重点还是在于对话,在于下定义之前的聆听……
又可以给parkbus打一波小广告了!刚来加拿大,在Toronto/Vancouver但还没有车又想出去玩一下的,可以考虑 parkbus.ca 一车把你拖到一个公园(荒无人烟的那种,一般是省公园or国家公园or保护区),下午再把你拖回来……因为covid-19之前停了两年,今年开始在恢复。非常社恐友好,全程0聊天!
还有喜欢hiking的可以在parkbus.ca的网站上找activedays,也是一车把你拖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公园or湖区hiking。
虽然没有自驾游那么由自己心意,但对无车人士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价格也比较友好~
Edmonton好像也准备开这个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