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在梦里处理非常棘手的问题,一醒来就意识到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比如硕士准备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漏了好几门课没上,要延毕,醒来意识到自己博士都毕业了。
比如开车撞到了人要赔五千万,保险还不 cover,完全不知道怎么办,醒来想起来自己根本不会开车。
经常做这样的梦,好累..

关于攒钱,我现在最郁闷的一点就是,尽管我现在赚得不算少每个月剩下的也不少,但是总资产比起三年前还是少了一万。。近两年跨国搬家实在是耗去了我太多的钱,什么时候把这个窟窿补上什么时候我才能真的觉得在攒钱了。。

说到参观展览的话,现在的美术展,尤其是当代艺术,也是跟舞台艺术一样,非常强调空间与时间的关系。
去那些现代美术馆经常能见到一类作品,如果问“看到了什么”就感觉完全没意义,但问”站在这间展厅里看着它感受到了什么“就会很特别。比如那种占据整面墙的巨型手绘的纯红色画作,看着除了红色之外没有任何信息,但站那里就看见连窗外的光都染红了,人被铺天盖地的红包围了……色彩在带动着情绪。
更别提越来越多见的装置艺术和在大陆很难见到的行为艺术,都是非常强调观众“此时此刻就在此地”的艺术。
在这个屏幕无处不在,屏幕承载一切的时代,人们说不定会更注重空间的联系和特定的时间。这就像年轻人会聚在奶茶店,甚至是茶楼里玩手机,因为在舒适的公共空间里和朋友一起打游戏跟在家里打是不一样的。而展览和舞台艺术天生就是聚集了一群人在同一个空间做同一件事情,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就看展览和舞台要如何利用这种力量了。

Show thread

一位女性游戏开发者在旧金山参加游戏开发者大会(GDC)时饮料中被人下了迷奸药,还好有朋友和亲人就在边上帮助没有出什么大事,但是人仍然昏迷了。被送到急诊室并报警后旧金山市警察和医疗系统都拒绝作出反应,尽管他的朋友极力解释,警察和医生都坚称是喝醉了,医院里的所有人都拒绝进行迷奸药和毒品测试,不断复读“进行迷奸药测试会消耗太多资源”。

twitter.com/AGameOfJoes/status

再回头看去年11月附近习包子来的时候那套熟练的清除低端人口和设置二次甚至三次安检区搞得和从外地进京一样,真诚建议贵市别演了,各位议员都赶紧把党章戴上把五星红旗挂出来吧。我宣布中国在柴纳模仿大赛中落败于旧金山市获得第二名。

theguardian.com/news/datablog/

发现个好玩的东西,“欧洲语言地图”

输入一个比较基础的英语单词,它会根据各种语言的谷歌翻译将其标注在地图上

这里试了potato和tomato两个单词得出结果如下:

感觉通过地图直观地看见语言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能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XD

读过《The Futurological Congress》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empty: :star_empty:
neodb.social/book/1TNdTSqzzw7G
好平淡啊!结尾尤其平淡!唯一让我觉得发笑的点是上世纪大家还在担心地球人口爆炸,现在已经在担心没人生孩子了,除此以外完全是毫无波澜地看完了…

BPPV 耳石脱落经历及自救方法 

昨天早上起床看了时间还早想再躺下再睡一会儿,没想到一躺下(现在还很清楚地记得是向左躺下的)突然感觉脑子里嗡地一下,感觉像被人下咒了一样整个世界开始天旋地转。我当时反应了一秒钟这是不是我太困了,有种从清醒到passout之前的漂浮感,但很快就因为眩晕感太强烈了觉得肯定不是要睡着的感觉。我的下一个想法是开始纳闷,我的理性上知道我本人身体是静止的,不知道为什么到处都在转。我把眼睛睁开有了参照物这种眩晕感开始让我难以忍受,我感觉恶心想吐,起来摸索着去了卫生间。坐在马桶上的时候看卫生间的物品也都在绕着我转,我对着水池干呕了一下开始觉得这绝对不正常。第一想法是我的医保能不能在加拿大用如果不能用该怎么办,还有一种在别人家生病一定要麻烦别人的抱歉心情。。。

我扶着墙(走路已经有点不能平衡了)走到厨房找阿姨,大概描述了我的情况之后恶心感又上来了,扶着墙去卫生间呕,这次呕了苦水出来。阿姨问我有没有得过耳石症,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她一边照顾我吐一边给我科普耳石、给我讲她上次得病的经历。她说她上次也是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必须把眼睛闭上,睁开就会难以忍受。但她没像我这么吐,只是觉得眩晕,当时不知道这个病还以为是贫血,还吃了乱七八糟的止痛药,在家躺了半天也在床上翻了翻,下午不晕了去医院,医生评判是耳石症,应该是她在床上翻的时候somehow把耳石复位了。她问那还需要不需要再做点什么吃点什么药,医生说这东西好了就是好了,你能自己走过来看医生就证明你好了,晕的时候根本走不过来。我吐了一会儿趴在水池上稍微觉得稳定一点,阿姨开始帮我查保险,同时查在家怎么复位的教程。

哈哈我又想到之前看的魁北克的一个电影,里面女主明显受教育程度不太高,所以工作人员跟她解释条款的时候迟疑了一下问:你会说法语吗?女主说:跟他们在法国说的一样好。

Show thread

又在学法语啦!学到足球的那个红牌是 carton rouge,我很震惊,carton 不是那种硬纸壳吗?于是就去询问法国人。法国人说:carte 一般是有具体的用途的,比如扑克牌的那个牌,但是红牌,它就是一个红色的卡片,所以叫 carton,但我其实也不是很清楚。
然后我查维基:carton rouge (ou carte rouge en Belgique).
我宣布魁北克法语和比利时法语都是比法国法语更好的法语!

Show thread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把这边的小窝打造得很舒适,而外面又经常凄风苦雨的,这种情况下我要是不在家好好呆着我都会觉得自己有点傻!
但新西兰那边就不一样,住的地方跟旅馆似的,除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完全不想呆,那我不得一天到晚往外跑嘛!外面就是大海呢!
我记得我在德国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住八九平米的阁楼,条件挺差的,但那段时间我好幸福,因为我一天到晚往图书馆和公园跑。
啊,到底应该要怎样的条件比较好呢!

Show thread

我觉得我在新西兰的生活比现在健康多了,六七点就下班,经常去健身房,周末骑车去图书馆泡一天,吃点大餐,去海边吹吹风,听起来就很幸福。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我对工作没有爱的基础上,所以下班后可以完全把工作抛在脑后尽情享受一切可以享受的。但是上班的时候非常地迷茫和痛苦。
现在这边的工作我实在太爱了,全身心地爱,就连下班回到家之后也在爱,一直爱到入睡前。非常不健康,做别的活动的时间也少了很多。
人,不能既要又要。

啊啊啊这个小袋子用来装奶茶也太合适了!更喜欢这个购物袋了​:BlobhajHeart:

Show thread

看劝人省钱的帖子觉得理论上确实尽量多存点总没错,但,我都这么他妈卖命地上班了,你让我在超市里看见一个黄黄的瘦鸡(贵)在一个白白的肥鸡(便宜)旁边,我不可能不买那个黄鸡的,要是不买我会剧烈委屈,难道我不值得一点奖励吗,我值得啊,但为什么我没有呢,因为你非要变成我妈在世间的又一个化身出现在我的互联网,我十年之后仍会深夜在你枕头旁边痛哭问你多喜欢我一点会死啊……?…?? (我知道人说的是别买奢侈品,我把自己当作他的目标观众可以说是太过自作多情类,对不起这个嘟主就是很有小市民的参与感,砍了它的头就好了

星露谷NPC在结婚前都有非常丰富的活动路径,每个季节的每个Wochentag(惊觉这个词好像中文中居然没有!)都要切换,但是结了婚以后就变得无比单一,只有在农场和每周固定的闲逛。泪了,爱ta就不要同ta结婚,爱ta就不要让ta做家养小精灵,而是做自由的星露谷居民。

我到现在还没在网上发现一个人跟我一样比起导管更偏爱指入式棉条的,每次见到有人提到这个话题都是在疯狂吐槽指入式​,但我真的觉得又便宜又好用​:aru_0160:
但是我还没问过欧洲人,这边感觉超市卖的绝大多数是指入…

m.cmx.im/@jingquank/1121364062
反正我觉得 AI 这么强大的东西被大面积用来搞生成式就很费解..非常费解…到底确实是这方面很有需求(谁的需求先不提),还是首先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科研突破所以大家就一窝蜂做了…反正就是真的觉得很莫名,明明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做,却非要做生成式…

长篇大论:人工智能应该做什么(以及生成式AI为什么是屑) 

- 值得被人工智能自动化的部分是「行为」而不是「内容」

- 当然「自动化内容」会给不了解机制的人一种「自动化行为」的错觉。

- 最初的搜索引擎里,结果仅以列表的界面来呈现。后来谷歌利用穷举的方式,尽量将一部分的搜索结果用特别设计的UI呈现出来。比如图1里这个例子:当你问及苹果股票表现如何,搜索引擎用了图表来显示股票走向。

- 类似的例子还有搜索电影/比赛比分/衣服等等。

- 这部分信息呈现都是通过「穷举」出使用场景,并「穷举」出可用的设计来完成的。我们在没有“人工智能”的年代就能完成这样的事情。这是非常优雅的设计。

- 人工智能的潜力其实应该在填补「穷举」这个部分,用来发现以及特殊化这部分值得重构界面/呈现方式的信息。

- However, 今天当我们问出另外一些比较细致,但「尚未被穷举出」的问题时,我们今天得到的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对话框(如图2)。这个对话框仅复述了一遍已有的内容,只是一个已有网站的套皮而已。

- 目前所谓的「动态UI」「信息汇总」都用的是诸如此类的对话框模版。本质上只是根据垃圾生成的更多垃圾而已。

- Google和Bing搜索引擎里这个Generative AI,以及Arc移动端那个双指缩放的浏览内容概述,都是制造垃圾的Gimmick。

- 目前GenAI本身的界面都是对话式界面,对话式界面是日常语言的一种纸质上的文本化呈现。但日常语言是低效/低精确度/低可信度的。仅文本化日常语言没有办法构建一个操作系统。

- 所以AI Pin还有Rabbit R1都是电子垃圾。

- 那是不是使用精确的语言来描述prompt就能改善这个问题呢?的确可以,而且我们已经有了这个东西,它叫做programming language。

- 回到第一点,应该被自动化的部分是「行为」而不是「内容」

- 利用这个自动化的行为我们能做到很多事,比如:
- 根据内容本身,穷举出更多如图1中的特化界面
- 根据浏览环境,重新组织内容呈现方式:比如当我在VisionPro里点开12个窗口,在家里vs在我办公室里vs在飞机上它们的陈列方式应该不一样。
- Persistent Computing: 在后台保持运算,以应对使用者可能变化的条件:比如一个根据我的表现自动调整难度的多邻国。

另一位20s-30s活跃的德裔女性大力士、空中飞人Luisita Leers,也是巴纳姆马戏团出身。

一家当时美国报纸如此描述她:“Luisita Leers两周前在 Medrano 马戏团结束了这场演出,从纯粹的杂技角度来看,她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表演者,而且笑容令人心醉神迷,并且尽管她拥有非凡的肌肉,但她的身体依然美丽。”

二战期间,由于已回到德国,她无法演出,也无法训练,房屋与全部资产都在轰炸时毁于一旦。战争结束后她已身材走形无法重操旧业。数年后,她结了婚,并且凭借优秀的语言功底找到了一份翻译工作,并最终成立了自己的翻译公司。她于1977年以88岁高龄去世。

Show thread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