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s van Herpen 这个展超棒呜呜呜,推荐大家都来看一下
因为是去年才接触了 wearable art 这个词,对服装才有了新的理解。就是艺术的一种形式而已,只不过因为可以穿在人的身上所以互动感更强一些。Iris 的想象力和执行力都超强,完全是不管什么材质不管是什么生物非生物的形态都可以往身上穿,海洋生物,动物骨骼,大教堂,特别特别美
本来觉得大老远从阿姆跑到巴黎去看一个工作室就在阿姆的展会不会有点奇怪,但是感觉荷兰人还不少的哈哈
因为夏季巴黎要举办奥运会,MAD (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 有一个运动相关的展。本以为十八九世纪的画作见了很多各种元素都见过了,才发现真的很少见到描绘运动的!很多运动的发源比我知道的要早很多。
说到 corset 在那个时期是重要的服装组成部分,随着女性参与运动的增多,corset 并没有被淘汰,倒是进化出了更适合运动的材质和构造。。太离谱了。
上次回国的时候去小学附近转了转,突然就想起小时候有个超好的闺蜜毕业后就没联系了。于是我妈通过同事找到闺蜜她爸的联系方式,他又把闺蜜的联系方式给了我,才知道她原来就在武汉,第二天回到武汉就去见了面…
呜呜呜,感觉我的友情都是靠奇迹连接的。
⬇️气候变化导致可可减产,全球巧克力的原料价格都上涨了: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NG2LJgyfKRyx0oNZhsM4X
真的看到很多地狱笑话。
比如美丽岛事件后,当局以为公审activist们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还能让大家看看这些人的想法有多荒谬。结果民众听完activist们的陈词,纷纷觉得他们说得好有道理哦,我以前都没想过可以这样改革诶!然后被捕者们人气大涨。
又比如国民党当局一直不承认台湾有政治犯,结果有犯人记录了几百人的狱友名单,托出狱的日本好友缝在衣领里带去国外公布了,政府不得不承认其实是有政治犯的,这次立功的还是同情台湾人的日本友人们。
日据时期有不少台湾人在日本留学,他们组织了台湾独立运动想让台湾脱离日本的殖民,有个左翼日本学生想参与社会运动,但是感觉日本共产党不太能成气候,自己改变不了日本的现实,但觉得台湾人好有活力哦,于是加入了台湾独立运动,并为此努力了几十年。真·境外势力。
【图文无关】
说到参观展览的话,现在的美术展,尤其是当代艺术,也是跟舞台艺术一样,非常强调空间与时间的关系。
去那些现代美术馆经常能见到一类作品,如果问“看到了什么”就感觉完全没意义,但问”站在这间展厅里看着它感受到了什么“就会很特别。比如那种占据整面墙的巨型手绘的纯红色画作,看着除了红色之外没有任何信息,但站那里就看见连窗外的光都染红了,人被铺天盖地的红包围了……色彩在带动着情绪。
更别提越来越多见的装置艺术和在大陆很难见到的行为艺术,都是非常强调观众“此时此刻就在此地”的艺术。
在这个屏幕无处不在,屏幕承载一切的时代,人们说不定会更注重空间的联系和特定的时间。这就像年轻人会聚在奶茶店,甚至是茶楼里玩手机,因为在舒适的公共空间里和朋友一起打游戏跟在家里打是不一样的。而展览和舞台艺术天生就是聚集了一群人在同一个空间做同一件事情,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就看展览和舞台要如何利用这种力量了。